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施央
摘要:數學是一門嚴謹的學科,對于基礎知識不扎實的小學生而言,在做數學題的過程中難免會出現失誤或問題。然而,犯錯并不可怕,重要的是及時發現存在的問題并改正。因此,本文通過對于小學學生數學題目常見錯因,以及小學數學錯題集的應用策略兩方面進行分析,以期幫助學生提高數學知識的學習效率,建立學科自信。
關鍵詞:小學教育;數學課堂;錯題集;應用策略
小學階段的數學課堂對于一個人思維的開發是至關重要的。但在傳統的教學過程中,總是由小學老師“一手包辦”,在學生答錯時,沒有很好的引導學生自主思考出現問題的原因,沒有有效的利用錯題集。長此以往,學生將過度依賴教師的指導,缺乏自主思考和總結的能力,從而不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因此,在小學數學課堂中,教師應當重視錯題,引導學生對錯誤進行分析,帶領學生總結錯因,養成舉一反三的能力。
1.小學生解題過程中產生錯誤的主要原因
想要幫助學生更好的學習數學,理解數學知識,首先應當幫助學生糾正錯誤,總結問題的原因。為此,教師應當充分了解學生出錯的原因所在,將授課過程中的經典錯誤進行整理,帶領學生總結錯題和錯因。下面就學生解題過程中的常見問題進行展開論述。
1.1由于學生粗心導致的失誤
這種類型的問題導致的失誤最為可惜,尤其是對于低年段的小學生而言,其思維跳躍,活潑好動,有時注意力不集中就會馬虎、大意,從而使得一些簡單的題目出錯,導致出現一些低級失誤。例如,將運算符合看錯,抄錯題目或是由于書寫不規范等原因導致題目出錯。對此,教師應當要求學生在解題后進行檢查,做題時集中精神。
1.2由于不明題意導致無從下手
由于閱讀理解能力存在欠缺,或對數學概念的理解存在偏差,導致部分學生在面對題目時,不能很好的理解問題所在。例如,在面對小學應用題時,學生覺得困難的一大原因就是對于題目的理解不夠透徹,不能將題目的文字信息轉化為數學信息,導致題目出錯。對此,教師應當多加耐心,引導學生分析題目,并多加練習,逐步帶領學生提高讀題和解題的能力。
1.3對于概念和原理理解不夠透徹
數學由于較為抽象,概念和原理較多,導致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發生混淆或是在記憶過程中出錯,導致學生在做題時出現錯誤。例如,將三角形的面積公式和四邊形的面積公式記混,將公式中各項表達的含義記錯,再或是沒有很好的理解周長和面積的概念。對此,教師應當重點幫助學生理解數學概念和數學原理,合理的優化課堂內容,從而幫助學生更好的掌握數學知識,提高解題正確率。
2.小學數學錯題集的使用方法與策略
2.1及時記錄,重點復習
小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雖經過教師細致多次的講解,但由于其自身的學習習慣和數學基礎不同,學生在日后面對類似的問題時,仍然可能會出現各種各樣的錯誤。而想要更好的掌握數學知識,就需要學生不斷的攻克擋在學生面前的困難,解決學習中發生的錯誤。對于學生易錯的知識點,教師要重視并集中講解,幫助學生掌握和理解知識。而學生更應該及時記錄,及時標注,以免過后復習時無從下手。
例如,在講解應用題時,“已知西瓜的價格為蘋果的5倍,又一個蘋果比西瓜便宜16元,問西瓜和蘋果的單價各為多少?”學生做錯可能是由于沒有很好的將題干中的數量關系理清而出錯。教師應當教給學生分析數學題目的能力。如本題,西瓜的價格等于5個蘋果的價格,西瓜的價格還等于蘋果的價格加16元,通過這樣的數量關系就可以算出,蘋果的價格為16÷(5-1)=4元,西瓜的單價就為4×5=20(元)。通過教師的講解,學生在短時間內記憶會非常深刻,而時間長了很可能會遺忘,所以教師應當要求學生在教師講解過后及時記錄,在課后重點復習,通過多次反復學習,更深刻的理解難點和易錯點。
2.2注重分析錯因,提高學習效率
面對錯題,除了要及時的做好收集和記錄工作,也要注重分析錯因,提高學習效率。通過錯因的分析能夠幫助學生更深刻的意識到問題出在哪里,以便日后避免類似的錯誤。因此,在日常的數學學習過程中,教師應當幫助學生養成自主分析意識,建立科學高效的學習習慣,充分的利用和開發錯題集,優化數學學習方法。
例如,有些學生由于對數學概念掌握不到位,導致在學習過程出現問題,像是將“商”、“除數”、“被除數”的關系搞混,對于這樣的原因導致題目出錯,首先教師應當帶領分析錯因,從原因入手,結合學生的問題設計相應的解決辦法,教給學生數學概念的順口溜、背誦口訣等,或是通過其他方法幫助學生理解數學概念,有針對性的幫助學生解決問題,提高數學的學習效率。通過教師的引導,帶領學生養成分析錯題的意識和能力,從而以便學生能夠更好的利用錯題,發揮錯題集的價值。
2.3 重視總結,提高數學能力
知識總結是一種高效的學習方法,在錯題的記錄和分析之后,想要進一步利用錯題,就需要學生善于總結,具備總結知識的能力。然而對于小學生而言,這種能力是相對薄弱的。正因如此,小學數學教師應當積極在課上培養學生總結知識的能力,帶領學生在每章節知識的學習后進行總結,在錯題的分析后也要進行總結,幫助學生夯實數學基礎。
例如,在題目的講解過后,教師應當給學生布置任務,讓學生在個人的錯題集上將錯題的原因、教師的講解過程以及學生自己對于該題目的看法寫下來。既要跟上教師的節奏學會題目和知識點,也要學會自己總結錯因。并且可以將錯題集當成日常作業,由教師統一對錯題集進行批改,幫助學生提高錯題集的質量。對于總結不到位的地方,教師也可以進行批注,從而在一點一滴間,幫助學生提高總結知識的能力。長期下來,學生的數學能力將得到顯著提高,綜合能力也將得到鍛煉,對于數學思維的養成也將起到積極作用。
結束語:
隨著教育行業的不斷發展,小學數學的教學方法和教學任務也在不斷革新。數學課堂錯題集的有效應用,能夠幫助學生提高數學知識的掌握熟練度,提高教學效率。因此,小學數學教師應當重視錯題,帶領學生由“錯”而“生”,通過挖掘學生在學生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幫助學生重點突破,夯實數學基礎。
參考文獻:
[1]李莉.數學課因“錯”而“生”——小學數學課堂中錯題集的應用策略分析[J].考試周刊,2020(84):65-66.
[2]孫妙珺,唐曉宇.探究小學數學錯題的成因和糾正錯誤的策略[J].小學教學研究,2020(06):52-53.
[3]余洪慶.小學數學錯題的成因和糾正錯誤的策略研究[J].科技創新導報,2009(32):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