劉菊梅
摘 要:傳統文化凝聚著民族智慧,彰顯了民族精神。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開展傳統文化內容的滲透,不僅能有效提高課堂教學的效果,幫助學生更深入的理解課文知識內容,還能有效對學生的文化素養和道德品質等進行熏陶。語文教材中的傳統文化素材十分豐富,為傳統文化的滲透提供了良好的條件。本文先細致分析了傳統文化滲透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必要性,并結合教學實例從識字教學、古詩教學和習作教學這三個方面探討了傳統文化的具體滲透策略。
關鍵詞:傳統文化;小學語文;滲透;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1673-9132(2021)29-0073-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29.036
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滲透傳統文化,不僅語文課堂的教學容量能得到拓展,學生的文化素養、道德品質也可以得到提升,有助于促進傳統文化的傳承和發揚。因此,語文教師要依據新課程要求,充分發揮語文課堂的載體作用,于各個教學環節全面滲透傳統文化,培育學生的文化意識與素養。
一、傳統文化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滲透的必要性
(一)推動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實現
我國教育的根本任務為立德樹人,學校則是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落實的關鍵載體。小學階段的學生雖不具備較高的認知水平,但存在極強的可塑性,通過傳統文化的滲透,有助于促進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實現。特別是語文課程的人文性特征濃厚,德育優勢巨大,深入融合傳統文化與語文教學工作,能夠幫助學生充分理解中華民族傳統美德、新時代核心價值觀,促使學生建構正確的價值觀念。
(二)促進語文學科發揮文化教育使命
人類文明生存與發展的過程中,文化占據重要的地位,而教育則承擔著重要的文化功能。語文學科教育工作既要幫助學生掌握相應的語言知識,又要引導學生深入理解中華民族的記憶與情感,促使學生的國民身份認同得到強化。現行語文教材中的傳統文化內容十分豐富,小學階段共收錄120多篇古詩文,同時,語文教材中的傳統文化內容具有多元化的題材形式,涵蓋文學、藝術等較多領域。在呈現方式方面,小學語文教材綜合運用了故事、兒歌等諸多形式,與學生的認知能力相適應,能夠調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語文教師要依托教材文本,深入滲透傳統文化教育,幫助學生全面了解優秀文化,發揮語文學科的文化傳承功能。
(三)培育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
核心素養是新課改的重要內容,而傳統文化則是核心素養的核心與基礎,在語文教學中滲透傳統文化有助于發展學生的核心素養。從語文學科來講,核心素養涵蓋的內容與要素眾多,其中文化理解與傳承緊密聯系著傳統文化,學生只有深度浸潤傳統文化,其語文素養方能得到高效提升。因此,語文教師要準確把握語文學科核心素養的要求,通過傳統文化的滲透與融合,促使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得到良好的培育和發展。
(四)促進中華傳統文化的傳承
近些年來,黨中央、全社會高度重視傳統文化的傳承和弘揚工作。只有切實發揚、創新中華民族傳統文化,方能增強中華民族的整體生命力。受全球一體化等因素的綜合影響,我國社會中涌入一些不良思潮,小學生由于不具備良好的辨別能力,容易受到不良思想的侵蝕。而小學生處于性格、觀念養成的重要階段,通過語文課堂中滲透的傳統文化,能夠引導學生充分感知傳統文化的價值與魅力,進而讓學生產生較強的文化傳承意識,促進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展。
二、傳統文化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具體滲透策略
(一)識字教學中的滲透
學生在語文學習全過程中貫穿著識字內容,特別是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而言,識字更是語文教學的一大重點。每一個漢字都有較長的發展演變過程,凝聚著古人的智慧,教師要善于挖掘漢字背后的傳統文化,在降低學生識字難度的基礎上,將學生學習漢字的積極性調動起來。
1.滲透字理知識
通過對漢字的構字原理進行分析,將傳統文化巧妙滲透進去,能夠切實增強識字教學的吸引力和生動性,豐富學生的文化底蘊。因此,教師在講解生字知識時,要對漢字的構字原理、背后故事等進行詳細闡述,促使學生能夠深刻感知漢字的文化底蘊。其中,漢字常見的構字方法為象形,也就是對實物的形狀進行模仿。學習《日月水火》一文時,文中出現的生字皆為象形字,包括“日、月”等。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基于多媒體技術的支持,向學生清晰呈現太陽的圖片,引導學生對比漢字和圖形,了解象形字的誕生過程,幫助學生切實感知古人的智慧。由于漢字的演變歷史較為悠久,為了便于理解,漢字經過了多次簡化,導致學生難以理解部分象形字。針對這種情況,教師可將簡化之后的對應字詞展示出來,以幫助學生更加深入理解和掌握。以“上”字為例,教師可將“上”的篆體字呈現出來,引導學生思考古人是如何發明這一漢字的。再如,學習“耳”字時,教師可引導學生仔細觀察其他同學的耳朵,然后呈現“耳”字的甲骨文形態、小篆形態等,引導學生準確把握象形文字的特征,了解我國漢字的演變歷程。
2.編創趣味字謎
小學生更容易記憶具體形象的事物,并且只能夠在較短時間內集中注意力。因此,為深化傳統文化的滲透效果,教師要結合需要學習的漢字,創設趣味性、吸引力較強的情境,充分激發學生的識字興趣。在創設字謎時,教師可從多個角度著手,既可以將漢字的音、形等特點利用起來,又可對其構字規律進行闡述。
(二)古詩教學中的滲透
古詩在小學語文教材中占據了較大比例,是滲透傳統文化的優良載體。
1.體會詩歌語言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