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晨
摘要:小學體育課堂教學中要實現課堂教學目標與學生的學習興趣密不可分,教師在教學中的第一項任務是利用有效的教學方法激發出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在設計教學方法時需要圍繞小學生的特點進行設計,可以保證設計出來的教學方式能夠滿足學生的興趣需求,并且產生積極參與的欲望,在參與中與體育項目知識密切接觸,進而達到快速掌握體育項目知識并達到課堂教學目標的目的。
關鍵詞:小學體育;學習興趣;培養策略
目前,我國教育中已經注重起體育學科并要求其充分發揮出學科的作用,促進學生的身心能夠健康的成長。小學體育學科教學中應根據我國教育的要求,改革以往的教學方式并設計出符合學生學習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喜愛體育學科并積極參與到課堂教學中,進而能夠在掌握體育項目知識的同時促進身心健康[1]。
一、現階段小學體育教學中培養學生學習興趣的現狀
(一)未在課堂開始前實施激趣措施
要實現學生能夠喜愛體育課堂的教學內容,應在課堂開始前采取有效的措施激發出學生對本節課的學習興趣,進而能夠積極參與到本節課的體育知識教學中,并全身心地投入體育項目的學習中,在快速掌握體育項目的同時能夠將其應用于實踐中,在高效完成本節課學習任務的同時促進學生身心健康,但是在實際中卻存在著課堂教學前并未實施激趣措施的現象[2]。
(二)學生的思維并未在課堂中充分發揮
雖然體育學科傳授的是體育項目技能,學生只需要跟隨教師的示范,再通過自主練習的過程即可以掌握項目技能,但是也需要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充分發揮自己的思維能力,比如籃球運動中需要掌握技巧達到成功躲避對方的目的,如果缺乏學生的思維很難掌握技巧。因此,體育教師需要設計出有效的教學手段,激發出學生積極運用自身思維的方法,讓學生能夠在參與學習的過程中運用自身的思維能力去思考,進而達到快速掌握體育項目知識與技能的目的。
(三)未合理化應用游戲教學法
為了激發出學生對知識的學習興趣,在課堂教學中普遍采用了游戲教學法,原因是小學生對于游戲的喜愛度較高,可利用游戲激發出學生積極參與教學的目的,進而達到課堂教學目標。在體育課堂中,教師了解到游戲教學法對學生學習具有的作用,在應用時采取了過度應用的現象,導致小學生對于游戲已經產生疲勞而降低了游戲教學法的作用。
二、小學體育課堂教學中培養與疏導學生學習興趣的策略
(一)充分發揮教師自身魅力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經過較多的研究學者調查研究可知,學生的學習效果與考試成績同學生對教師的喜愛程度密切相關,學生喜愛教師時能夠積極地參與到教師創設的各種教學活動中,學生不只有效地掌握了學科知識,各項能力也得到了全面的成長。而學生對于自己厭惡的教師,會在學習中抵觸教師實施的教學過程,很難在學習中充分發揮出自身的思維及各項能力,導致學習效果與考試成績都較差。因此,體育教師在課堂中培養與疏導學生學習興趣時,教師應充分發揮出自身具有的魅力,讓學生喜愛自己并進一步喜愛體育學科。如果教師擁有幽默的性格,可以在教學中充分發揮出幽默細胞,能夠讓學生在學習中感受到快樂的感受。若教師不屬于幽默的性格,應采取參與到學生學習的過程中,改變以往嚴肅教學的過程,能夠讓學生與自己處于平等的地位,并在教學中與學生積極溝通,了解學生在學習中存在的問題,或者學生缺乏學習興趣詢問其原因,進而及時調整教學方案滿足學生的興趣需求,從而達到促進并保持學生學習興趣的目的。
(二)課堂教學前實施激趣教學策略
課堂開端開展的效果直接決定著后續教學的有效性,教師應在課堂開端先采取有效的措施激發出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可以根據教學內容、學生的特點設計出激趣方法,落實于實際教學中達到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目的。
例如,教師在教學跳繩運動時,教師可以在教學開端走入學生中間,采取與學生探討及展示相關視頻的方式,達到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目的。比如,教師走到學生中間,將手中的跳繩舉起,詢問學生:“你們知道跳繩有多少個跳法嗎?”部分學生了解跳繩可以回答教師,教師可讓這位學生進行演示,學生會因可表現自己而積極的將自己掌握的跳繩方法展現給學生。然后,教師要表揚這位學生并增強學生的自信心與學習積極性。同時,其他學生會因為這位學生多樣化的跳繩而產生較強的好奇心,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學生的好奇心,讓學生參與到實際跳繩中來。為了再次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教師可以利用自己的手機將各種多樣化跳法展示給學生,并且可通過觀看的過程讓學生選擇出自己喜愛的跳繩方式。最后,教師可讓每位學生將自己喜愛的跳繩方式應用于實際中,并在學生跳繩的過程中挖掘學生存在的不足,教師再給予指導,可以在幫助學生掌握正確跳繩方法的同時完成本節課的教學任務。
(三)讓學生參與到教學中充分發揮學生思維能力
教師在開展教學時應采取有效的措施讓學生的思維能力充分發揮出來,而要實現這一目標需要教師在教學中讓學生產生參與課堂教學的欲望,要設計出激趣教學手段。教師可以在課堂中采取合作探究式教學模式,將學生分成小組并達到優勢互補的效果。根據本節課的項目教學內容為學生布置合作探究任務,讓小組學生根據布置的任務進行探討,并共同確定出統一的意見。教師再讓每組學生之間進行對比,驗證哪個小組的方法最佳。通過這樣的過程,學生會因與學生對待而能夠積極的將自己所思所想表達出來,并且通過對比的過程激發學生的好勝心理,學生積極參與教學的興趣被激發出來。同時,學生的思維能力全程跟隨學習過程,學生的思維能力在課堂中充分發揮出來。比如,在學習籃球躲避技巧時,教師可以將學生分組,并由小組內學生自主研究有效躲避的方法,再通過對比的方式驗證方法是否有效,學生學習興趣被激發出來、學生的思維能夠也充分應用于學習中。
(四)合理化應用游戲教學法
游戲教學法能夠激發出學生的學習興趣,但是教師應在教學中合理化應用,可針對課堂教學中較為枯燥的環節應用游戲教學法,比如反復練習項目技能的過程,這類過程會因反復性練習并缺乏趣味性而造成學生學習興趣降低。通過游戲的設計,讓學生在參與游戲的過程中反復練習實現練習的目標。
結束語:
小學體育課堂教學中應注重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與疏導,可圍繞學生特點設計培養方法,并且在教育教學中靈活性的運用,進而達到學生學習興趣有效培養的目標。
參考文獻:
[1]王順. 如何提高小學體育學生學習興趣[J]. 體育風尚, 2020, 000(001):P.153-153.
[2]李德志. 趣味體育 ———淺談提高小學體育學習興趣的方法[J]. 讀天下(綜合), 2019, 000(005):P.65-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