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文堯
摘要:教學做合一理念是由我國偉大的教育家陶行知所提出的,這與我國當下推行的素質教育理念不謀而合。其中“做”是核心,重視實踐、提升學生的數學知識應用能力。而且小學階段是基礎教育為主,更加重視學習習慣和能力的培養,這一理念更顯得尤為重要。因此,本文對“教學做合一理念下小學數學教學”展開論述并提出相關的建設性建議。
關鍵詞:教學做合一;小學數學教學;建設性建議
在我國最新版的小學數學課程標準中明確提出了數學教學要幫助學生掌握現代生活所需要的數學知識和技能。而提升技能的最好方法就是多實踐,真正做到“從做中學”。俗話說“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這句俗語也體現出了實踐教學的意義,然而在當下的數學教學中也仍然存在著實踐性缺失、忽視學生的主體性等嚴重的問題。唯有及時解決這些問題才能更好地促進教學的發展。
一、組織數學活動,堅持從做中學
從做中學是杜威的觀點,并且一直沿用至今。主張參加社會實踐活動來豐富自身,提高個人的能力。應用到數學教學中可以通過組織數學活動來調動學生的課堂參與度,從而活躍課堂氣氛、提高效率。此外,組織數學活動也更加符合年級尚小的小學生們,遵循了心理學和教育學相結合的原則。
數學活動的組織依賴于合理的小組劃分,在正式活動之前根據“組內異質、組間同質”的原則分組為活動的開展提供條件。例如在學習小學數學人教版五年級上冊《小數乘法》時,課本上是以情境圖的形式導入的。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組織小組活動,模仿課本上進行一場大型的買賣活動。在活動時有的學生選擇了買三個風箏,其中一個風箏是3.5元,到底是要付多少錢呢?有的學生選擇了利用加法,將3個3.5相加得出來是10.5元。還有的學生用了單位的變化,把元都化成角也就是把小數都化成整數。也就是三個35角,一共是105角,最后在將其化為元。而一元等于十角是小學生知道的,整體上化未知為已知。小組討論的過程中借助擺小棒、口算估算等方式而且有的小組較為靈活,會給自己的組員出任務,給他十塊錢要他買四個方格圖案的風箏,這樣能買到嗎?一個風箏是2.8元,那么買四個按照上面的算法就需要11.2元,所以給的錢不夠的。這種教學方式從實踐中獲取新知,既加深了學生的記憶還提高學生數學問題的解決能力。
二、聯系現實生活,堅持三者一體
生活是知識的縮影,義務教育階段的學生學習的知識大多是來自于生活然后在運用于生活。而且在小學階段也已經初步接觸了平面幾何的內容,抽象性的學習內容加大了學生的理解難度并且數學也僅僅是生活的符號化表示。所以教育教學必須要以生活為根本,做到教學做合一。
學習也是為了更好地為生活服務,為學生的發展成長服務。在學習人教版五年級《多邊形的面積》時,教師也需要引導學生能從現實生活中抽象出幾何圖形的知識。在小學五年級學習到的多邊形也有很多,教師可以依托互聯網以圖片的形式給學生出示生活情境圖,可以是生活中的交通情境,也可以選擇學校的真實情景,這樣能夠拉近學生的距離。例如有的學生會發現在校園中學校的黑板是長方形的、流動紅旗是三角形的、學校的綠化帶是正方形的和平行四邊形的……每個學生基本都能從所給出的圖片找出不同的形狀。然后在去引導學生求這些面積,可以利用卷尺、直尺以及其他的工具完成任務,最后總結出面積公式。這樣教學更有梯度、有利于幫助學生接受知識。
三、鼓勵學生探究,堅持做教并進
數學探究是學生的重要能力之一,教學和實踐本身就是兩個不可分割的整體并且在素質教育中也提出了重視過程與方法,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數學思維。數學活動探究的過程就是學生挖掘個人潛質的過程。教學與實踐相輔相成,共同促進學生的發展進步。
小學生正處于童年期,這一階段的學生具有可塑性強、好奇心強等特點,教師教學可以將這一特點轉化為教學的優勢。例如在學習小學數學人教版五年級上冊《簡易方程》時,這是學生初步接觸用字母表示數,利用問題導入的方式引起學生的好奇心,進而鼓勵學生尋求問題的答案。如“一桶水有3kg,后來又加入5勺,每勺x kg,請同學們表示出桶里質量。”有的學生讀完題目就很迷惑,先告訴學生要理清思路,一共加了多少千克水呢?總共的水又是如何求的?引導學生畫出框架結構圖,搞明白做題的前后順序。最后用x表示一整桶水的質量。再比如“送報投遞員一個每天投75份,一個每天投60份,讓學生求出x天一共投了多少份呢?”引導學生圈出關鍵詞,是一共多少份。讓學生弄明白一天這兩個人一共投遞多少份。通過數學問題引發學生的思考。
四、結語
教學做合一理念是實用性很強的一大理念,符合我國新課改對教育領域提出的發展全人教育的要求。這對于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數學操作能力等都有推動作用。本文主要從“數學活動、現實生活、數學探究”三點為切入點進行論述,以促進學生數學學科能力的提升和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 王小科.活用“教學做合一”,優化小學數學課堂教學[J].家長(中、下旬刊),2020(10):100-101.
[2] 劉婷婷.核心素養視野下小學數學問題情境的設計方法研究[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20(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