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健
摘 要:高中階段化學學科教學中所蘊含的科學精神有待發掘和研究,根據高中階段學生的思維能力,在高中化學教學中培養應該去培養學生的科學精神,科學精神有助于學生的化學素養的提升,更有助于學生創新思維方法的培養和形成。具備了科學精神的人就會有著超然而理性的學科視域。只有基于科學精神引領的化學學科實驗研究才能為我們生活環境的安全筑牢精神的基礎。
關鍵詞:高中階段;化學教學;科學精神;生命;培養策略
高中階段的化學不再是初中階段淺顯性的化學知識的學習,而是對化學原理、化學思維、化學應用,實驗探究的學習,高中化學課程標準在其課程性質中是這樣描述界定的:“化學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質的組成、結構、性質、轉化及其應用的一門基礎學科,其特征是從微觀層次認識物質,以符號形式描述物質?!边@就對學生的學習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學生要有科學精神和理性思維,以科學研究的態度去探究化學世界中物質的結構性質,去探究微觀世界中的無窮奧秘?!盎瘜W不僅與經濟發展、社會文明的關系密切,也是材料科學、生命科學、環境科學、能源科學和信息科學等現代科學技術的重要基礎。”作為現代科學技術基礎的重要學科,我們在高中階段的化學教學中,要著力去培養學生的科學精神,讓學生以科學的態度去學習化學,認識化學,進而將化學應用于自己的生活實際??茖W精神是一種實證探究精神,不僅僅是研究學問的方法,更是一種思維方法,也是一種生活態度。
在高中階段的化學學科教學中,培養學生的科學精神尤為緊迫和必要,特別是在這個科學技術發展一日千里的信息時代,當學生具備了科學的思維、科學的精神與態度時,他才會在化學的世界中有所發現和創造。從某種意義上來講,科學精神所倡導和體現的是對學生獨立思考能力的培養,是學生思維品質的培養,更是學生創新精神的基礎。當學生一旦具備科學精神,他就會去獨立思考,會主動去發現問題,就會有新的創造和發現。在對微觀世界的研究中,有了科學的精神,才不會盲目的相信,才會以實踐研究的理性去不斷的實驗探索,進而創新學科研究方法,在化學的世界中有建樹和創造。化學學科中的變化觀念與平衡思想要求學生在化學學習中必須具備科學精神,物質之間為什么會發生變化?這種變化是否會造成物質的分子或者原子的流失呢?面對這些問題,要求學生要用實事求是的科學精神去研究實踐,在自己的實踐研究中得出結論。
如何在高中階段化學學科教學中去培養學生的科學精神呢?筆者認為高中階段的化學教師要精讀研究《高中化學新課程標準》,吃透化學課程標準中的精神和思想,以倡導個性化學習的理念、靈活的教法學法、實踐研究的精神、開放的學科視域去創新自己的課堂教學,培養學生的科學精神,讓學生在化學的世界中充分認識到化學中所蘊含的科學思想、科學精神。學生有了科學的精神,那么他在化學學科的學習上就會生發出濃厚的興趣,就會形成自己獨特的見解和新的創造能力。
一、倡導個性化學習,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個性化學習是一種開放理性的教學方法,個性化學習是一種獨立的思維品質的集中呈現。當學生有了個性化學習的思維意識、個性化學習的方法,那么他自己學習的興趣就被點燃了,他自己的內驅力就形成了,無須老師的提醒、督促,他就會自己去獨立學習,他有著自己的學習方法,這種學習方法是獨一無二的。在日常的課堂教學中,我們所用到的教學方法是共性的,大家都在按照共同約定俗稱的學習方法在老師的指導下去學習,這樣的學習方法往往忽視了學生的個性成長,能夠讓學生融入集體中固然很好,可是卻抹殺了學生的個性化發展,學生的創新潛質和獨立思考能力就會被扼殺。倡導學生的個性化學習旨在保護學生的創造天性,讓他們在個性化的學習世界中去發現自己的長處,找到自己的興趣,進而形成獨立思考的學習習慣。
在高考背景下的應試教育體系中,很多學生只是一味地死記硬背,卻忽略了自己的主觀能動性與創造性,在固化的思維習慣中喪失了獨立的思考能力。筆者曾就學生的學習習慣與思維方法做過觀察研究。對于自己所帶班級中的哪些貪玩好動的學生,他們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現似乎以玩為主,在學習上表現出一副毫不在乎的樣子,不按照常規思維來,還有一部分同學在學習上特別認真,他們起早貪黑,恨不得把所有的時間都花在學習上。最后的考試成績卻讓人大跌眼鏡,那些在學習上花了功夫的同學其考試成績平平,而那些看似貪玩的學生其學習成績卻遙遙領先,筆者經過觀察研究發現,那些輕松學習的同學都有著自己的學習方法,他們并非貪玩,他們只是合理的安排分配自己的學習時間,運用科學高效的學習方法去完成自己的學習任務,而那些耗費大量時間的同學他們的學習效率十分低下,他們缺乏獨立思考的特質。因此高中階段的化學學科教學,個性化的學習方法有助于學生獨立思維方法的培養,有助于他們的全面發展。這就要求我們在平時的化學課堂教學中,要讓學生充分認識到化學學科的本質特點,讓他們以科學的思維方法和科學的精神態度去學習。
二、創新課堂教學方法,注意學科間的融合與滲透
