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龍
摘要:在高中數學教學過程中,學生經常出現計算錯誤,嚴重影響了數學教學的效率。因此,高中數學教師應注意調整教學模式,有效培養學生的計算能力,保證學生掌握數學問題計算的技能和規律。此外,教師還需要分析學生常見的計算錯誤現象,從而制定有針對性的訓練策略,確保高中生計算能力的提高。數學運算能力的強弱直接關系到高中生的成績。如果學生沒有良好的數學運算能力,學習高中數學就更加困難。因此,作為一名高中數學教師,首先要從態度上關注學生數學運算能力的構成和培養。其次,要在各個教學環節改進教學策略,有效培養高中生的數學運算能力。
關鍵詞:運算能力;高中數學;培養策略
引言:數學作為高中一門重要的教學學科,不僅涉及抽象的數學問題,而且相關的數學計算問題在操作過程中也有一定的難度。因此,為了解決學生常見的計算錯誤問題,教師需要重視高中生計算能力的培養,制定有針對性的教學計劃,確保學生能夠專心聽講,掌握計算的方法和技能,從而為今后數學題的運算提供幫助。
一、我國高中數學教學現狀
數學作為一門基礎學科,計算能力的強弱直接關系到學生的學習成績。然而,隨著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計算器的出現使得現階段學生的計算能力難以提高。學生們太依賴計算器了,每當他們遇到更復雜的計算問題時,他們都會找到計算器來快速解決,所以學生的計算能力無法培養。此外,由于高中數學難度大,學生對某些公式掌握不熟練,學生在遇到知識整合的計算問題時,往往就會出現差錯。最后,在新課程標準的背景下,對數學教學提出了許多要求。因此,在改進其他教學策略的同時,由于課時和精力的限制,教師忽視了高中生數學運算能力的培養。
二、高中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計算能力的重要性
眾所周知,高中數學具有一定的復雜性,而數學問題的計算難度很大,這使得很難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因此,在教學過程中,高中數學教師需要充分分析學生當前學習的不足,從而有效培養學生的計算能力,保證學生能夠掌握多種計算方法,靈活運用數學知識,全面提高學生的數學水平。
同時,在培養學生計算能力的過程中,也會遇到相應的困難和不足,需要教師予以重視,從而不斷調整教學模式。此外,由于每個高中生的理解能力和學習效率不同,教師也需要注意設計多樣化的培訓方案,以提高培訓效率。因此,教師不僅要注重計算能力的培養,更要注意自身的責任和義務,加強與學生的溝通,確保學生遇到問題時能及時請教老師,幫助學生有效掌握數學知識,為學生的未來學習和高考打下基礎。
三、數學運算中的常見錯誤
1、計算誤差
通過分析和觀察大多數學生在數學運算教學中的實際表現,可以發現他們普遍缺乏對計算方法和規律的歸納和整合。他們往往從非智力因素的角度總結,或將計算過程中產生錯誤的誘發因素歸結為他們的粗心,但這只是一個基本層面。更重要的是,學生在意識層面上沒有注意到數學運算的簡潔性、合理性。
2、方向性錯誤
方向性的錯誤與審題錯誤、計算錯誤等存在一定的差異,這是確定解題方案的基礎和關鍵。一般來說,學生數學運算方向性錯誤的主要原因是他們沒有扎實的基礎知識或有自己解決問題的不良習慣。由此可見,樹立正確的方向感也是提高數學運算能力的重要途徑。
四、數學運算能力的構成與培養策略
1、注意數學運算的基礎
運算是數學的靈魂,在高中學習的過程中,學生會積累許多數學公式,這些公式有自己的使用條件和方法,這就要求高中生掌握并熟練使用這些公式,才能逐步培養較好的運算能力。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重視學生的操作基礎。只有夯實基礎,才能有效地培養數學運算能力。例如,在學習三角函數的誘導公式課程中,由于每組誘導公式十分相似,學生容易混淆。如果在最初的學習過程中沒有讓學生建立堅實的基礎,那么在以后的綜合性運算中很難糾正涉及三角函數誘導公式的問題。
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數學教師應首先利用坐標給學生提供更方便的記憶方法。其次,讓學生在學習這些公式后聯系一些基礎題目,然后進行小組討論,總結公式并熟練掌握。在此基礎上,鞏固學生的運算基礎,更有利于運算能力的構成和培養。
2、有針對性地進行數學運算練習
在高中數學的運算過程中,學生經常會遇到一些計算量大的計算問題,這類問題涉及的公式較多,不容易解決。然而,一些高中生希望在解決問題時獲得成就感,培養獨立完成問題的能力,因此他們會對這類問題進行深入思考和計算,導致浪費時間,但不能有效解決計算問題。
因此,教師應引導學生進行有針對的運算練習。告訴學生如果遇到一個花了一定時間也無法解決的難題時,應該尋求教師的幫助或查看參考答案,以便在計算過程中發現錯誤,吸取教訓并及時糾正。此外,數學教師應教會學生在一類計算題的訓練中準確把握自己的能力。如果掌握了某類涉及公式的計算問題,就不需要繼續練習相關問題,而應及時深入挖掘和訓練其他公式的計算問題,以培養良好的數學運算能力。
3、引導學生進行總結
無論哪門學科的學習都需要及時總結,這種意識的培養有助于學生學科成績的提高。因此,為了有效地培養高中生的數學運算能力,數學教師應及時引導學生進行總結。每章完成后,學生應留出一定的課堂時間回顧本章的學習成績,并進行操作練習。這樣,學生不僅可以避免考試時的匆忙復習,還可以使高中生在總結時重新復習相關知識點和數學公式,以便在以后的計算中更加熟練。學生數學運算能力的構成和培養也自然會在自己的歸納總結中逐步提高。
五、利用碎片化教學資源培養學生運算能力
現如今社會發展迅速,提高效率是公眾追求的目標,尤其是信息化的背景下人們不愿再花費時間和耐心提取資源,所以碎片化資源成為了大家使用的習慣。教師利用碎片化教學資源來培養學生的運算能力,不僅可以提高效率,還能提高他們對數學的學習興趣。碎片化教學資源中的數學運算不僅僅是簡單的計算題,更是結合各個知識點精簡成為的運算能力題。教師也能利用這樣的運算題檢測學生的知識掌握情況,從而對癥下藥。
結束語
總之,高中數學教師需要將數學運算作為高中數學教學的重點。運算是基礎,只有將基礎打好,未來學習數學的道路才會更加的通暢。因此,在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僅需要加深學生對教科書知識的理解,還需要培養學生的計算能力,以保證學生能夠高效地完成數學問題,提高計算的準確性。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是教師教學中的重中之重,高中數學的所有學習都離不開計算,提高了計算,數學的整體思維能力也會隨之提高。除此之外,教師還需要進行適當的實例訓練,分析學生常見的計算錯誤,以便在今后培養學生計算能力時制定有針對性的教學計劃,全面提高學生的數學水平。
參考文獻
[1]陳明建.淺論高中數學分析和解決問題能力的組成及培養策略[J].讀寫算:教育教學研究,2014,000(027):108-108.
[2]張術軍.核心素養視域下高中數學運算能力的培養策略[J].考試周刊,2019(96):2.
[3]范霓霞.摭談高中數學分析和解決問題能力的組成及培養策略[J].教育界:綜合教育,2016(9):1.
基金項目:《基于碎片化數字資源與教學深度融合的研究》(全國教育信息技術研究專項課題立項號:18513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