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忠俊
摘 ?要:初中數學學習中,部分學生的數學學習成績明顯下滑,數學學習積極性也逐漸喪失。青春期的特殊發展階段,學生成績下滑導致嚴重的自卑情緒,個人學習狀態和生活狀態低迷。學困生是班級的特殊群體,是需要數學老師給予更多關注的群體,也是影響班級整體成績的群體。基于此,數學老師要從學困生成因為起點,重拾學困生對數學學習的信心,以提升學困生的數學學習成績為終極目標。
關鍵詞:初中數學;學困生;轉化教學;方法策略
得益于系列創新教學法的應用,初中數學學科教學創新性與有效性較之以往有了一定程度的提升。與此同時,越來越多的教師注意到了學困生轉化事宜,學困生轉化也成為新時期數學教學中的重要目標。部分教師在教學中進行了學困生轉化相關嘗試,但實際效果并不理想,學困生的轉化周期較長,轉化效果不理想是不爭的事實。大部分教師在學困生轉化進程中較為被動,也難以取得較好突破。正因如此,探尋出更為有效的學困生轉化策略十分必要和重要。
一、初中數學學困生產生的原因
(一)教師的教學方式落后
國家教育資源的配置不均衡,很多農村地區的教育經費投入相較于城市學校而言十分欠缺,農村的初中無法留住一些優秀的數學教師,大多數教師在日常教學過程中,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很深,未能認識到教育改革的趨勢。有一部分教師在上課的時候只是為了完成任務,敷衍了事的現象十分常見,這些教師未能將自己的重心放在教學水平的提升上。還有一部分教師在上課的時候會給學生錯誤的引導,抱怨自己的工資待遇低,外出打工才能夠賺錢,這些不正確的觀念會影響到學生,讓學生誤入歧途,對學習不感興趣,認為學習的作用不大。
(二)知識學習興趣偏低
對部分初中數學教學中的后進生學習狀態進行持續觀察可以發現,后進生的學習興趣明顯不足,而缺乏較高的學習興趣時,這部分學生便難以形成良好的數學知識學習觀,其成為后進生也成為了一種“必然”。較好地掌握與應用數學知識,抑或是學生數學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提升等不能單純依賴于教師的引導,更加需要學生充分發揮數學知識學習上的主觀能動性。但現階段,初中數學的課堂教學模式相對固化,機械性教學法也被普遍沿用。大部分教師并未有意識地在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數學知識學習興趣,缺乏較高的學習興趣驅動也使得學生數學成績的提升變得異常困難,教學中學困生轉化自然也帶有了很大難度。
二、初中數學學困生轉化策略
(一)提高學困生的學習興趣
學生產生濃厚的興趣是學好這門課程的前提,同時具有較強的自信心也是學生成功的關鍵。可見,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與建立自信是轉變“學困生”的首要目標。學困生這一學習群體,在學習過程中自尊心很容易受到打擊,并且害怕受到他人的歧視,因此,教師和同學們都應當對這一學生群體給予充分的尊重,給予學困生關愛和幫助,并且在學習過程中對學困生做出一定的鼓勵和肯定,以便于提高他們的學習自信心,在班集體中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促進學困生與其他學生之間的溝通和交流。總體來說,學習興趣是學困生轉化的一大重要前提,首先,教師要加強對學困生的關注,發現他們有了進步要及時提出表揚和鼓勵,讓其逐漸找到數學課程學習的自信心,同時教師應該與學生多溝通交流,分析“學困生”數學成績差的主要原因,引導學生要積極地對待學習,并要有良好的學習態度。然后,教師可以給“學困生”制定一個“小目標”,并幫助學生制訂學習計劃,讓學生可以獨立完成一些復雜的數學題型,從而實現自己的“小目標”。
(二)鼓勵學生,找尋學習方法
好多學生指出初中數學不好學習,定理概念太多,害怕學習數學,不想要去上課。這個時候,老師就要找尋到學困生,對他們進行輔導和了解,鼓勵他們繼續學習,增加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幫助學生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初中數學看似難以學習,其背后有著自己的一套規律。老師要引導學生進行學習。如一次函數的學習,好多學生都不愿意去學習,覺得很無聊,一直在重復做題。老師要告訴學生一定要重視,要加強練習。老師也可以進行比賽,鼓勵學生找到不同的方法去練習。在應用題中,也要聯系生活實際,讓學生自主去學習。當學生有發現時,要鼓勵學生。對于定理和概念,老師要讓學生用自己的話進行總結,可以舉出例子,加深學生的印象。如二次根式的相關概念,好多學生會迷惑算術平方根和平方根的相關概念,老師讓學生上課發言,說出它們的不同,再說說自己所知道。
(三)優化教學模式,加強分層教學、合作學習
課堂教學需要老師根據每個學生學習能力的不同,科學合理的安排教學進度和教學任務。設計不同層次的課堂提問和練習,由淺入深、由易到難,盡量降低坡度,分散難點,給學困生參與表現的機會。個別輔導,通過面對面交流可以發現學困生理解出錯的原因,有針對性地講解練習,幫助學困生徹底理解知識點。作業分層布置,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得到鍛煉,從而達到共同提高。師徒結對,不僅提高了學困生的思維能力和計算能力,師傅在給徒弟講解過程中也能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學會了舉一反三,有利于同學之間的團結互助,讓學困生感到集體的溫暖,從而發奮學習。
(四)趣味指導,喚起學困生的學習樂趣
教師應該優化單一陳舊的教學方法,讓學習困難的學生發現數學特有的魅力。“趣味指導”是指引學生從喜歡教師的授課方法向喜歡學習數學進行過渡,讓學生積極參與到探索學習之中。教師在指導學困生時,可以結合課本的內容拓展數學知識,勉勵學生參加數學課外實踐。此外,對于課后作業的布置,教師要依照學困生的具體狀況實施優化。教師要更多重視學生做題的品質而不是僅僅關注做題量,就算學生沒有完成布置的作業量,只要學生是依照自身的思維以及想法盡力去完成的,教師就需要給予適當的鼓勵。
學困生的轉化工作是一項要長期堅持的工作,不能半途而廢,讓不同的學生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這是數學老師共同追求的目標。要以知識的應用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以廣開“言”路吸引學生參與,以例題的挖據引申拓寬學生思維,以足夠的耐心提高學困生的成績。為此,老師要不斷提高自身修養揭高各方面素質,只有這樣,才能真正提高學生數學學習的實效性,轉化學困生,使每位學生都能以積極的態度濃厚的興趣學習數學,這是每一位初中數學教育工作者的共同期待。
參考文獻:
[1]于玲玲.初中數學學困生的誘因及轉化策略[J].中國校外教育,2019(30):43.
[2]李瑞曉.提高初中數學學困生學習效率的策略探索[J].中國校外教育,2018(05):52-53.
[3]羅敏.當代初中數學學困生的轉化策略研究[D].四川師范大學,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