高中化學教學中學生的科學精神的培養需要我們不斷的去創新課堂教學方法,注意學科間的融合與滲透,讓學科間產生關聯,培養學生宏闊的學科視域,進而引導他們形成研究學問的科學精神。用科學的精神去驗證自己的研究。如何才能讓學生喜歡上化學呢?如何讓學科間發生關聯與融合呢?筆者就一化學現象做一透視研究與分析。
在語文學科中有個成語叫作“鐵樹開花”,可是鐵樹真的會開花嗎?鐵樹開花與我們的化學學習有什么關聯呢?于是筆者利用一節化學實驗課向學生做了一次關于“鐵樹開花”的化學實驗,讓學生大開眼界的同時,也讓他們充分認識到了科學精神的美好?!拌F樹開花”的化學原理是置換反應。本實驗中,把少量的硫酸銅粉末倒入燒杯中,然后加入適量水,進行攪拌,當燒杯中的硫酸銅粉末與水融合成為硫酸銅溶液后,找來剪刀把鋅片剪成自己所喜歡的圖案,然后把濾紙平鋪在培養皿中,再把用鋅片制作的圖案小心翼翼的擺放在濾紙上,接下來用吸管吸取硫酸銅溶液滴到濾紙上,當整張濾紙都被硫酸銅溶液所浸潤時,蓋上培養皿的蓋子。靜置一天后,神奇的現象發生了,濾紙上就散發出了大量的花紋,如同鐵樹一般。
這個簡單的實驗讓學生對化學發生了極為濃厚的興趣。經過這個小小的實驗后,一些同學開始把自己所學的一些化學變化應用于自己的生活實踐,他們經常在課外獨自做一些奇妙的化學實驗,于實驗中他們養成了獨立思考的習慣,科學精神在他們身上得以充分展現,他們自己就儼然未來的一些小小的科學家,在自己的認知世界中不斷的研究探索著。創新自己的課堂教學方法,讓學科間融合,可培育學生的科學精神。
三、實施生活化教學的大化學觀,培養科學精神
化學的生活化教學是筆者在長期的教學實踐研究中思考而形成的一種新的教學觀,它是基于科學精神的研究所產生的一種學習思想。生活化教學的大化學觀不僅僅局限于課堂教學實驗探究,而是將思維的觸角和教學的視角不斷拓展延伸,將課堂教學中一些簡單的化學原理與化學方法融入應用于生活實際。筆者所在的班上的高二學生大部分都來自農村地區,這就為我的實踐研究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筆者給他們布置了課外的實踐學習任務,讓他們回家運用自己所學到的化學知識去開辟一片試驗田,在自己的試驗田上耕種,看看能夠通過什么樣的化學實驗方法獲取試驗田的豐收,讓他們在實踐研究中做好觀察記錄,并讓他們去思考生活中的一些化學變化,同學們對這個生活實踐研究特別感興趣。
最后的實踐結果大相徑庭,有些同學的試驗田獲得了豐收,有些同學的試驗田則顆粒無收。于是筆者讓他們去思考分析,土壤中都含有哪些化學元素呢?農田中為何需要施肥?通常所說的尿素和磷肥之于土壤的作用是什么呢?然后讓參與實驗的同學自己去研究完成上述問題。學生在這個實驗研究上,把自己所學的知識完全應用于生活實際,動手與動腦相結合,這就彌補了課堂實驗的不足,課堂實驗只是停留在簡單的理論階段,規避了生活中所發生的各種意外與風險,而生活化大化學教學觀讓學生充分的體驗到了什么是真正意義上的科學精神。在真實的生活中去體味和領悟科學的內在含義和力量,去感悟科學精神與生活的意義。在不斷的生活實踐中會形成正確的科學認識觀。
四、微觀世界中的生命認知,彰顯科學精神
化學的學科特質就是對微觀世界的研究,如分子的運動,原子內部結構的變化,物質的變化原理,這一切都指向的是微觀世界。對于微觀世界的研究認識要求我們要具有科學精神,當學生以科學的精神和情懷去研究奇妙的化學時,他的眼中涌動的是生命的豐饒與美好,化學不再是冰冷的容器,不再是數據的疊加,當化學有了生命意識后,那么孩子無論是做科學實驗還是去面對生活中的化學,在他們的身上都會形成科學的倫理規范,不會逾越科學倫理。在高中階段的化學教學中,我們亟待培養孩子們的科學精神,在他們的心靈深處播撒下科學的種子,讓科學精神作用于他們的生命。在化學研究的微觀世界中基于生命的高度去認知、探索,這就為未來化學的安全奠定了基礎。微觀世界中華的生命認知彰顯的是一種科學的精神,也是人文素養之于科學的滲透。
綜上所述,對高中化學教學中學生的科學精神培養策略研究,在當下具有十分深遠的現實意義?;诃h境的保護,生物基因工程的安全、疫情肆虐的當下,我們有必要讓科學的精神得到繼承和發揚,讓科學的精神成為我們內心的信仰,讓科學精神來規范化學世界的無限膨脹。從高中階段就著手培養學生的理性思維,在學科教學中將科學精神無形的植入每一個孩子的精神靈魂,這就為構筑我們共同的綠色家園而打下了堅實的基礎。高中化學教學中學生的科學精神培養策略具有多元性,需要施教者以科學的精神與態度、以人文主義的情懷與視角去思考自己的學科教學,進而為學生的科學精神的培養提供多元化的教學視角,幫助學生在化學的世界中豐富和完善自我科學倫理認知,用科學的學習態度和科學精神去探索、研究未知的世界。
參考文獻
[1]葉雪美.高中化學實驗教學中學生科學精神的培養[J].文理導航,2010(34):48-48.
[2]吳名.高中化學教學應重視學生科學精神的培養[J].文理導航·教育研究與實踐,2019(009):133.
[3]謝蘊.談高中化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科學精神的方法[J].數理化解題研究,2015(010):92-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