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新
摘要::小學數學課堂上,教師應當做好對學生自主能力的培養,實現高效率教學。在這一環節中為了能夠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教師應當對傳統的教學模式進行全方位、多角度地創新,通過多個環節交相呼應,為學生創建出最佳的自主學習環境。
關鍵詞:小學數學;自主學習;培養策略
新課改的深入,素質教育為基礎的教學模式,成為教師的重要目標。從學生的角度來看,想要讓學生具備良好的數學素養,就必須做好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為此教師應當進行科學合理的設計,爭取在完成基礎任務的同時也要對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進行適當的培養,這樣才可以實現教育的初衷。
一、小學數學自主學習能力培養的意義
新課程改革標準背景下,所出現的自主學習就是讓學生在學習的環境中確立學習方向,完成學習任務的一種方案。尤其是此種模式,強調的是學生在學習環境中進行自由探索,它與傳統教學模式完全不同,對于學生的發展來說更是可以調動學生的思維,使得學生的能力增強。現階段,小學階段的學生由于自主學習意識比較薄弱,學習的環節中都是教師進行引導,把教師當成拐棍,很難培養學生的獨立學習意識,所以也導致了一些學生的學習能力較差,缺乏對學習的認知。但是新課程改革標準化的背景下,自主學習意識的出現,很多學生在學習的環節中,能夠逐步完成學習任務,從而感受到數學這門學科的魅力所在,最終找到學習的關鍵點。或許這一模式的出現可以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也會為之后學生的學習奠定基礎,對于提高學生的能力養成良好的習慣,有著極大的作用。
二、小學數學自主學習能力培養方法
(一)設計生活化教學情境
小學階段的學生由于年齡方面的特點,有著很強烈的好奇心,對于一些未知事物更是充滿了探究的欲望。教師在日常的教學環境中就可以抓住學生這一特點,對其進行引導,以此來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或許以興趣為出發點,再安排教學任務時就可以設計出一個輕松愉悅的環境,通過這樣的環境來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也是一個很好的教學方法。
比如說:教師在為學生講述《四則運算》這一內容時,所出現的目標就是讓學生在運算的環節中分清楚誰先計算,誰后計算。而為了能夠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可以結合生活中的真實案例,對學生進行引導,有這樣一個四則運算的應用題:同學們,春種秋收,等到秋季的時候農民伯伯開始秋收。這一天,小兔子和她的爸爸和媽媽分別去地里掰玉米,爸爸和媽媽掰了六個玉米,我掰了三個玉米,弟弟掰了兩個玉米,我們全家一共掰了多少個玉米呢?之后。小兔子在三天的勞動中一共掰了三行的玉米,每一行玉米有九個,鄰居的兔奶奶吃飯出現了問題,所以小兔子送了十個玉米給老奶奶,請問還剩多少個玉米?這一四則運算習題的出現,需要學生進行計算。學生在進行一定的計算后,最終選出正確的答案,再經過教師的簡單引導從而知曉四則運算的含義,并且知曉數學的知識其實在生活中經常見到,與生活有著密切的聯系性。
(二)設計課堂活動
豐富課堂內容的出現,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但是對于如何營造出這樣的課堂氛圍,很多教師都呈現出困惑感。因為一些教師沒有辦法正確的把握課堂的時機,也就沒有辦法去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為了可以讓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進一步得到提升,教師要花費大量的時間設計教案,安排一些問題再結合實踐性的活動,提高學生的學習水平,或許在這樣的背景下學生的數學水平、能力、綜合素養都會得到提升。
比如說:教師在為學生講述《圖形的運動》這一內容,就可以帶領著學生去復習“軸對稱圖形”這一知識,對學生進行深入地引導。由于該課程的教學目標是為了能夠讓學生清晰的知曉圖形運動的含義,這個時候教師就可以通過多媒體技術的出現為學生展現出圖形運動的過程,之后讓學生理解所學內容的技巧。但是不要以為這樣的教學環節就完成了對圖形運動的講解,在剩余的時間內教師要讓學生在黑板上畫一個圖形,如果這個圖形運動情況下應該呈現出什么樣的狀態,讓其他學生進行回答。讓學生在一個輕松愉悅的氛圍中所學知識,教師在旁邊成為引導者即可。
(三)與學生和家長溝通交流
有效地溝通和互動是聯系師生之間的方式,也是維系家校之間的橋梁,所以教師在日常的環境中應當多與學生進行溝通和交流,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自然不要把目光全部都放在學生的身上,還要與家長進行聯系,確保學生能夠在合理的狀態下進行高效地自主學習。
比如說:教師在為學生講述《小數的加法與減法》這一內容,本節課的目標是讓學生學會小數點兒的應用,很多教師對于這一知識點的教學,都會通過題海練習讓學生掌握計算的準確率。而在這一環節中教師要盡可能改變傳統的教學方案,聯系學生的家長,讓學生在家里面對此項內容先進行預習,之后在課堂上以闖關的形式完成教師所涉及的任務就算完成了目標。但是在溝通的環境中也要了解學生個人的能力以及對于知識的掌握程度,從而進行高效學習。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對學生進行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不僅可以讓學生對知識學習印象深刻,還可以鍛煉學生的思維,從而感受到自主學習的魅力所在。而且這種狀況的出現,有利于學生在學習的環境中克服困難,勇于面對自己的錯誤,以此來提升學生的抗打擊能力。
參考文獻:
周為民.小學數學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J].江西教育,2021(27):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