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松文
摘要:小學數學是基礎數學,小學生只有掌握扎實的數學知識和技能,才能夠在今后的學習和生活中得心應手。小學數學課程標準強調:數學教學應面向全體學生,適應學生個性發展的需要,教師是學習的組織者,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因此,在小學數學課堂上,數學教師必須要創設積極的學習環境,提供多樣化的數學學習資源,組織全新的數學活動,吸引小學生的注意力,有效地實現學生與教師的全面交流。基于此,本文章對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策略進行探討,以供相關從業人員參考。
關鍵詞:小學數學;教學有效性;提高策略
引言
課堂教學有效性是每位數學教師都特別關注的問題。數學是一門實用性非常強的學科,學好數學不僅有利于學生在生活中更好地應用數學知識,還對學生理科類學科的學習有很大的幫助。因此,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成為數學教師關注的焦點問題。
一、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小學數學教學活動的主要目標在于引導學生構建知識體系,發展數學思維品質,以及提高知識運用能力。在此過程中,教師要注重數學知識和技能的滲透,加強思想情感的熏陶,促進學生對數學內容進行深入的理解。但受限于傳統教學觀念和應試教育體制,部分教師沒有尊重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忽視學生的興趣愛好和學習需求,片面地進行“一言堂”或“滿堂灌”,導致課堂教學始終難以取得理想的效果。在這種教育模式之下,雖然學生學習到了很多的解題技巧,然而對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發展沒有一點點好處。比如學生的學習興致不高,課堂氛圍不夠活躍,致使學生常常出現注意力分散的情況;比如教學形式單一,教學內容死板,使得學生缺少自主探究意識和思考能力。比如師生關系不和諧,學生在聽課時存有明顯的反感、抵觸、厭學心理等,這些因素都成為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攔路虎”,因此教師必須要注重提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二、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提高策略
(一)建立融洽的師生關系
我們知道,小學數學教學不僅是一個認知過程,它更是一種情感交流過程,而這種情感教學要從小就培育小學生的數學趣味。在課堂上,老師往往居高臨下,采取“教師講,學生學”“教師邊演示,學生邊觀看”“教師邊寫,學生邊抄”的老式做法,學生處于被動的狀態。想要提高小學數學教學質量,首先要擺正師生以前不平等的關系,為學生創設寬松諧和的教學氣氛。在小學階段,由于學生的認知能力還比較弱,老師的一言一行對學生的影響會發生很大的作用,因此在課堂上,教師不能擺“架子”,言語要友善,態度要和善可親,改變上課模式,無論是傳授知識還是和學生交流以及輔導學生,都應尊重每一位學生,成為學生們學習時的引路人和生活上的朋友。教師要在課堂上面帶微笑,以飽滿的熱情來教育孩子們,給他們親切感,激發學生學習的動力。在教學中,教師要學會發現孩子的閃光點,以表揚和鼓舞為主,對每個學生存在的問題,不要隨意說他們“不行”,否則就會挫傷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學生只有“親其師”,才會“信其道”,只有在沒有任何壓力的情況下,學生才會愿意與教師交流,才會更好地學習。
(二)開展生活化實踐活動
數學知識與日常生活有著緊密的聯系,小學數學教師要善于挖掘生活中的數學現象,開展生活化的實踐活動,引導小學生運用所學的數學知識解決生活問題,實現高效的數學課堂。教師可以構建具有生活化的活動情境,通過多媒體為小學生營造生活氛圍,指引小學生對生活情境進行加工和創造,提升小學生的實踐運用能力,拓展小學生的生活經驗。當小學生在情境中有所感悟的時候,數學教師應把握契機,將抽象難懂的數學知識轉換成為生動形象的活動,使小學生在融洽的關系中進行深入學習。小學數學教師還可以為小學生設計主題實踐活動,將小學生分成學習小組,對指定的社會現象進行調查和統計,并形成簡單的調查報告。
(三)對教學內容進行不斷拓展
為了更好地促進小學數學教學有效性的不斷提高,在開展教學活動過程中,教師需要積極借助互聯網為學生收集豐富的數學教學素材,對課堂教學過程中所涉及的知識進行不斷拓展,以提高學生數學應用能力為目標來開展教學設計。此外,在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還應充分利用先進的信息技術來輔助教學,使抽象的數學理論能夠以形象、生動的形式呈現在學生面前,這對促進小學數學教學活動的正常開展有很大幫助。只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認真做好教學設計,并對學生學習進行全面指導,課堂教學有效性一定會得到提高,學生也會積極參與到數學教學活動中,課堂教學的質量和效率也會得以提高。
(四)開展課堂游戲活動
小學階段的學生以具象化思維為主,在學習過程中,往往對于新鮮有趣的教學活動感興趣,而鮮少有學生會對抽象知識本身感興趣。因此,教師應有意識地建立活動與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系,才能更好地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游戲活動一直以來作為活躍課堂氣氛的重要方式而被教師引用。因此,教師在籌劃活動時,必須立足于課堂所學知識,使學生在游戲中也能有所提升,才能真正意義上實現趣味性課堂。比如,在學習《時分秒》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以小組競賽的方式進行課堂游戲,在游戲中加深對于“時分秒”的認知。如,規定一分鐘默數計時,看哪隊代表讀時最準;15秒內說出花名,看哪隊代表說得多;1分鐘的“你比劃我猜”看哪隊正確率高;等等。游戲不僅能活躍課堂氛圍,鞏固知識,還能培養學生團隊協作的能力。
結束語
總之,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辦法很多,需要進一步鉆研的方面也還很多,但關鍵還是在于教師,教師的基本素質、教學業務活動水平等都與學生是否學好這門課程息息相關。只有教師在課堂教學環節中不斷地去探索、不斷地去實踐、不斷地去總結、不斷地去反思、不斷地去創新、不斷地去思考,才能真正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
參考文獻:
[1]康清亮.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策略[J].家長,2020(35):52-53.
[2]楊發.提高小學數學教學有效性的策略研究[J].讀寫算,2020(32):137+139.
[3]張曉昂.提高小學數學教學有效性的策略[J].甘肅教育,2020(2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