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穗萍
【摘要】在小學語文的寫作教學中,如何讓學生克服困難寫出好文章呢?我認為除了多看課外書以外,“以說助寫”也是很好的方法,教師在教學中引導學生敢說、多說,從而把說的話寫出來,再進行反復的修改,寫文章會越來越好,慢慢地孩子們就會愛上了寫作。
【關鍵詞】以說助寫;提高;寫作
談到寫作,大部分學生在開始學習寫作時都會感覺有點恐懼,因為寫作水平尚淺,積累的課外知識素材依然很少,而這是寫好一篇習作的關鍵,著名教育家葉圣陶先生說過:“作文就是寫出自己想說的話”。新課標的第三部分“實施建議”中則這樣表述:寫作是運用語言文字進行表達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認識世界,認識自我,進行創造性表述的過程。
作文是學生情感的真實反映,閱讀一篇感情細膩,文筆優美的文章確實是一件賞心悅目的事。但在實際的生活中,許多學生一說到寫作文,都感到很頭疼,作文往往“無病呻吟”,作文時多數寫一些老調重彈的事例,沒有新穎性;作文沒有重點,變成了流水賬,用詞用句很白,貧乏,寫作文已經成為學生一個難解的“心結”。如何才能調動學生的寫作靈感,讓學生消除害怕寫作文的心理障礙呢?下面我從“以說助寫”的辦法談談如何提高小學生的寫作水平。
一、鼓勵學生敢說
多年的作文指導告訴我們,相當部份的學生在作文指導課上,由于受“怕作文”的心理影響,因而在指導老師布置“說”的環節時,這部分學生不是積極地準備如何說作文,而是選擇了害怕老師提問自己,從我在掃視全體學生讓準備好的學生來說話時可知:當我看到某位學生時,本來準備脫口叫她站起來的,可是當我的目光剛一射到她臉上時,頓時那位女同學臉兒紅通通的,經驗告訴我這時候我不能再勉強叫她了,不然會加重學生的心理恐懼。所以,在作文指導課上,首先要鼓勵學生敢說,那么應該采取什么方法鼓勵學生大膽地說呢?第一、要建立融洽的師生關系,相方設法讓學生把自己當親人那樣,消除師生之間的鴻溝,把那頂“師道尊嚴”老師高高在上的帽子拋掉,進而把師生關系發展成健康良好的親朋關系。第二、要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課堂上,學生敢不敢說還要看我們采取什么樣的教學手段,假如我們在課堂上能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老師是課堂上的引導者,組織者,在這樣的氛圍下,學生完全在沒有什么害怕別人鄙笑的情景下學習,就能大大地提升學生的內驅力,從而大膽地說自己的看法,課堂上呈現精彩一片,定能收到說的效果,這是寫作成功的一半。
二、指導學生會說
指導學生說作文,首先要看對象,不同年齡的學生說的程度就不一樣,但教師不必要面面俱到,不要過于擔心學生不會說而教師說得太多,因此,在指導學生說作文時關鍵在于讓學生會說,而這個“會”就是要求學生能把一次作文的內容作概括地說起來。
(一)說順序。一篇文筆優美的作文讓讀者讀后有所感動,為什么呢?原因在于這樣的美文有其優點,其言有序,不僅體現句與句之間,還體現段與段之間,更講究文本格式,謀篇布局,非常有心思。所以,在進行以說助寫時,我注重引導學生,讓他們簡單說出文章先寫什么,再寫什么,這樣的編排是否合理等。
(二)說主要內容。每次期末檢測,總會有學生被老師點評作文離題而扣掉嚴重,無論什么體裁的作文,都有它的一個主題,那些因離題而被扣很多分的學生就是因為沒緊扣作文的主題而寫。因此,在以說助寫的環節上,我注重學生要他們說出本次作文題目的主題,只有弄清楚自己想寫什么,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寫起作文就不會離題萬丈了。
(三)說材料。確定文章的中心后,接下來讓學生說說能體現全題的材料,記得俄國教育家烏申斯基說過:“沒有任何興趣,被迫學習,會扼殺學生掌握知識的意向”。也就是我們常聽到的“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積累知識材料是寫作的基本要求,有些學生寫了后又涂,涂了又寫,大半天沒有寫下多少字,這樣的情景其實是積累材料太少造成了。所以,要指導學生以說助寫到有話可說。例如,指導學生寫《可愛的小兔》這篇習作時,我鼓勵學生通過各種途徑搜集資料,了解小兔的種類,小兔的生活習性,生理特征等,對自己感興趣的材料進行分類、整理。有了這些準備,學生課堂上就有話可說了。
(四)要學會說細節。作文教學也強調知識技能的階梯性,也就是要重視技能由簡單到復雜的過程,前面我們讓學生如何把作作文簡單的說出來。但還不夠,應該更深入讓學生說得具體,詳細,這樣才能讓以說助寫收到更好的效益,通過這個環節,學生在課外自已拿起筆寫作時,就會有事可寫,下筆如有神了。那么,如何指導學生說細節呢?“細節決定成敗”,一篇文章它的基本的框架已經搭好,重要的是如何為文章潤色,使之更加生動、具體,更能吸引人,這就要求學生會說細節。在指導學生說《第一次做飯》時,我問他們:“如何突出第一次做飯的深刻印象?!睂W生抓住第一次做飯的細節進行說話,比如,某同學說她第一次做飯,由于掌握的水份不合理,結果煲了很久,最后把飯做糊了,同時,抓住人物的心理特點進行細說,她說:“吃飯的時候,我偷偷地看了爸爸、媽媽吃飯的神情:爸爸先是眉頭一皺,接著臉上露出很兇的樣子,媽媽馬上用手撞了撞爸爸,爸爸難看的臉立刻轉為禧笑的臉,”還說:“哈哈,真了不起,咱們家的寶貝會做飯給爸爸、媽媽吃了,嘩,多軟滑的白飯,多香甜呀!”我知道爸爸在鼓勵我,一改過去一不順心就罵人的壞皮氣。第一次做飯啟迪了我如何做人,也讓我看到了父母對我的期望。
有的學生則以人物的外貌特征、動作、語言、神態、心理活動等方面說話,細節說出來了,人物的形象就更生動了。
通過以說助寫訓練,學生初步克服作文的恐懼癥,學生的寫作興趣濃了,寫作熱情大大提高,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如:陳星同學過去作文考試,滿分30分的作文,總是只得到二十分左右,現在考試的作文分都能得到二十七、八分。
“以說助寫”的作文教學是行之有效的,因為其過程注重了學生的學習主動性,讓學生成了學習的主人。但是,學生要寫出妙筆生花的文章,從出口成章到出手成篇,同樣離不開口語和實踐,像這樣以說助寫提高寫作的作文課,還有另一個意義:就是提升了學生對說事情的表述能力。
【參考文獻】
[1]《給教師的建議》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蘇] B.A蘇霍姆林斯基著,2017.8
[2]《小學語文教師》上海教育出版社,2020.7
(責任編輯:周炎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