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惠
摘要:新時代背景下,各個學科教學工作者循序漸進地開展著學科核心素養培養工作。在初中體育與健康課程教學中,學科核心素養培養工作往往會受到諸多內外因素的影響,教學工作者需要從整體角度出發,如何考慮各項影響因素,全面提高學科核心素養,培養教學質量。本文結合教學實踐,分析了體育與健康課程學科核心素養培養方案。望能夠起到拋磚引玉作用。
關鍵詞:初中體育;健康課程教學;學科核心素養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1)-43-264
核心素養教學理念下,體育與健康學科教學工作人員應該充分認知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并更新教學理念,優化教學方法,推動學科核心素養培養工作順利進行。從目前情況來看,初中體育與健康課程教學往往會受到社會人文環境、體育課資源等諸多因素的影響。以下內容結合具體因素,提出了相應的學科核心素養培養方案。
1初中體育與健康課程核心素養教學質量影響因素
1.1 社會與人文環境
初中體育與健康課程學科核心素養培養工作會受到外在環境的影響。比如,社會環境與人文環境。社會與人文環境是經過長時間的文化發展所積淀而成的社會關系氛圍。為了確保初中體育與健康課程教學活動順利進行,教學工作者應該緊緊圍繞初中生的社會與人文環境,明確出核心素養培養方案,以此保證日常教學活動順利進行。
1.2體育資源
初中體育健康課程教學活動的順利進行的先決條件是學校豐富的體育教學資源。從一定角度來看,若學校體育課資源不足,或者可供使用的項目較為匱乏,會直接阻礙到體育與健康教學活動的有序開展。體育與健康課程所需的硬件資源包括高專業素養的師資隊伍、健全的運動器材、場地與設備等。依托豐富的硬件設備,可以為體育與健康學科核心素養培育工作奠定堅實基礎。從現有的初中體育教學體系來看,體育健康學科是體育教學體系中的重要課程。此項課程在體育活動、大課間活動中的價值不容小覷。此外,學校圖書館是一種較為隱性的教學資源。教學工作者依托先進的信息化技術,可以高效地獲取圖書館中有價值的教學資源,以此豐富初中體育與健康課程教學內容,幫助學生建立起健全的知識體系,從整體上提高教學成效。
2初中體育與健康課程教學中踐行學科核心素養的有效對策
2.1堅持以學生為本,科學合理編制教學方案
在教學準備階段,教學人員需要充分認識到學生身心特點、興趣愛好等因素均會影響到學科核心素養培養成效。教學人員應該從整體角度出發啊,融合考慮各項影響因素,編制出科學完善的學科核心素養培養方案。此外,教師要勤于觀察,及時發現學科核心素養培養方案中的不足,并制定出相應的整改方案,從整體上優化學科核心素養培養流程。比如,各個年齡段的初中生,在體能體質狀況等方面具有著一定的差異性,教學工作者應該將這些因素考慮進去,開展針對性的體育教學,提高全體學生的體育學科核心素養。
2.2優化教學方式
體育與健康學科教學中,運作能力是學科核心素養的基礎性要素。新時期,教學工作者應該積極更新教學理念,科學合理分析教學情況,結合課堂中的關鍵點,有針對性地優化教學模式,激發出學生的體育與健康課程參與積極性,強健學生體魄,引導著學生養成良好的體育運動習慣,并全面提高學科核心素養培養成效。
2.3注重體育品德培養
在初中體育與健康學科教學中,教學工作者應該給予學生體育品德培養工作足夠重視。從目前情況來看,諸多教學工作者受內外因素的影響,并未過多地關注體育品德教學,導致學生缺乏體育精神,學生意志力等得不到強有力的鍛煉。因此,學科核心素養教學理念下,教學工作者應該科學合理認知體育品德,富有針對性地塑造學生個人的體育品德,以此為學科核心素養培養工作營造良好條件。比如,在初中體育與健康教學中,中長跑是常見的教學項目。此項體育項目在鍛煉學生忍耐力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在日常教學中,教學工作者要鼓勵學生多堅持,勇于面對困難,進而培養學生永不放棄的優秀品質。
2.4強化終身體育意識,優化體育運動行為
只有保持健康的體魄,才可以更好地幫助學生應對日后的學習、生活乃至工作。初中體育與健康教學工作者,在向學生傳授體育運動技能、運動知識的同時,要注重培養學生的終身體育意識,引導著學生養成良好的體育運動習慣。在日常學習與生活過程中,要激勵著學生積極參與到自身所喜歡的體育運動項目中,進而強健學生的體魄,將引導著學生將優秀的體育運動習慣保持下去,進而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
參考文獻
[1]郭宗文.體育核心素養下的初中體育與健康教學策略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20,10(33):166-168.
[2]饒玉芳.探究體育核心素養下的初中體育與健康教學策略[J].考試周刊,2021(66):127-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