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國翠
摘 要: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是素質教育的要求,也是新課標倡導的基本理念之一。但當前的數學教學中仍存在學生學習積極性不高、主動性不強、學習效率低下等問題。要改變這種現狀,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需要做到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激發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教給學生學習方法,形成自主學習能力;小組合作,促進學生自主交流;創設問題情境,引導學生自主探索;動手操作,激發學生的自主意識;評價反思,增強學生自主學習動機。
關鍵詞:小學數學;自主學習能力;小組合作;翻轉課堂;動手操作;評價反思
中圖分類號:G62?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1673-9132(2021)30-0037-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30.018
傳統的學習方式強調死記硬背,學生被動接受,21世紀倡導的自主學習則是一種新型的學習方式,改變了傳統學習中機械的、接受型的學習方式。學生通過主動參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獲得自身能力的發展。小學數學新課程標準指出:有效的數學活動不能單純地依賴記憶,自主探究與合作交流也是數學學習的重要手段。教師應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采取有效的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不同層次的學生在數學學習中都能有所收獲和發展。同時,根據新課改的要求,要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是數學教學的主導,引導學生通過自主學習不僅能達到內化知識、提高學習效率的目的,還有利于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培養學生信息搜集、整理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能力。
一、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激發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
數學學習習慣的好壞和自主學習能力的高低不僅影響學生的數學成績,也對他們將來的學習和生活產生重大影響。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能使學生獲得終身發展的能力。葉圣陶先生曾說:“教育的本質就是培養學生良好的習慣。”因此,在數學教學中,教師要注重對學生良好習慣的培養。
首先,要培養學生認真聽講,獨立思考的習慣。認真聽講是課堂上獲取知識的主要手段,但是小學生年齡小,穩定性差,很難將注意力一直集中在教師身上,這就需要教師規范課堂紀律,采取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給學生的獨立思考創造條件。
其次,培養學生認真觀察、用心去記的習慣。數學教材里涵蓋豐富的圖畫、文字和圖形,在教學中,教師要給學生提供足夠的觀察機會,引導學生細心觀察比較,發現區別和聯系,做出正確判斷,在觀察的同時用心識記數學公式、數學規律,不斷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數學思維能力。
再次,培養學生規范書寫、準確計算的習慣。書寫規范、格式準確是提高數學準確性的重要因素。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教師一定要培養學生嚴肅、認真、嚴謹的學習態度和書寫規范、格式準確的學習習慣。在學生進行習題運算時,要求字跡清晰工整,并對格式提出要求,比如橫式、豎式的寫法,應用題、四則混合運算的書寫格式等。
二、教給學生學習方法,形成自主學習能力
學習方法是學生完成學習任務、提高學習效率的重要途徑和手段。學生在自主學習過程中只有掌握了正確的學習方法,才能起到事半功倍之效。有些學生對數學學習不感興趣,最主要的原因是學習方法有問題,他們認為數學也像語文和英語學科一樣,只需要把概念、公式和定理背熟就能取得好成績,但是數學學科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邏輯性,不同于英語和語文學科,不能靠死記硬背,而要靈活掌握并加以運用。教育家陶行知曾說:“教是為了不教。”教師要從學生的年齡特點、興趣愛好和認知規律出發,在教學中有意識地加強學法指導,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體會到數學學習的樂趣。
教師最重要的是要教會學生創造性地使用教材的方法。教材是教師教學的主要依據,也是學生獲得數學知識,掌握數學能力和方法的源泉,因此在數學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學會使用教材。低年級的數學教材包含大量的圖畫、圖形,教師重點指導學生觀察的方法:觀察要有序,按照由遠及近,從上到下,從左到右的方法,明確圖畫和圖形表述的含義,能按照圖意要求填寫數字和符號。對于中高年級的數學教學,重點指導學生掌握閱讀的方法及閱讀時獲取數學信息的基本途徑,只有讀懂題目,才能理解數學概念和數學規律,解決數學問題。教師要引導學生探索數學知識的形成過程,通過實際操作完成知識的重新構建。教師還要教會學生課前預習的方法、思考問題的方法、質疑問難的方法等。學生掌握了這些學習方法,會逐步內化為自主學習能力,為其自主學習的順利進行提供條件。
三、小組合作,促進學生自主交流
新的《小學數學課程標準》指出:開展新課改下的小學數學教學,要在發揮教師主導作用的前提下,組織學生開展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活動,鼓勵學生獨立思考、主動探索、合作探究。鑒于小學生在知識積累和學習能力上的局限性,學生在個體數學學習過程中可能會出現困難,這時開展小組合作學習就能幫助學生彌補個體學習的不足,使之在自主交流中提升學習效果。
小組合作學習是以學生為中心,但為了保證學習實效,需要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教師要指導學生合理結組。合作學習是為了互相促進,同時通過組與組之間的競爭來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的內驅力。所以在分組上要堅持“組內異質、組間同質”的原則,在組內實現不同層次學生的互助合作,組間為更快更好地完成任務而激烈競爭。要對小組學習進行指導,根據小學生的實際,在學生合作學習時給予學生一定的任務導向。鼓勵學生在合作結束后分享合作成果,這是交流展示和示范的過程,學生們通過展示能夠相互學習,互相借鑒、互通有無,從而優化自主學習的效果。
四、創設問題情境,引導學生自主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