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小紅
摘要:高中階段學生接觸的數學知識點對于學生而言較為困難,那么如何讓學生對困難的學習產生興趣呢?這就需要教師通過各種模式來讓學生對數學的學習產生動力,教師可以通過游戲教學讓學生感受數學的魅力,也能在課上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而學生也能在學習過程中也可以增強自身的綜合能力來讓自己學習更容易。高中階段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這也就是教師為什么采取創新教學的原因。并且學生學習數學擁有一個思維邏輯很強的大腦是很有益于自己的數學學習的培養,創新意識有助于學生發散自己的思維。關鍵在于教師還應該利用創新教學來打開學生的解題思路,在眾多習題中有解決方法。本文就高中數學中如何通過教學創新打開解題思路做出一個詳細的講解,希望給教師的教學帶來相關幫助。
關鍵詞:高中數學;教學創新;打開解題思路;引導自由討論;尋找多種解決方法;歸類解決問題
怎樣讓教學中滲透進創新意識呢?或者說怎樣開展創新教學呢?這需要教師有著獨特的教學方法,這樣能夠直接引導學生的數學學習。高中階段學生比較成熟,并且對于學習已經有了自己的一套方法,教師可以利用這一點,比如引導學生在課上進行交流,給予他們自由談論的時間,學生能夠通過交流彼此分享學習經驗,都給對方帶來一定的突破。而在學生學習過程中會遇到很多的問題,那么這也需要教師帶領學生一起解決,可以尋找題目的多種解法,這樣能夠讓學生了解到諸多的解題思路。教師也可以帶領學生建立錯題集,這樣對錯題歸納總結,在后續的復習工作中也十分有益。
一、引導學生自由討論
發散學生的思維能夠讓學生有一個靈活的大腦,這樣能夠讓學生在學習數學時更加快速和高效。學生如何才能發散思維呢?這就需要教師的幫助。教師可以給予學生自由討論的時間,讓他們互相交流自己的學習方法或是學習心得,這樣能夠讓他們彼此學習對方的好的一面,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當然教師也要知道學生在這個階段愛說話,如果有一些學生趁此機會去說話不好好學習,那么是對自己的數學學習沒有幫助的。
例如,在教授學生學習“解三角形”這一部分內容時,可以引導學生進行一個自由討論,也就是說,讓學生在預習的過程中就進行討論,這樣學生能夠結合自己的初步認識來互相交流。這在以往的教學中很不常見,教師也不會采取這樣的模式。但是高中階段,學生已經有了很強的自制力,因此這種創新模式的教學,可以為他們的思路打開提供很多的幫助。學生自由討論的過程是他們學會表達,學會交流,學會分享的過程,不僅是促進了自身的學習,更是對班級和諧氛圍的構建提供了不小的幫助。
二、尋找題目多種解法
學生在遇到所要學習和解決的習題時,大部分學生明顯會對其持有一個端正的態度。當然也會有部分學生因為看不懂題目或是無法打開解題思路而對做題沒有任何興趣。數學的學習總是與計算掛鉤,學生如果想有一個良好的學習成績,那么必須要有這些習題的輔助。那么教師也要帶領學生一起尋找題目的多種解法,目的就在于讓學生都了解到一道題目如何解決。久而久之學生的數學成績自然會得到大幅度的提高。
例如,在教授學生學習“正弦定理”這一部分內容時,為了保證學生后續的學習,我們強調讓學生在掌握知識點之前進行一個預習,知道本節課所講內容都是有關什么的。而后就是教師圍繞著重難點,根據三角形的正弦定理做出一個細致的講解。在教學過程中,設置多種題型,讓學生通過不同的角度來解決這些問題,就能夠幫助學生打開自己的解題思路,完善整個學習過程。
三、歸類解決舉一反三
我們常常說讓學生掌握好一道題目就能知道這一類型的題目是怎樣做的。但是前提是需要學生有這樣的能力。創新教學的利用在很大一定程度上能夠幫助學生對題目做到舉一反三,一種題目會后可以去總結概括同種類型做題的方法和小技巧。并且這種教學影響下,學生逐漸能夠培養自己的創新意識,學生需要這種意識的培養,會對自身的數學學習有很大的好處。
例如,在教授學生學習“數列”這一部分內容時,為了讓學生在學習的時候更加主動,并且可以做到舉一反三,教師就會引導學生對其中的習題訓練先進行一個歸納總結,歸納之后,就能夠知道這部分的習題主要是考察數列的哪部分內容,總結之后來進行解題,就能夠較快的打開自己的解題思路,從而保證了自己數學的學習有效性。
總而言之,高中階段數學教學過程中創新意識的有效滲透給學生的學習帶去了很多好處,學生能夠對數學題目有一個自己的認識,同時能夠尋找多種解題方法來發散自己的思維邏輯。創新教學中飽含著創新意識,也就是引導學生在解題的時候能夠舉一反三,通過多種模式來進行解題,不斷的發散自己的思維運轉,能夠對數學的學習更有把握。同時創新教學引導學生,能夠讓他們對知識點進行歸納總結,這樣以便于自己的復習和查漏補缺。教師在課上有意識的引導學生進行交流或者討論,也讓學生的大腦得到發展。創新教學的開展,讓學生的綜合能力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
參考文獻:
[1]周煊程.淺談高中數學證明題的解題思路[J].中外企業家,2018(15):131.
[2]劉靈杰.關于高中數學解題思路中聯想方法的應用[J].教育現代化,2017,4(42):95-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