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玉林 霍華 黎德育 王家鈞
[摘 要] 實驗課程是連接理論和實踐的重要橋梁,是學校人才培養過程中的重要環節。電化學專業實驗課程思政對于打造化學和化工學科全方位課程思政體系、實現立德樹人教育目標具有重要意義。通過分析電化學專業實驗課程進行課程思政教育的困難和優勢,從加強學生課程思政教育和教師課程思政教育素養兩方面著手,深挖課程思政元素,將課程思政融入電化學實驗課程的實驗項目設計、課堂講授、實驗操作及實驗報告的全鏈條過程中,增強學生的創新意識、誠信意識、愛國意識、集體意識、環保意識,立足國家需求,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培養新時期品學兼優的人才。
[關鍵詞] 電化學專業實驗;課程思政;核心素養;全鏈條過程
[基金項目] 2018年度哈爾濱工業大學教學發展基金(思政類)項目,國家自然基金重點項目(51634003);2019年度哈爾濱工業大學教學發展基金項目“專業實驗課程中的思政教育探索”(XSZ2018005);2020年度教育部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傳統化學工程與工藝專業改造升級探索與實踐”(EHGZY20202011)
[作者簡介] 馬玉林(1981—),女,河南周口人,博士,哈爾濱工業大學化工與化學學院高級工程師(通信作者),主要從事電化學研究;霍 華(1979—),女,山東龍口人,博士,哈爾濱工業大學化工與化學學院副教授,主要從事固態核磁表征研究;王家鈞(1981—),男,安徽滁州人,博士,哈爾濱工業大學化工與化學學院教授,主要從事化學電源研究。
[中圖分類號] G642.0?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9324(2021)39-0100-04? ? ?[收稿日期] 2021-04-30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提出:“要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中心環節,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實現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開創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發展新局面。”[1] (P376)高校作為我國各類人才培養、儲備的主陣地,如何發揮教育的基礎性、前瞻性、先導性作用,如何實現“立德樹人”的根本教育目標,是現代高等教育應該思考的問題,也對高校教師提出了挑戰。開展“課程思政”是實現立德樹人目標的重要途徑,不僅有利于高校教師自身提升認識、統一思想、提高業務水平,而且有利于培養德才兼備的學生,無論是對教師還是對學生均有重要意義。德才兼備的畢業生走向工作崗位將會對周圍同事起到引導作用和輻射作用,因此,課程思政的最終成效是整個社會的共同進步。
實驗課程是連接理論和實踐的重要橋梁,是整個人才培養過程中的重要環節[2]。專業實驗課是工科專業人才培養的重要課程,對于學生基本實驗技能和創新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在專業實驗課中開展“課程思政”建設,對于打造各學科全方位課程思政體系具有重要意義。目前已有多所大學報道了在不同實驗課堂中開展課程思政的案例[3-5],大多數是深挖具體實驗的思想政治元素進行深入分析并融入課堂教學中。事實上,課程思政是打造“金課”的重要“工具”,應該貫穿講授、實驗、報告等整個專業實驗課程實施的全鏈條中。本文重點闡述了哈爾濱工業大學電化學專業實驗課程全鏈條思想政治的探索和成效。
一、電化學專業實驗課程思政的難點與優勢
與理論課堂的講授為主相比,實驗教學在講授中可以融入思想政治的時間非常有限,因此可以將實驗過程中的零散時間充分利用起來,思想政治形式的多樣性是進行高品質思想政治教育的保障。此外,專業實驗課程的教學資源有限,實驗儀器專業性強,電化學工作站、旋轉圓盤電極及手套箱等貴重儀器很難批量購買,為了提高教學效果,學生通常分期分批上課,實驗教師對同一個實驗項目要反復講授(12~14次/學年),對實驗教師來說具有很大的挑戰。
辯證唯物主義認為,實踐決定認識,認識對實踐具有能動的反作用[6] (P60),因此,從尊重事實規律的角度來看,實驗或者實踐課程開展課程思政具有先天優勢。在教學形式上,哈爾濱工業大學電化學專業實驗課程通常以小組(2~3人)的形式進行授課,教師與學生直接進行面對面的交流,教師的言談舉止很容易影響到學生,思想政治工作更容易開展,并被學生所接受。此外,電化學專業實驗課程由1名專職實驗教師及9名專業課教師的教學團隊開展,在專業實驗課程開展思想政治工作有利于提高教師課程思政團隊的思想政治意識,有利于輻射其他課堂,拓展課程思政的實施和受益范圍。
二、電化學專業實驗課程思政途徑的探索
在專業實驗課程開展思想政治實施過程中,加強教師素質的提升,開展實驗項目設計改革。在實驗前的講授中,以思想政治故事引領學生;實驗操作與科研儀器、實驗室安全和科學家的嚴謹工作相聯系;實驗報告的撰寫可以融入辯證的思想。將思想政治教育貫穿于整個教學之中(如圖1),創建實驗教學中的全鏈條思想政治方式,具體思路見表1。
(一)提升教師的思想政治能力,培養愛崗敬業的高素質教師
教師在課堂上起到重要的引領作用[7,8],只有愛崗敬業,思想認識達到一定高度,才能言傳身教,培養品學兼優的學生。我校專業實驗課教師隊伍中有多名經驗豐富的黨員教師,他們通過微信推送和討論馬克思主義思想的發展,提升了教師的思想道德意識。思想品德教育的加強推動了教師深入思考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豐富實驗項目,注重科研轉化實驗教學,推動實驗的高階性。
(二)廣泛收集課程思政素材,講好思想政治故事
在實驗教學中,以化學界、電化學界老一輩科學家默默無聞的付出為典范事例激勵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例如在實施“鋰離子電池設計與制備”實驗項目教學中,講述和討論2019年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97歲科學家Goodenough的科研經歷,以他終生奮斗的精神鼓勵學生,用他堅持做一件事的認真和執著引導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