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麗
摘? 要: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教育體制改革的逐漸深入,幼兒教育被社會所關注與重視。幼兒音樂教育是幼兒園階段的重點教學內容,對孩子的音樂素養培養具有重要意義。本文以幼兒音樂教學為研究內容,探討幼兒音樂游戲化教學相關理論,并對幼兒音樂教學游戲化發展提出一些實踐建議,希望對幼兒音樂教學發展有所幫助。
關鍵詞:幼兒園;音樂教學;游戲化;實踐研究
幼兒園時期,是幼兒身心發展、興趣培養、素養及人格培育的關鍵階段。音樂具有蕩滌心靈,培養高尚情操,提升文化素養的作用,對于人的精神生活影響較大。通過對幼兒進行音樂游戲化教學,能夠培養幼兒的音樂學習興趣,幫助幼兒塑造良好性格,開發他們思維能力及藝術智力等。也能幫助幼兒提高音樂課程學習效率,塑造幼兒綜合能力素質。
一、幼兒園音樂教學游戲化的教學理論
(一)奧爾夫“原本性”音樂教學法
音樂是一門美的藝術,音樂也是有波幅有律動的。著名音樂教父,奧爾夫曾公開指出:純粹原始的音樂,并不僅僅是音樂,它是結合動作與舞蹈語言于一體的狀況,能夠貼近人的心靈,是一門值得永久利用的綜合性藝術[1]。奧爾夫提出的原本性音樂教學理論,進一步論證了音樂活動,不要局限于聽的狀態,也要盡可能的結合音樂的原始律動性去抒發對音樂的理解。在幼兒園的音樂教學中,教師要發揮音樂的原本性,結合音樂的節拍與律動,加以設計幼兒游戲,將游戲活動與音樂律動相互結合,幫助幼兒在游戲中體會音樂的快樂,在快樂氛圍下學會音樂知識,提高音樂素養。
(二)柯達伊“自然法”音樂教學論
音樂可以賦予我們想象的空間,為我們帶來審美的感受。匈牙利音樂家柯達伊強調“自然法”音樂教學論,他跟奧爾夫都強調了音樂要釋放人的天性,減輕人的壓力。在音樂教育中,柯達伊認為要通過音樂去還原孩子的天性,柯達伊的自然法音樂教學論可以將音樂教育與幼兒教學充分結合。在自然法的教育原則下,認為凡是能夠自由的表達、表現自己,情緒得到釋放宣泄的兒童,他們容易減輕心理緊張的壓力,獲得情感上的舒適與對環境的適應能力[2]。在幼兒音樂教學中,教師可以結合“自然法”音樂理論,把音樂與游戲結合起來,給幼兒帶來終身的快樂、自信與幸福感,讓幼兒得到系統全面的音樂教育。
(三)邁克爾羅斯“體態律動學”音樂思想
邁克爾羅斯的體態律動學思想讓音樂中的音符與身體律動相聯系,讓音樂的影響范圍更廣泛。在其音樂著作中,提到并強調了人的體態律動是音樂的表達方式之一的論述,在他的音樂中,可以強烈的感受到音樂給人帶來的動感,讓人翩翩起舞的愜意。在幼兒音樂素養培養教學中,結合幼兒天生喜好手舞足蹈的特性,將音樂的律動節拍結合小游戲,可以讓幼兒在音樂游戲環境下,感受到音樂的快樂并學會釋放天性,讓他們在音樂的熏陶與影響下,度過一個快樂的童年。
二、幼兒園音樂教學游戲化實踐研究建議
(一)合理開展音樂游戲教學活動,提升學習興趣與參與度
