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容飛 李仲科
【摘 要】本文以學校涉農專業《果樹優質高產栽培(南方本)》新型活頁式教材開發為例,基于企業典型工作任務,論述新型活頁式教材的編寫要求,提出企業供需調研、開發課程標準、組織課程內容、優化教學方法、制訂考評內容等教學建議,為中職“三教”改革提供參考。
【關鍵詞】中職學校 涉農專業 新型活頁式教材 編寫要求? 開發策略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21)18-0061-02
自《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以下簡稱“職教20條”)發布以來,教師、教材、教法“三教”改革成為當前職業院校提升辦學質量和人才培養質量的重要切入點。在教師、教材和教法三者之間,教材是課程建設與教學內容改革的載體,是實施課程改革、推進教學改革、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重要措施。“職教20條”倡導職業院校開發新型活頁式、工作手冊式教材并配套信息化資源,給新型教材建設指明了方向。本文以《果樹優質高產栽培(南方本)》為例,探討中職涉農專業新型活頁式教材開發的策略。
一、新型活頁式教材的特點及編寫要求
活頁式教材具有“活頁”和“教材”的雙重屬性,它是在德國“雙元制”職業教育的基礎上,結合我國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所提出的具有開拓性、改革性的教材形式。活頁式教材之所以冠以“新”,是指教材的開發建設要對接專業鏈與產業鏈、一體化設計并開發課程教材,同時配套開發信息化教學資源。它有別于傳統的教材,具有活頁式裝訂、校企雙元開發、配套信息化資源、以學生為中心等顯著特點,是更適宜學生使用的“學材”。當前,新型活頁式教材在職業院校實訓實踐類課程開發和使用得較多,特別是機械加工類、交通運輸類實訓實踐類課程。基于以上特點,新型活頁式教材開發有以下五方面的編寫要求。
(一)編寫主體體現校企組合
新型活頁式教材的編寫要突破傳統的教師為單一主體的編寫形式,倡導校企“雙元”合力共同開發,依托企業真實的工作任務和職業情境,探索符合職教教材建設規律的教材呈現形式,開發“便于教,易于學”且能滿足學生技能培養與提升需求的“對口”教材,才能有效實現校企“雙元”開發,為企業培養“量身定做”的技術技能型人才。
(二)編寫目標體現企業需求
從專業人才的培養目標來看,教材的編寫目標要貼近企業崗位能力發展需要,以當前企業技術發展為方向,對接行業企業人才培養需求,將企業典型崗位(群)職業能力要求進行梳理和拆解,形成課程教學目標,并將教學目標落實在各個教學環節中,做到課程的“教”真正迎合企業對人才職業能力和素質的需求。
(三)編寫內容體現任務導向
開發的新型活頁式教材要對接國家職業標準、行業標準、專業教學標準,遵循行動導向教學原則,以項目或任務的形式組織內容。教材的編寫內容要依據行業企業的供需調研,來源于企業,又高于企業,主動對接企業典型工作任務和典型工作崗位開發相應的課程內容,形成基于企業典型工作任務的內容體系。
(四)教學方法體現學生發展本位
開發新型活頁式教材是建立在理實一體化和行動導向教學理論基礎之上的。理實一體化教學是將理論與實踐結合成一體的教學模式,學生在做中學、在學中做,實現“教、學、做”一體的目標。行動導向教學是讓學生以個體或小組合作的方式圍繞明確的學習目標,通過完成一系列的綜合性學習(工作)任務,掌握知識與技能,提高綜合職業能力。理實一體和行動導向教學理論指導下的新型活頁式教材編寫都集中體現學生發展本位。
(五)考核評價體現能力本位
校企“雙元”合作共同開發新型活頁式教材,基于企業典型工作任務,引入行業、企業人員參與學校人才培養質量評價,參照企業職業能力標準,考核評價要體現校企“雙元”評價,評價的主要觀測點要以職業能力為本位,構建具有職教特色的校企“雙元”人才培養考核評價體系。
二、中職涉農專業新型活頁式教材的開發策略
“職教20條”發布以來,學校積極探索如何有效開展“三教”改革。學校自2020年5月啟動新型活頁式校本教材的開發工作,筆者積極參與學校新型活頁式教材的研究與開發,下面以本校校本開發并獲得中國農業出版社認可的、計劃在今年正式出版的《果樹優質高產栽培(南方本)》為例,依據“教材內容源于企業,高于企業”,抓住“企業任務導向”這一關鍵,從企業供需調研、開發課程標準、組織課程內容、優化教學方法、制訂考評內容等五個方面探討中職涉農專業新型活頁式教材的開發。
(一)企業供需調研,校企“雙元”合作開發教材
依據“教材內容源于企業,高于企業”,教材編寫小組走訪企業進行供需調研,先后走訪了廣西金穗農業集團有限公司、廣西北流市熠熠升暉生態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等廣西區內特色農業企業,了解最新的農業產業發展態勢及農業技術前沿成果,將農業企業的新知識、新技術、新工藝、新方法引入果樹栽培課程。通過企業供需調研,對區域內特色農業企業典型工作任務進行分析,遴選并確定適合中國南方地區果樹栽培的學習模塊(典型工作任務),形成柑橘、杧果、荔枝和龍眼、香蕉、葡萄、番石榴、百香果、火龍果等八個果樹栽培技術的學習模塊。校企“雙元”共同參與教材編寫,企業人員直接為其優質高產栽培提供技術支持和指導。
