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概念是高中數學課教學的重要內容,也是學生學習數學的基礎,是學生開展邏輯思維訓練的基點,是學生獲取數學知識的切入口。優化高中數學概念教學,能引導學生形成積極的數學觀,促進掌握數學知識,提高數學學科核心素養。本文通過探索研究,分析高中數學概念教學的有效實踐問題。
[關鍵詞]高中數學;概念教學;實踐策略
高中數學概念廣泛而細致,對其開展深入的理解和探究,可以促進學生更好地領悟數學知識,進一步培養數學思維。概念教學作為高中數學課堂教學的重要部分,是優化數學課教學必須深入探究的課題。
一、數學概念的界定
數學概念是客觀事物中數與形的本質屬性的反映,是數學定理和法則推導和演繹的基礎,是形成數學能力和數學思維的前提。在高中數學教學中,概念教學是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一個非常好的切入點,因為數學概念是對數學對象抽象化的研究形式,是對空間關系、數理邏輯等概念的抽象化處理,是凸顯數學對象真實屬性的科學思維形式。
二、優化高中數學概念教學的重要性
正確理解數學概念是掌握數學基礎知識的前提。首先,優化數學概念教學,有助于提高學生的數學思維水平,提高學習效率。其次,有助于使學生從抽象的數學思維過渡到清晰具體的數學世界,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數學知識。其三,有助于幫助學生明晰數學事物的本質,提高學生歸納概括和思維想象能力。最后,有助于激勵學生認識數學事物的內涵和外延,從而更好地區別每個數學概念的發展和深化,提升數學思維和數學能力。
三、優化高中數學概念教學的實踐策略
1、激勵課前預習,自主探索概念
傳統概念教學中,教師往往占據主導地位,通過概念的朗讀、解釋與推導對概念的內涵與外延進行闡述。而這種教學方式往往將學生變成了“提線木偶”,只會按照教師的指導進行被動聽講和死記硬背。為了改變這一狀況,構建“先學后教”的教學模式,教師應鼓勵學生進行課前預習,從而使學生在自主閱讀、獨立思考與查閱資料的過程中主動體驗概念形成的過程。如在“棱柱、棱錐、棱臺”的概念預習環節,教師要求學生閱讀教材,掌握棱柱、棱錐和棱臺的概念,并嘗試運用學過的知識,總結棱柱、棱錐和棱臺的幾何特征。通過預習的方式,幫助學生建立新舊知識的鏈接,使學生通過自己的思考發現不同模塊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系。
2、緊貼認知水平,導入概念教學
在實際教學中,教師首先需要對學情做初步分析,對學生認知水平進行深入研究。掌握概念在一定程度上講是為認知服務的,而認知水平的高低則決定著實際運用的效率。在概念掌握上也需要符合一定的標準。高中數學概念一般相對抽象,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中根據學生的認知水平,啟發引導學生積極的探索其形成過程,增強其感性認識,從而提高其理解與運用能力,而不是按照書本給出的定義生澀的復讀出來。如,在講解橢圓的概念時,教師可以先用幾何畫板演示幾何圖形,然后通過讓學生觀察圖形的特點自己總結規律。學生通過觀察得出動點M與兩個定點F1、F2的距離和始終滿足為定值,從而非常自然地概括得到橢圓的概念,此時讓學生根據特征歸納出來,并在此基礎上放手讓學生建立直角坐標系,推導出橢圓的定義。
3、合理演繹概念,排除認知障礙
高中數學新課程標準強調,學生要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和相關概念,對數學結論和理論要深入探析,注重對數學概念的實際運用。對知識的講解不是一蹴而就的,籠統的灌輸不利于學生有效的理解。所以,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就需要對相關概念進行合理演繹,必須對學生在概念學習中存在的障礙進行系統分析。例如,為了促進學生理解弧度制的概念,要引導學生認識到弧度制是主要采取的是十進制,因此可以進行相應的簡化計算;而角度制是利用的60進制原則不能進行實數運算;弧度制與角度制有著密切關聯,并且存在一一對應的關系;在進行扇形弧長計算時,引入弧度制能夠對計算進行一定的簡化;弧度制的應用能夠有效的將三角函數運算進行合理的規范化。
4、指引辨析概念,啟迪思維發展
在講解數學概念時,教師既要把握關鍵又要由淺入深,特別是容易混淆的概念要引起老師的注意,為學生做好正確方向的引導,利用啟發性教學來幫助學生認識他們的區別與聯系。如,在集合概念教學時,教師可以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經掌握的知識出發,引導學生理解概念。以“某校高一年級某班學生”為例分析,然后以該班級的男生女生作為區分,進而引入集合以及交并補的概念。這樣的舉例同時區分了集合中元素的三要素“確定性、互異性、無序性”再進行對比舉例,“某校高一年級某班的帥哥”、“某校高一年級某班喜歡跳舞的女生”是否能構成集合?進而說明帥哥和喜歡跳舞是模糊的概念而不能構成集合。這樣就區分了概念,加深了學生對集合概念的理解。又如,在學習數列概念時,可以將其作為基本函數的一種特殊形式,然后再結合函數的具體概念對數列概念進行辯證的證明。學生在學習新概念時,需結合原有概念進行相應的辯證證明。
四、結語
在高中數學教學中,概念學習具有重要的地位,可以幫助學生深入理解所學數學知識,為學生的數學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教師只有切實指導學生學好、學透數學概念,才能提高學生數學分析和解決問題能力,促進數學核心素養的培養。
參考文獻:
[1]白哲生.淺析高中數學概念教學的有效性策略[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教育),2020(24):29-30.
[2]王童童.談高中數學概念教學中“懂而不會”的應對策略[J].數學之友,2020(06):35+40.
福建省屏南縣第一中學 福建寧德 張乾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