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啟艷
摘要:高質課堂在強調學生學習內容、學習方法、學習效果、學習時間的基礎上,提出了有品位、有智慧、有經歷、有變化、有質量,重視教學的靈活性與互動性。小學數學教師尋找高質課堂教學水平提升的有效途徑,能夠使學生產生學習的興趣,幫助學生抓住學習的核心問題,使學生經過問題探索扎實學習的經驗和技能,得到質量學習的保障。教師為學生設計PPT課件、結合學生需要創設課堂問題、組建學生合作小組,打好了高質課堂構建的基礎。
關鍵詞:小學數學;高質課堂;教學水平;提升
小學數學教師探索教學水平提升的方法,總結高質課堂構建的經驗,能夠為學生創設宜學宜思的環境,讓學生帶著對知識的剖析來提煉知識應用的注意事項,實現對學生教育的主要目的,增強學生學習的自主性,拓展學生發展的空間范圍。
一、結合學生興趣設計PPT課件,實現智慧導入
小學數學教師在構建高質課堂的時候,可以走進學生的內心,了解學生對知識的興趣所在,然后依據學生的興趣來融入信息技術手段,結合PPT課件來為學生創設相應的學習情景,實現對學生好奇心的激發,做到智慧導入課堂。在學習“年、月、日”時,為了讓學生了解時間單位,知道怎樣結合日歷來說出具體的年份、月份、日期等,學會判斷平年、閏年,培養學生觀察、判斷的能力,筆者先是利用多媒體為學生展開了PPT課件,在課件中給學生羅列了各式各樣的日歷,借助豐富的色彩和趣味的卡通形象來吸引學生,接著,筆者又借助PPT課件來向學生介紹特殊的節日,讓學生了解國慶節、兒童節分別是哪一天,知道新中國誕生的年份等。筆者會在PPT中提煉出核心問題,督促學生學習:一年有多少個月份?一年有多少天?大月和小月有著怎樣的區別?每年的二月份天數是一樣的嗎?你知道今年是什么年嗎?怎么判斷出來的?學生經過PPT課件的學習,會了解自己在課堂上需要掌握的知識點,得到充足的學習材料,產生主動探索的興趣。
二、結合學生需要創設課堂問題,活躍學生大腦
小學數學教師創建高質課堂,應懂得為學生設置值得思考和探索的問題,幫助學生在學習中理解課堂的核心內容,讓學生經過問題的磨煉得到心智、技能上的開發,擁有智力飛躍的機會。教師抓住學生的實際需要來設計問題,能夠加快學生對數學的理解。在學習“小數的初步認識”時,為了讓學生了解小數在現實生活中應用的案例,知道小數有著怎樣的特點,能夠說出小數的不同之處,培養學生對數的興趣,促使學生養成動腦思考的習慣,筆者結合學生的學習內容為學生設置了不同的問題,以便達到層層遞進的效果。
1.仔細觀察小數,它們有著怎樣共同的特點?
2.在日常生活中你見到過哪些使用小數的場景?
3.你會讀這些小數嗎?
4.小數與分數之間有著怎樣的聯系呢?
學生經過問題的思考,知道了構成小數各部分的內容的名稱,了解了整數的概念,找出了小數在生活中的應用,學會了使用小數來解決實際問題,理解了小數與分數之間的關系,能夠使用“十分之幾”來表示小數。在學生思考的時候,筆者會用語言來激勵學生,使學生得到思想上的進步,活躍學生的數學思維。
三、結合學生現狀組建合作小組,規范學生行為
小學數學教師結合學生的現狀來組間合作小組,能夠將具有不同特質的學生凝結在一起,讓學生在活動中交流互動,擁有思維碰撞的可能,促使學生各展所長,有所豐富,深化學生之間的合作與對話,幫助學生適應多樣化的學習模式,規范學生的合作。
在學習“長方形和正方形”時,為了讓學生了解長方形、正方形等圖形的特征,知道構成它們的各部分名稱,能夠有效區分這兩種圖形,形成空間意識和抽象能力,筆者先是對學生進行了測驗,將不同的長方形、正方形等圖形擺放在一起,然后組織學生進行挑選,觀察學生是否找出了正確的圖形,以此作為學生分組的依據,將學生分為不同的小組并為學生設置測量、對折等合作任務,讓學生經歷圖形探索的過程。學生經過合作,知道了怎樣依靠圖形的邊、角等因素來判斷圖形。學生遇到自己難以獨立思考解決的問題時,能夠主動地分享到小組中,與其他學生一起探討尋找問題的答案,形成互幫互助的良好合作局面,規范了自己的學習行為。
總之,本文通過結合學生興趣設計PPT課件,實現了智慧導入;結合學生需要創設課堂問題,活躍了學生大腦;結合學生現狀組建合作小組,規范了學生行為。學生經過數學教師的引領,轉變了課堂學習狀態,對數學也有了一定的改觀,不再認為數學是一門枯燥的、令人難以吸收的學科,而是能夠利用好課堂學習時間,積極地尋求適合自己的學習模式,然后提高自己對數學知識探索的效率,與教師一同努力推進數學課堂的有效構建。小學數學教師在帶領學生一起提升課堂教學水平的過程中,認識到了自己以往忽略的地方,明確了學生是課堂主體的認識,做到了以生為本,打造高質量課堂。
參考文獻:
[1]江秀麗.核心素養視角下小學數學高效課堂構建策略[J].中國教師,2020(S1):18.
[2]劉大林.信息技術創新教學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天津教育,2020(36):6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