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代榮
摘要:每個學生都有其不同的成長環境,接觸的事物也不同,導致其對事物的認知能力等各不相同,所以在小學高年級數學教學中要采用分層教學的方式,如果采用傳統模式進行教學,對于學生而言,學習能力較好的會認為課程簡單,學習能力較弱的會認為課程較難,也會導致學生學習吃力或者失去興趣,而采取分層教學可以有效提高教學質量。
關鍵詞:分層教學;小學數學高年級;有效應用
引言
數學是一門抽象的,邏輯思維能力比較強的學科。小學生在進入小學高年級以后,由于數學難度的提高,和小學生自身之間存在的個體差異,導致小學生的學習成績出現了不同層次的分化。這個時候如果小學高年級數學教師,還是繼續沿用傳統的教學模式,對學生進行統一地教學,會使得這種分化程度越來越明顯,最終會導致部分學生學習成績逐漸下滑,喪失學習的信心,形成一種惡性循環。基于此,小學高年級數學教師,一定要變換傳統落后的教學模式,通過采用分層的教學方法,來兼顧到班級中的每一個學生,實施有差異性的教學,促使每一個學生都可以有所提高,最終實現個人價值的最大化。
一、分層教學在小學數學高年級中應用的意義
分層教學具有一定的針對性,教學活動都是圍繞學生的能力水平進行,利用分層教學的模式能夠有效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學生能夠從數學學習中獲得成就感。在分層教學中,教師對待學生要注重一視同仁,既要關注成績較好的學生,也要關注后進生,消除部分學生對數學的恐懼感,進而有效提升數學學習的興趣。同時,應用分層教學還可以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學習習慣在學習中是非常關鍵的,良好的學習習慣能夠有效促進學生的學習成績。分層教學主要是根據學生的層次水平開展相應的教學活動,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可以幫助學生改掉不良的學習習慣,進而幫助學生提升數學學習成績。此外,分層教學還可以有效提升學生的數學能力。由于分層教學教學活動的開展都是在學生的認知范圍之內,學生能夠主動進行思考,從而有效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進而提升學生的數學水平。
二、分層教學在小學數學高年級中應用的具體措施
2.1根據學生學習情況進行合理的分層
小學高年級教師在對學生進行分層的時候,為了確保分層的客觀性,可以在分層前對學生進行一個小測驗,通過對這段時間學生學習情況的測試,使學生對自己在班級中的情況有一個大致的了解,同時也可以為教師對學生進行分層提供一些參考。比如,這個學生平時表現不錯,回答問題也比較積極,學習態度端正,各方面的能力都不錯,只不過這次測試成績不是很理想,針對這樣的情況教師也可以把這個學生分到能力較高的一組中,期待這個學生今后更為優秀的表現。小學高年級教師可以把學生按照綜合能力劃分為A層、B層、C層三個層次,用字母來代替分層的主要原因也是為了保護學生的自尊心,用字母A、B、C來代替學優生、中等生、學困生。當然,這個劃分不是一成不變的,通過學生自己的努力還是可以往前進行排名的,B層的學生通過自己的努力可以進入A層、C層的學生也是可以通過努力進入B層或者A層。小學高年級教師,對學生進行分層以后,主要就是方便教師今后可以有針對性的對學生進行教學,同時使得學生對自己數學的綜合能力在班級中是處于一個什么樣的水平,對自己真實情況有一個客觀的認識。
2.2做好教學內容的分層
小學高年級數學教師,擔負著幫助學生奠定良好數學基礎的任務,這便要求教師認識到自身的責任和義務,在教學的時候,絕對不能夠通過一套模式進行教學,必須做到因材施教,確保每個學生都能夠取得進步。比如,在講到“時分秒”的時候,由于這部分知識點比較多,并且難易程度不一樣,教師可以將局域網運用進來,進行課件的制作,將教學內容劃分成多個模塊,讓學生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更好地掌握相關的知識點。若是學生在學習的時候遇到困難,教師應該給學生提問的機會,對于那些性格比較內向的學生,教師可以讓學生通過網絡進行提問,這樣能夠避免出現因為學生不敢提問而影響知識掌握的情況。若是學生已經很好地掌握了相關的知識,教師可以適當地進行測試,這樣不但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了解自身的情況,還能夠幫助教師了解學生情況,能夠推動師生交流更好地進行。對于那些學習能力比較強的學生,教師可以有意識地拓展相關的知識,引導學生搜集相關內容,這樣不但能夠幫助學生拓展視野,還能夠幫助學生掌握更多的知識。
2.3對數學問題分層處理
提問在數學課堂中是一個充滿藝術的環節,在教學過程中數學教師會按照知識點提出多個層次的問題,例如:在學習“觀察物體”這一內容的時候,小學數學教師一般都會從教材入手,為學生展示教材所提供的圖片.但是在分層教學模式下,數學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信息技術輔助設備,制作PPT課件,將本章節的教學分為三個層次:第一個層次是給學生展示我們日常生活中與圖形有關的物體,比如電視機、空調還有足球,然后教師讓學生分析這些物體都有什么特點,學生會結合之前學過的知識說出電視機是正方形的、冰箱是長方形的、足球是圓形的.這樣一來也就為接下來的課堂教學做好了鋪墊.第二個層次是教師將教材上的圖片還有概念展示給小學生,讓他們能夠進一步了解本節課所要學習的重難點知識,這個時候教師應當進行科學引導,保證學生都能掌握其中的內容,然后給他們設置問題,將這些簡單的圖形變得復雜你們還能發現它有什么特點嗎?接下來教師就為學生展示網上所收集的各種圖片,比如奧運五環、幾個正方形箱子疊加在一起等讓學生展開觀察,這時有些學生就能找到規律,說出奧運五環就是5個圓形組成的,當他們能夠找到其中的一個規律以后就能分析出其他圖形的特點.這種分層教學方式能有效帶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從而達到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目的.
結束語
在小學高年級數學教學中,利用分層教學,可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和學習積極性,在教育重要轉折點培養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因材施教,使其學有所長。
參考文獻
[1]陳瑤.探究小學高年級數學分層教學的策略[J].試題與研究,2020(34):75-76.
[2]姚婷婷.談談小學高年級數學分層教學的幾點嘗試[J].智力,2020(27):17-18.
[3]李茂德.小學高年級數學分層教學的實施途徑研究[J].天天愛科學(教學研究),2020(05):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