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鋼
◆摘? 要:在日常生活中,數學無處不在,數學對人類社會的發展往往產生極大的影響.數學在人的生活、學習中都起到極其重要的作用.我們從入學開始就學習數學,這體現了數學在眾多科目中所占地位是顯而易見的.從小提高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與關注,對其整個人生的發展都起到重要的作用.數學文化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作用是極其重要的,因此,教師應在小學數學教學中不斷地摸索、滲透數學文化的教學策略.
◆關鍵詞:小學數學;數學文化;滲透策略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滲透數學文化,不僅能夠提升數學教學的質量和效率,還能夠培養學生的學科素養和能力。因此,在當前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應充分研究數學教學內容,充分了解小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采取最為合適、有效的數學文化滲透方式,從而使學生在數學文化的影響下更好地認識、理解、掌握與應用數學知識,最終達到有效教學的目的。
1數學文化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滲透意義
1.1數學文化的滲透有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數學文化的滲透可以為數學教學增添色彩,豐富課堂教學內容,進而達到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效果。首先,數學文化具有一定的豐富性和故事性,有助于加深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同時,數學文化中有很多關于數學知識的故事,所以數學文化和數學教學的有效融合,可以達到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目的,從而有效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開展教學活動時,教師可以多為學生講解一些關于數學知識的故事。學生在故事的引導下不僅會對數學知識產生新的認識,還能感受到數學知識的趣味性,進而逐漸對學習數學產生濃厚的興趣。其次,數學文化的滲透必須依靠合理、科學的滲透方式,從而改變原本單一的教學方法,為學生帶來更為豐富的學習體驗。例如,為提高數學文化滲透的有效性,教師會結合小學生的特點,研究滲透方式,如將生活元素作為滲透的載體等。豐富的教學方式不但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還有助于數學教學質量的提高。
1.2數學文化滲透能使學生發現數學之美
由于部分教師采取的教學方式缺乏科學性,很多小學生認為,學習數學知識就是背誦一系列數字和公式,因此學習積極性不高。此種認知存在局限性,不僅會嚴重影響數學教學效果,還會阻礙學生學科素養和能力的提升。將數學文化合理滲透到教學中,能使學生充分認識到數學的美。首先,數學文化包含各種各樣的美,如圖形的“對稱美”“簡潔美”“奇異美”等,數字中包括“黃金分割點――0.618”和無限循環小數π等。數學文化不僅蘊含著豐富且深刻的數學知識,還彰顯了數學之美。因此,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滲透數學文化,可以有效轉變小學生對數學學習和數學知識的片面看法,為學生的學習注入強勁的動力。其次,提到數學文化,人們就會聯想到數學誕生、演變和發展的歷史過程。在此過程中,數學家經過不斷的驗算和證明,發現、總結了一個又一個定理、概念等。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學生不僅要學會和應用數學知識,還要真正理解知識的意義,以及其形成過程,從而感受到數學的魅力。
2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滲透數學文化的有效策略
2.1立足于教材,適當延伸數學
教材在教師的教學中就像是重要的墊腳石,因此,教師一定要在每天的教學中滲透數學文化的意識,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從而對教材中的數學文化做出不同的延伸.
例如,在教學“關于區分和辨認四邊形”這一內容時,教師除了教授學生掌握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外,還可以適當地讓他們了解其他,如等邊梯形、不等邊梯形的特征.同時,針對長方形和正方形已有的特征,教師可以為學生講解平行四邊形的特征及其相關數學知識,讓他們在了解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共同特點之后向平行四邊形擴展,從而有效地促進他們對數學問題的思考和總結,幫助他們構建平面圖形認知體系,提高他們的數學思維能力.在教學“正方形和長方形”這一內容時,教師可以通過延伸圍繞一邊的旋轉形成的圓柱引起學生的關注和興趣,由此再延伸出其他多邊形旋轉形成的形狀讓學生聯系實際生活在頭腦中勾勒出模型,這對提高學生的想象力起到很大的作用.教師也可以結合實際生活幫助學生理解數學概念,讓學生在生活中感受到數學文化的魅力,從而讓學生在生活中學習和理解數學.教師可以在課堂上為學生舉出生活中圓柱的例子,如圓木樁可以理解為一個長方形木片沿著一個邊不斷旋轉疊加起來的一個物體.教師通過舉出生活中幾何立體圖形的例子幫助學生理解教學內容,能使學生對數學文化有更深入的理解.在課堂上,如何讓數學文化與數學教學方式更好地融合是教師需要思考的問題,而實際生活是聯系數學文化與數學知識的重要橋梁,能使學生在生活中發現數學的魅力.教師通過這樣的教學方式能更好地實現數學文化對數學課堂的滲透.
2.2將生活元素作為滲透數學文化的載體
眾所周知,數學知識和實際生活有著密切的聯系,很多數學定理和知識點是從豐富的實際生活體驗中總結出來的。因此,教師可以將生活元素作為數學文化的滲透載體,提高滲透的質量和效率。首先,教師要結合數學知識,在生活中尋找與之相應的元素,并將相關的數學文化融入其中,使生活元素、教學內容和數學文化三者有機融合,如此不僅可以提升數學教學的質量,還可以加深學生對數學文化的認識和理解。其次,為凸顯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在選擇生活元素時,教師還要結合小學生的實際生活經驗,以達到提高學生感知能力的目的。以對稱圖形的教學為例,教師可以讓學生尋找生活中各種對稱圖形,有的學生說“井蓋是圓形的”,有的學生說“電視機屏幕是長方形的”,等等。在得到學生的回應后,教師就可以運用多媒體設備向學生展示具有對稱美感的各種圖形,如“雪花”“蝴蝶”等,讓學生體會到數學的獨特美感。
3結束語
綜上所述,數學文化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的滲透,不僅能夠有效提升教學質量,還可以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有助于提升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因此,教師必須根據小學數學教學的內容和特點,結合小學生的實際情況,創新數學文化滲透方式,從而為學生營造良好的數學學習環境,促進學生數學綜合能力的發展。
參考文獻
[1]董雪霞.數學文化融入小學數學教學的案例設計研究[J].試題與研究,2021(10):64-65.
[2]邵淑杰.數學文化融入小學數學課堂的教學策略[J].小學生(下旬刊),2021(04):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