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遠海
摘要:新時代要求素質教育,素質教育要求學生全面發展,不單單是成績的提高進步。初中數學教師要激發學生的思維潛力,讓他們的思維變得更加開闊、深入和活躍, 讓學生可以在獨立探究和獨立思考中形成創造性的數學思維,為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做出貢獻,并敦促學生運用數學知識來有效地解決現實生活中的問題。這與素質教育的教育目標是一致的。
關鍵詞:初中數學教學;數學思維;培養
一、初中數學教學中數學思維培養的重要性
初中生處于青少年時期,是思維發散最快,最活躍的的時候。初中生擁有好的思維能力可以幫助他們在學習數學時得心應手,還可以幫助他們對生活中的一些現象做出一個合理的解釋,并將所學知識適時地運用到生活中,從而幫助他們樹立一個正確的人生方向,積極的生活態度,在生活中遇到事情可以做出一個正確的判斷。但在實際教學中,教師無法有效地進行學生的能力訓練,仍然使用傳統教育模式,在這方面,教師應逐步改變教學觀念,改進教學方法,促進學生數學知識和數學思維能力的共同發展。
二、初中數學教學的現狀
新時期教學改革的變化,已經傳達了很長一段時間,但是很多教師并沒有真正理解新課改的真正意義,還是沿用以往自己的教學方式,主要以提高學生的書面成績為主,不注重培養學生的思維水平,傳統的教學理念很容易引起學生的厭惡并導致學習疲勞,從而對教學效果產生負面影響。這就容易導致學生認為數學知識特別困難,很難獲得良好的成績。在教室里,老師們經常分步教學,為放學后的學生準備大量的作業,并希望通過大量的練習使學生的學習成績得到質的飛躍,往往容易引起學生對數學的抵觸。
數學是一門聯系密切的學科。從小學開始,到高中數學學習,整個數學階段都是連續貫通的,初中時期的數學基礎不穩,這就容易對后期的數學學習造成直接困擾,導致初中學生逐漸對數學失去了信心,更加不利于高中數學的學習。
三、培養數學邏輯思維的措施
1.增強學生的邏輯推理能力
學生的積極性是一切的動力基礎,要想增強數學對學生培養的邏輯推理能力,首先,教師要幫助學生突破自己的邏輯并認真思考數學問題,對數學學習有強的積極性。數學和邏輯推理能力的發展與其他能力的形成有很大不同,初中生可以通過在學習數學知識的過程中積極思考問題來提高其邏輯推理能力。老師應該打破以前在課堂教學中的思維方式,以數學知識和日常生活的現實為出發點,采用創新的教學方法,與學生建立和諧的關系。
2.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
對老師來說,引導學生自主學習非常重要,但是,傳統的教學模式是教師盲目地向學生注入知識,而學生則相對被動的接受老師所教的知識,這種教育模式有幾個缺點,因為教室是學生學習的地方,并且教室的主題應該是學生,而不是老師,如果可以更改此教學模式并將學生放在主體位置上,讓學生有跟多的花間和精力去發展多樣性的思維,老師可以讓學生獨立探索和討論自己的問題解決方法并總結使用哪種方法解決問題,從而縮短了上課時間并加快了教學速度,開發了數學思維能力。
3.完善教學方式,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
學生在初中數學的學習時,由于經驗不足,會自然而然的遇到一些難題,老師應該鼓勵學生從不同角度查看數學問題,這就要求教師必須具有清晰的思維方式和邏輯,并且必須具有在教學過程中進行解釋的專業水平,不同的教科書版本具有不同的教學方法和順序,必須及時協調教學方式,提升學生數學學習的整體能力。
4.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要想讓學生的思維能力得以開發,就要求學生有積極的興趣去學習,好的興趣和積極性是一切優化的開始,是一切學習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教師應當抓住這一點,而不是被動地上課。同時,需要關心學生的生活和學習,在適當的時候給予鼓勵和指導,敦促學生們積極思考,不斷探索新問題,提出疑問,與學生共同思考和解決問題,以培養學生的開放思維,讓學生自己選擇合適自己的學習方法。
5.加強學生的探索精神
創造性思維的練習不能急于求成,需要慢慢進化學習,因此在問題設計過程中,教師必須從簡單的問題開始,建立學生對問題探究的信心,并堅持從易到難的原則,讓學生對所學習的知識有了想要學習的動力,引導他們自主的去創造問題,并開動腦筋將問題解決,這樣就在不知不覺中開發了學生的探索欲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創造性思維也在不知不覺中得到了開發和鍛煉。
結語:
數學的抽象容易讓學生感到枯燥,以往教師的教學模式也容易令課堂死氣沉悶,只有學生精通數學思維,才能在數學領域更好地學習。在學習和運用初中數學知識的過程中,學生要能明白思維能力給我們帶來的方便和重要,積極與老師進行溝通,培養自己的數學思維能力,提高學習質量,有效的解決現實生活中的問題。
參考文獻:
[1]孫峰.初中數學教學中數學思維的培養芻議[J].數學教學通訊,2021(5):57-58.
[2]高茂鴻.淺談初中數學教學中數學思維的培養[J].天津教育,2020(21):22-23.
[3]卜建紅.淺析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J].數理化解題研究,2021(1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