在幼兒園音樂教學中,教師可以引用音樂家奧爾夫的“原本性”音樂理論,圍繞班級教學實際去合理開展音樂游戲化教學活動,利用游戲的吸引力去提升幼兒興趣及教學參與度。例如,在幼兒園音樂課程“數鴨子”教學活動中,教師可以組織小朋友們分成兩個組,每個組制作十個小鴨子的頭飾,將班級布置模擬為一條小河,將音樂節奏播放給幼兒聽。在幼兒聽音樂學習節拍的過程中,教師可以教幼兒幾個簡單的游戲動作,在幼兒掌握音樂節拍及動作要領后,開始布置課堂小游戲“小鴨子過河”。讓幼兒排成一排學著舞蹈動作,踩著音樂節拍去過河。另一組幼兒飾演游客,數著河里游過去的“小鴨子們”。通過小鴨子過河的游戲,不僅可以讓幼兒學會音樂節拍,培養他們的樂感,也能讓幼兒學會簡單的數學計數,幫助他們提高數學能力。幼兒在音樂與游戲過程中,不僅可以與班級小朋友培養感情默契,提高友情。也方便小朋友們提升共同學習音樂的興趣,激發幼兒園小朋友音樂游戲化教學的參與度,幫助他們快樂成長。
(二)創建游戲化音樂教學環境,帶領幼兒走進音樂世界
在音樂游戲化教學的選擇上,教師要參照柯達伊自然法的音樂理論,讓幼兒發揮天性學習,通過創建游戲化教學環境,來帶領幼兒走進音樂世界。例如:在幼兒園音樂學習“我的玩具世界”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幼兒班的玩具,布置課堂教學環境,讓小朋友置身于玩具的“海洋”中。在幼兒進班級后,播放課堂學習的音樂,再以講故事的方式給小朋友介紹玩具的種類與玩法。安排小朋友猜歌詞,誰能說清音樂的歌詞或者哼唱音樂的曲調就獎勵他們游戲時間及玩兒玩具。通過這種游戲化音樂學習,幼兒會耳濡目染的學習音樂,在游戲與音樂結合的環境中,喜歡這種教學方式,提高學習熱情。
(三)設計游戲化音樂游戲,鼓勵幼兒參加音樂角色扮演
在音樂游戲化教學中,老師要設計家庭音樂游戲教學環節,鼓勵幼兒參加音樂角色扮演的游戲。例如:在每年的中秋節或者春節來臨之際,幼兒園教師可以以春節節日音樂或挑選一些歡快有故事的音樂去作為家庭游戲曲目,請家長配合幼兒園圍繞音樂故事情節,給小朋友采購服裝。在班級聚會時,教師要根據小朋友們的打扮,設計游戲化音樂故事情節,讓幼兒去模仿學習,在班級重復不斷播放要學習的音樂。在幼兒音樂角色扮演及游戲過程中,小朋友會受到游戲的吸引,會受到音樂的熏陶,喜歡上班級的音樂教學,會培養他們的音樂素養,實現音樂專長啟蒙教學的作用。
(四)增加音樂教學游戲化早課,營造孩子音樂學習氛圍
在幼兒音樂游戲化教學中,教師可以增加音樂游戲化早課,來營造幼兒音樂學習氛圍。例如:在每天的早課中,教師可以組織幼兒挑選一首喜歡的音樂,摘選音樂的選段,在班級全部幼兒上學后,以玩游戲的形式組織幼兒在喜歡的音樂伴奏下,跳一段游戲舞蹈,并跟班級的小朋友問好打招呼。或是在課間休息睡眠后,教師帶領組織幼兒一起在音樂中玩跳舞接力游戲,營造幼兒音樂學習的良好氛圍。
結語:幼兒園音樂教學對于幼兒音樂素養及核心素養培養極其重要,是幼兒打好音樂學習基礎,萌發音樂樂感的關鍵時期。在幼兒園時期,教師要緊緊抓住幼兒成長的關鍵階段,積極思考音樂教學思路,利用游戲化教學方式去營造音樂教學環境,通過合理開展課堂游戲活動,提升幼兒音樂學習興趣。教師也要積極引導幼兒家長,配合教師完成家庭音樂游戲,為幼兒的成長營造良好的音樂教育環境,培育幼兒音樂特長,幫助他們在愉快幸福的環境中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翁文瑛.游戲化教學在幼兒園音樂課程中的應用策略探討[J].創新創業理論研究與實踐.2019(08):2.
[2]李雅燕.論啟發式教學在幼兒音樂教育中的應用[J].科技資訊.2020(17):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