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房地產評估》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不僅是理論知識的講解,更重要的是落實在實踐操作層面。為深度契合國務院辦公廳產教融合的方針、有效應對當前的社會環境,積極探索切實有效的教學改革手段、提升整體的教學效果顯得至關重要。本文從教學內容、案例教學、實踐能力、師資力量等幾個方面對《房地產評估》課程教學改革探索。
關鍵詞:產教融合;房地產評估;教學改革
《房地產評估》作為高校資產評估專業、房地產經營與管理、土地管理等專業的必修課程。學生在學習這門教學課程的過程中,需要針對《房地產評估》的基礎理論知識進行全面有效的學習,同時還需要掌握良好的具體評估操作技能。該課程深度契合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深化產教融合的若干意見》。目前《房地產評估》的教學大多以教師授課為主,學生只是聽課完成作業。在趣味性上顯得較為薄弱,盡管教材上有相應的案例,但評估基本事項都是事先給定了的,計算參數也多是給出,學生只需要依據給定數據計算評估值。教師偶爾也會盡量匹配相應的案例給學生,讓學生有思考的機會,但畢竟因時間或條件的局限,學生體會不深。這樣的授課模式學生很被動,動手操作的機會少,很容易形成應付的態度和行為。除此之外,學生沒有在資產評估事務所鍛煉的機會,也缺乏相關專家的指導培訓,導致一方面學生在課堂上只能接觸到現成的不需要太多思考的簡單案例,理論教學與現實應用脫節。針對以上存在的實踐問題,提出了幾點《房地產評估》教學中的改革思考。
1.更新《房地產評估》課程教材和教學內容
想要全面有效提升《房地產評估》課程教學改革工作的整體效果,需要針對現有的教材進行不斷更新,優化教學內容。教材是開展具體教學活動的基礎,其本身的質量將會影響教學成效。針對這種情況,各個高校需要積極選擇最為合適的教材開展教學工作,促進《房地產評估》課程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首先,需要從教學改革工作的實際要求出發,針對《房地產評估》課程教材進行全面整改,按照學生的接受能力和市場變化情況及時調整教材中的各個知識點和案例情況。同時對于不同高校來說,需要根據自身的師資水平和地區情況,選擇最為適合的教材版本,這樣在開展具體教學工作的過程中,將能夠充分發揮教材的優勢和作用;其次,《房地產評估》課程教學改革工作進行當中,針對教材進行更新,將會影響到教學內容方面的改變,針對于具體的教學內容,需要保證其能夠和實際的房地產行業發展情況保持著良好的一致性;最后,在保證《房地產評估》課程教學質量的前提下,可以針對教學內容進行實時更新和優化。比如,土地招拍掛底價評估、多元回歸在房地產評估過程的運用、損房屋缺陷評估等方面的教學內容,這些內容的實踐性較強,將其應用在具體的教學環節之中,將能夠最大限度的提升學生的綜合知識應用能力,減少學生缺乏理論實踐操作能力的情況出現。
2.案例教學主體化
《房地產評估》案例教學法主要包括案例講授法、案例討論法及案例模擬評估法,其區別主要在于課堂主導權不同,案例講授法的主導權在教師,即教師在授課過程中,通過講解所列舉的案例,來說明資產評估理論、內容或某一實踐問題,而案例討論法和案例模擬評估法主導權在學生,即要求學生運用所學的資產評估理論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引導學生對模擬資產評估案例進行評析,以體現“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教學理念。案例教學不僅可以講授資產評估理論知識,還可以讓學生通過分析典型案例了解理論知識在實際評估過程中的運用,發揮其學習的主觀性和能動性。另外,案例教學可以將課堂環境由“教學”轉變為“學習”,從而實現“素質教育”向“素質和能力相結合”轉變,提高學生獨立思考、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提高實踐教學的質量和水平
目前大部分高校的實踐環節主要是教師出題,學生做題的模式,學生對教師的依賴性較強,實踐能力較弱,實踐中遇到一些難題,有些學生思考、分析解決問題的主動性不強,未能營造出學生主動探索、自主學習的氛圍,不能使學生真正成為教學實踐活動的主體,對實踐教學方法缺乏創新,主動自主的實踐教學方式沒有很好的推廣,學生難以發揮學習的主動性,學生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得不到提升。學生參觀多而參與少,尤其自主性和設計性實踐較少,實踐效果堪憂。這些弊端也影響了后期的相關課程的學習。同時,實踐環節的時間較少,實踐的內容不能跟上社會的需要。而且多數實踐的課題都是些基礎性的分析和論證,結合當前形勢的設計或是論證偏少,實踐意義不大。比如,在以往的課程設計中,基本上是由教師將課程設計指導書發予學生,指導書上將相關內容方法步驟敘述詳盡,學生按照指導書給出的提示很容易完成所要求的實踐內容。缺乏個性化的指導,缺乏創新性和新穎性。建議增加房地產評估等專業課程的課程設計等實踐教學環節,即實踐教學模擬房地產評估公司模式展開。以校園周邊的房地產為主要評估對象,依據房地產評估的要求,按照房地產評估的基本程序模擬整個評估過程,模擬實戰完成技術報告和結果報告。有疑問之處可隨時與教師咨詢、探討,教師的角色發生根本性轉變,教學過程變為“學生自己走”,既加深了對理論知識的掌握程度,又鍛煉了獨立思考的能力。
4.加強教學師資隊伍建設
實施“雙師”融合機制,優化產教融合師資隊伍為了更好地適應教學改革需求,對接房地產評估機構的崗位標準,應實施“雙師”融合機制,優化高校師
資隊伍的建設。雙師融合機制要求高校與房地產評估企業資源互通、專兼結合,積極打造“雙師”型混編師資隊伍,實現學校“專業教研室老師”與“企業教學主任”的協同配對建制,開展師資能力雙向培訓、課堂改革、教學設計以及行業調研等活動,破解專業建設發展的師資約束問題。鼓勵教師到評估公司進行掛職鍛煉,了解最新評估動態。盡可能考取評估師方面的證書。教師的教學水平和教學效果的優劣,對教學質量的高低起到決定性作用。就實踐教學而言,教師既要有良好的業務素質,又要有豐富的教學經驗;既具有專業理論知識,又要掌握專業新技術、新工藝。同時聘請評估公司高級項目經理作為外聘教師開課。加重雙師型教師的比重。打造一支理論與實踐兼備的“雙師型”的教師隊伍。“雙師型”師資隊伍建設,要堅持內培外引、專兼結合的原則,要立足于對現有教師的培訓提高,同時大力引進高學歷、高職稱的高素質人才,并適當聘請和多渠道引進其他高校、企業、科研院所“雙師型”人才來校任教,充實實驗實訓等實踐性教學環節中的師資隊伍。鼓勵并支持專業教師參加與專業相關的社會實踐活動,將參與專業社會實踐活動作為評職晉升的必備條件之一。選派專業教師到各類企業或評估事務所實習,增強感性認識,收集真實的案例素材。學院也可以聘請有經驗的高級評估師擔任實驗教學的校外指導教師。
參考文獻:
[1] 雷亞設,賈慧娜. 房地產評估課程教學改革分析(J).學園.2018(21):84-85
[2] 高秀青,王洪海,閆麗穎. 《房地產評估》課程實踐教學改革探討(J). 教育教學論壇.2018(6):261
[3] 李玨,李煒娟,鄧敏慧. 產教融合視角下房地產評估課程教學改革研究(J). 現代商貿工業.2020(2):136-138
作者簡介:
楊洋(1990.7—),男,漢,籍貫:重慶市,職稱:經濟師,研究方向:房地產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