(二)開發課程標準,明確課程體系及編寫內容
課程標準是界定學生在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后應該知道什么(理論)和能做什么(實踐)的具體表述。在開發該教材時,編寫小組學習借鑒國家職業標準、行業標準和專業教學標準,根據企業供需調研和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對接農業企業典型工作任務和典型工作崗位的能力和素質要求,確定課程體系和編寫內容并開發形成相應的課程標準。筆者在開發本教材時,結合學校所在的桂東南區域地理位置,遴選南方常見的八大果樹樹種進行優質高產栽培專項學習,既立足區域農業產業特色,又服務區域農業產業對農技人才的需求,也可外延到區域內果樹生產和管理人員等學習參考。
(三)組織課程內容,形成活頁式教材的編寫體例
開發新型活頁式教材時要結合區域經濟發展和產業發展需求、專業人才培養和學校自身教學要求,將企業的期望(行動領域)轉化成教師的期望(學習領域),將典型的企業工作任務通過課程體系的學習目標、學習內容呈現,將職業能力和職業素質的培養貫穿于課程體系的教學內容中。筆者根據學校所在區域果樹栽培的典型,遴選柑橘、杧果、荔枝和龍眼、香蕉、葡萄、番石榴、百香果、火龍果等八種南方典型果樹集合形成八個優質高產果樹栽培學習任務,每個任務包括水肥管理、合理建園、花果管理、病蟲害防治等學習活動,每個學習活動由學習目標、建議學時、學習任務、學習準備(引導問題)、計劃與實施、評價與分析六個流程組成,形成不同果樹品種同一栽培技術流程實訓指導的新型教材編寫體例。
(四)優化教學方法,融入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式
本教材的開發是基于理實一體化教學理論指導的,在開發過程中,編寫小組抓住什么是理實一體化教學、如何在教材編寫和教學使用中體現理實一體化教學等主干問題進行探討和開發實踐,梳理形成基于理實一體化教學的同時又基于項目驅動的“學習任務→學習準備(引導問題)→計劃與實施→評價與分析”教學實施流程。依據理實一體化的編寫體例,突破以往理論與實踐相脫節、教學環節相對集中的現狀,優化教學形式和方法,構建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教學模式,使學生在果樹栽培的水肥管理、合理建園、花果管理、病蟲害防治等方面的專業知識和操作技能得到專項優質培養,實現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教學目標的統一。
(五)制訂考評內容,將企業納入考評主體
本教材是校企“雙元”合作共同開發的,在編寫該教材時,主要參照企業對果樹優質高產栽培的技能操作標準,邀請企業人員參與學校涉農專業人才培養質量的考核評價。在本教材的8個任務、32個學習活動后面均設計有《實施過程三方評價表》,將企業納入考評主體,從信息檢索、任務實施情況、參與狀態、有益的經驗做法、總結反思等主要考評標準,重點關注學生的學習情況、認知規律、技能掌握水平,實現學生“完成一項學習任務,測評一次學習效果”的評價與考量目標。
綜上所述,中職學校新型活頁式教材的開發尚處于探索階段,在編寫過程中,以企業任務為導向,立足本課程教學實際,從企業供需調研、開發課程標準、組織課程內容、優化教學方法、制訂考評內容等五個方面進行開發,形成了較為完善的校企“雙元”合作開發的基于企業典型工作任務、服務企業供需要求的、突出學生職業能力和素質培養的新型活頁式教材。新型活頁式教材的開發在不同的專業大類中有不同的開發流程和呈現方式,但都有共同的主旨追求。如何開發較為成熟的新型活頁式教材,還需要在實踐中不斷探索、修訂完善。
【參考文獻】
[1]陳剛.職教“20條”背景下職業教育教材建設的思考[J].科技資訊,2020(12).
[2]黃濤.基于任務驅動的高職軟件開發類活頁式教材設計研究[J].武漢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9(6).
[3]張興然,謝勝利.自編活頁式教材的特點與開發實踐:以供用電技術專業為例[J].職業教育(下旬刊),2019(12).
注:本文系2020年度廣西職業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項目的重點項目“中職學校新型活頁式教材的開發與建設研究—— 以廣西玉林農業學校農類專業為例”(編號:GXZZJG2020A051)研究成果。
【作者簡介】覃容飛(1986— ),女,高級講師,研究方向為中職教學管理與改革研究;李仲科(1968— ),男,高級講師,研究方向為中職學校涉農專業教學改革與研究。
(責編 羅汝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