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偉偉
摘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核心素養教育已經成為了現階段教學的主要目標,而且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學過程中,核心素養教學成為了教師關注的重點,同時也成為了思想政治教學的重要抓手。而在此過程中議題式教學開展不僅能夠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還能夠讓學生在思維發散中加深對學習內容的印象,所以對發散學生思維和提高教學效率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作者就以高中思想政治議題式教學開展探究為題,提出了以下幾點見解。
關鍵詞:高中教學;思想政治;議題式教學
核心素養教學已經成為了現階段教學改革的主要目標,無論是哪一階段的教學還是哪一學科的教學,都越來越強調核心素養,并且強調以學生為主體的綜合能力提高。高中階段學生正處于良好三觀形成的關鍵時期,而隨著現階段社會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學生獲得知識的渠道越來越廣泛,但若學生分辨是非的能力較差,則容易被不良信息所帶偏,對學生的人生成長都產生消極的影響。而傳統的教學方式存在著很強的局限性和單一性,教師僅僅是以教學的重點和難點開展教學,難以培養與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而議題式教學的開展,很好的解決了這一問題,通過議題教學能夠讓學生在思考中探究和辨析,既體現了政治教學的思想性、辯證性,還能夠讓學生在實踐中綜合成長。因此高中思想政治教師需要積極的開展議題式教學,在提高學生高階思維的過程中培養符合時代發展的人才。
一、重視議題設計的啟發性
要想保障議題式教學的有效開展,教師首先要設計具有科學性和啟發性的問題,只有這樣才能夠讓學生更好的參與到教學當中來。與此同時,通過問題的啟發性設計,還能夠讓教師更加關注于學生思維的引導,通過與學生一起預習探討和解決所產生問題的方式保障教學的有效開展。
在議題設計上,教師首先要圍繞課程的教學目標和學生的認知特點進行科學有效的設計,通過這樣的方式既能夠保障問題,設計的科學性,還能夠使得問題能夠與學生的認知和理解能力相符,進而保障問題的啟發性。以《我們的中華文化》為例,教師就可以通過設置“傳統文化是我們的財富,我們是否應該全盤繼承”的思辨性較強的問題。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將教學與生活相結合,并依據課程目標與學生興趣進行科學設題,例如設置“民法典的修改對我們的生活和國家的法制化建設有哪些影響”。通過這一辯題的設置,能夠讓學生依照教材內容和實施熱點從多個角度思考問題,在發散其思維的過程中豐富其認知。通過這樣的方式,讓學生以教學內容為基礎開展辯論活動。在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也能夠讓學生在議題的辯論中保持長久的活力,使其思辨能力更高,也能夠更好的提高其思維和豐富其認知。
二、實現議題教學的交流性
要想保障議題式教學,能夠更好的開展,教師就必須把握議題教學討論與交流的這一核心內涵。我們要清楚的是議題式教學目的是讓學生在探討與交流的過程中正確的認識所學內容,從而真正實現核心素養這一教學目標。而在此過程中,教師需要積極的融入到學生的討論與交流當中,既做好教學引導,也能夠通過師生交流,將社會熱點與教材內容有機結合起來,從而保障教學的有效開展。
以《多變的價格》為例,教師就可以根據教材內容做好引導,讓學生在相互探討與交流的過程中了解影響價格變化的因素,通過這樣的方式體現議題式教學的交流性。之后教師也要積極的融入到學生的討論當中,并發揮自身的引導作用。例如有的學生提到供求影響價格,此時教師就可以以此為基礎做好引導,讓學生了解市場配置資源的優勢,并讓學生以此為基礎進行討論。通過這樣的方式,很大一部分學生都能夠將市場價格及其波動能反映供求狀況及變化,也能夠進一步的了解價格、供求、競爭等機制是如何調節資源配置的。通過這樣的方式,讓學生的討論與交流,成為課堂上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三、做好議題教學的評價性
在議題式教學開展的過程中,教師不僅要做好問題的設置和交流活動的創設,還需要做好議題教學的評價,通過評價的方式讓學生突破單一問題的局限,同時也能夠讓學生在自我反思中不斷成長。因此高中政治教師需要做好藝體教學的評價性,并將這一評價做好內涵的延伸,從而真正的實現核心素養教學目標。
例如,在探討與交流的過程中學生發生了認知上的沖突,此時教師就要做好教學評價,讓學生能夠從對方的觀點出發思考問題,做到“求同存異”。通過這樣的方式既減少了討論與交流中不必要的沖突,還能夠讓學生理解人的思維是具有多元和差異性的,只有做到求同存異才能夠和諧成長。或者是在探討與交流的過程中,部分學生產生了偏激的認知,此時教師就要做好教學評價,或者是開展生生互評的方式,讓學生了解到自身的不足,從而進行自我反思。只有這樣才能夠保障教學的有效性和促進學生身心健康成長發揮高中政治育人的作用,也實現核心素養這一根本的教學目標。
總而言之,現階段社會的發展越來越需要更加具有自主思維和辯證思維的人才,而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學開展的過程中,教師需要積極的改變教學方式,以核心素養作為切入點和突破點培養更加符合社會人才的基礎點,同時也通過一提示教學啟發學生思維,從而讓其在不斷的分析中辨析問題,既增強學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理解和認同,也能夠實現政治核心素養教學目標,是促進學生全面成長和推動社會不斷發展的主要途徑。
參考文獻:
[1]張帥,楊小斌.議題式教學初探[J].思想政治課教學,2017(9):28-31.
[2]白雪.議題中心教學法在《政治生活》教學中的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