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蕾
摘要:在互聯網時代背景下,針對大學藝術設計課程教育工作的展開提出了很多新的要求。通過對互聯網技術的應用,切實推動了我國大學教育的改革進程,加速了教學資源的整合,對提高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而言,有著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目前,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藝術設計領域。同時,藝術設計領域也與人們的日常生活有著十分緊密的關系,體現在人們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基于此,如何培養出優質的藝術設計人才,是保證社會需求和行業發展的關鍵。大學教育作為專業人才培養的主陣地,在當前教育改革的背景下,應當進一步統籌好教育中的理論內容和實踐內容,并加速教育方法和教育模式的改編,切實推動我國教育工作的展開,對學生的創造性思維進行全面的培養。因此,本文立足問題,提出幾點建議,以備后續參考。
關鍵詞:大學藝術設計課程;互聯網+;創造性思維;培養策略
引言
在2019年政府報告中,明確提出了“互聯網+教育”的改革方向。要利用好互聯網技術、互聯網平臺促進優質教育資源的整合和共享,切實引領新時代教育工作的發展。基于此,在大學藝術設計課程教育工作中,同樣需要樹立互聯網思維,把握好技術紅利,明確時代要求,使互聯網技術成為新時代教育發展的主要動力,進一步關注新時代優質人才的培養建設,不斷提高我國的教育水平。
一、互聯網+時代下大學藝術設計課程教育的優勢
(一)教學資源更為豐富、多樣
在信息時代下,互聯網技術的出現,改變了每一個人在知識、信息和內容中的關系。使每一個人既可以是知識、信息和內容的接受者,也可以是傳遞者,這就促進了網絡資源數量的爆炸式增長,讓網絡中的資源變得越來越豐富、越來越多樣,能夠滿足每一個人的不同需求。因此,在大學藝術設計課程教育工作中,需要針對這些資源來做好規劃,對適合教育的進行體現,加速大學教育資源數據庫的建立。
(二)教學模式更為科學、合理
在互聯網時代背景下,針對大學教育工作的展開,也帶動了教育模式的科學化發展與合理化發展。那么在具體過程中,教師還需要進一步更新教育的理念,要在實際的教學工作中,不斷融入更多的元素。同時,打造出更為先進、更為高效的教育模式,對網絡教育資源、網絡教育平臺、網絡教育系統進行充分的整合,不斷優化學生的學習體驗,深化學生的學習感悟。同時,將屬于時代的、先進的理念來進行融入,充分體現出教育在育人成長方面的優越性。
(三)教學成果更為優質、顯著
在互聯網背景下的大學藝術設計課程教學中,也在不斷推動教學成果的優質化發展和顯著化發展。在此基礎上,藝術設計課程,能夠同時與科學進行融合,與技術進行融合,展現出了學科的綜合屬性和包容屬性。同時,也使得藝術設計在當代制造行業中發揮出更為突出的作用。此外,在互聯網時代背景下,也在不斷提高教育的開放性程度,在開放的大環境下,不斷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二、互聯網+時代下大學藝術設計課程教學改革與創造性思維的培養策略
(一)把握戰略方向、明確辦學目標
在基于網絡環境下的大學藝術設計課程教育學生創造性思維培養中,首先需要學校方面切實把握好整體上的戰略方向,明確自身的辦學目標。一般認為,在信息技術的時代背景下,針對各個行業的發展都帶來了新的機遇,而針對藝術設計教育工作的展開,同樣也迎來了革命性的挑戰。互聯網技術的應用,更加凸顯了藝術設計的時代屬性和需求屬性,高校方面應當其實把握好這兩點變化內容,對自身的發展戰略進行優化,對自身的辦學目標進行整改,不斷指引著教育工作的發展。同時,在教育工作中,同當地企業進行聯系,關注地域發展特色,打造特色專業、特色產業,以創新為驅動,服務于整體經濟的建設。
(二)提升教育信息化水平
在大學藝術設計課程中,對學生的創造性思維進行培養,同樣需要提高教育的信息化水平。過程中,要在教學工作中導入信息化技術,對方法、平臺、資源進行整合。過程中,可利用慕課、微課等方面來進行教學工作,并同時結合藝術設計的社會需求和行業需求來制作對應的教學專題,同樣利用網絡平臺來完成視頻分享,幫助學生更好地進行學習,并打破傳統學習中的時間地點限制,提高學生學習的靈活性。此外,將線上教學同線下教學進行聯系,以線下教學為主體,以線上教學為補充和鞏固,打造大學藝術設計課程教育的第二主戰場。
(三)著重創新、動手能力的培養
在大學藝術設計課程對學生創造性思維進行培養的過程中,還需要做好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教育。過程中,高校方面可以同當地的企業進行聯系,打造實訓基地和實訓項目,并組織學生進入到企業中進行實習,通過實踐操作來積累知識、積累經驗。同時,在校企合作模式下,同樣要做好教師隊伍的交流,向教師隊伍傳遞行業發展的一線知識,拓展教師隊伍的知識儲備,提高教師隊伍的專業能力,使教師在教學中,能夠給予學生更先進的指導。
(四)有效克服所面臨的挑戰
在基于互聯網背景下的大學藝術設計課程教育工作中,同樣存在著諸多挑戰性的問題。因此,針對大學藝術設計課程教育中的網絡技術應用,既要認識到機遇,把握好機遇,也要勇于面對挑戰,勇于克服困難。過程中,可定期開展交流會議,針對實際的問題進行統籌和整理,加速方法和經驗的總結。此外,除了校內的交流外,也需要同其他學校進行交流,同企業進行交流。同時,當地政府部分也需要發揮出自身的引導作用,積極構建完善的一體化發展模式,其實提高整體的教育效果,實現我國教育工作的發展與革新。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新時代教育工作展開的過程中,既要明確目標的變化,也要明確方法和手段的變化。新時代的教育目標在于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打造社會和時代需要的優質復合型人才。而在教育的方法和手段上,應當注重對互聯網技術的應用,充分發揮出互聯網技術的優勢,對更多的優質教育資源進行整合,豐富教育內容,深化教育理解,切實推動我國教育工作的持續性發展。
參考文獻
[1] 左建華. 大學藝術設計課程教學中創造性思維的培養[J]. 新鄉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4, 031(011):48-50.
[2] 魏強. 大學藝術設計課程教學中創造性思維的培養[J]. 產業與科技論壇, 2011, 10(024):185-186.
[3] 邢華. 大學藝術類課程教學中創造性思維的培養[J]. 考試周刊, 2015(18):150-150.
[4] 馬海博. 淺談藝術設計教學的創新研究[J]. 新疆教育, 2012, 000(004):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