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明年
【摘要】在我國鄉村中小學,制作高質量的多媒體課件成為很多英語教師工作中的一大難題。如何有效提高他們的課件制作能力也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本文結合日常教學和理論研究,根據實際情況分析了目前鄉村中小學英語教師多媒體課件制作能力不足的現狀,在此基礎上提出了提升鄉村中小學英語教師多媒體課件制作能力的有效策略。
【關鍵詞】中小學;英語教師;多媒體;課件制作能力;培養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41【文獻標志碼】C【文章編號】1004—0463(2021)11—0174—02
隨著國家改薄項目的實施和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推進,很多鄉村中小學校的課堂教學都引進了先進的多媒體網絡設備,這就要求我們鄉村學校的教師必須與時俱進,嫻熟運用。然而,在英語教學實踐中,鄉村教師在制作多媒體課件方面的能力明顯不足。筆者通過對當前鄉村中小學英語教師課件制作現狀進行觀察分析,通過“深挖細思”找到了信息技術與學科整合當中的現實原因,也找到了“勤學苦練”提高英語教師課件制作能力的有效策略。
一、教師多媒體課件制作能力的現狀分析
(一)基礎參差不齊。近幾年來,國家對鄉村學校的校舍基礎設施和教學硬件設備的投入越來越大,先進的網絡教學設備也相繼走進了農村學校的課堂,其價值也得到了廣大英語教師的肯定。但從當前的實際情況來看,鄉村英語教師制作課件的能力參差不齊。青年教師思路開闊,操作計算機技術過硬,在制作和優化多媒體課件方面相對來說困難較少;但是對于一些年長的教師,由于這方面基礎較差,制作多媒體課件就有些捉襟見肘。這樣的狀況對于提高教師制作課件能力是非常不利的。
(二)技術底子不強。多媒體教學進入鄉村英語課堂已經好多年了,但鄉村教師由于教學基礎較弱,因此難度較高的多媒體課件仍難以獨立制作,例如往課件中添加音頻、制作微課視頻、制作FLASH動畫等多媒體課件,大多數教師還都停留在一些簡單的圖文并茂的PPT課件上。
(三)原則把握不準。重課件、輕課堂;偏課件、離課堂的現象較為普遍,原因在于教師對信息技術融入課堂教學的原則把握不準。教師制作課件時應緊扣本課的教學目標,以學生為主體,根據中小學生的心理特點以及課堂集中力的持續時間進行有針對性的內容設計,有效加強對英語知識的自主建構。這就要求英語教師必須牢記課件制作的原則,在此基礎上有意識、有目的地進行內容設計,才能真正讓多媒體課件發揮出它的最大實效[1]。
(四)能力提升不長。身處偏遠鄉村的英語教師提升自身多媒體課件制作能力的機會較少。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首先對專業技能的要求較高。如果沒有專業的計算機教師為其指導操作,僅憑教師自己摸索,課件制作能力很難在短時間內大幅度提升。其次學校提供給教師課件制作方面的培訓學習或進修的機會較少。專業化的培訓和進修能夠很好的提升教師自身制作課件的能力,但目前提供給鄉村教師的進修和培訓,主要還是教學方法和教改模式方面的,因此整體的制作能力自然難以提高。
二、教師多媒體課件制作能力的策略初探
通過長期的觀察與研究,本人認為從以下四個方面有針對性的進行培訓,可以提高鄉村英語教師多媒體課件制作的能力。
(一)理念層面把握基本原則。多媒體課件應從教學目標、學科特點和學生實際情況出發進行設計和制作。對于中小學英語學科來說,應遵循以下幾點原則:
1.教育性。教師每天的課堂應是基礎教學與思想教育的有機統一,背離思想教育的課堂是培養不出高素質人才的,因此,我們英語教師在制作課件時可以根據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適當穿插一段思想教育片段,達到既教書又育人的目的。比如在講授pen pal這一課時,教師可以聯系其他學校的學生,拍攝交友視頻,互動交友;在教授animals這一課時,我們可以出示大量動物生存現狀視頻或圖片,引起學生共鳴和思考,引導學生愛護動物。
2.目的性。設計和制作多媒體課件,必須明悉其目的,緊扣教學的重點和難點,適時播放多媒體課件內容,繼而突破重點和難點,這樣的教學不僅形象、直觀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還達到了預期的教學目的。如在開展繪本教學時,多媒體課件為我們提供了方便,他可以清晰完整地展現繪本視頻和音頻,還可以設計表格、填空等內容加強學生的學習操練,突破教學重難點。
3.易用性。盡管現在用于課件制作的軟件功能強大,但沒有必要也不能全部用上,制作的課件要緊扣內容,盡可能使課件使用起來操作簡單化、展示形象化。
4.藝術性。教師制作的課件要根據教學內容配備一些適合學生年齡特點的精美圖片,配備具有吸引力的動畫視屏,才能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增強教師的課堂教學效果。筆者在講授Happy birthday這一課時,利用視頻、音頻唱生日歌,將美育與英語教學完美結合。教師也可以將教學重點內容編輯成歌曲,并在復習環節結合音頻唱出來,課堂教學生動有趣。
(二)技術層面把握操作方法。農村英語教師要想在課堂教學中熟練自如地運用先進的信息技術手段和豐富的網絡資源,需要潛心練就信息技術的“多面手”。
1.先要學會使用word、excel、PowerPoint、flash等文字和課件制作軟件。如我們可以使用“繪聲繪影”視頻制作軟件,將我們的課堂內容整合,做微課,用來引入新課或者復習學過的知識。
2.要做到“參考文獻”和“自研修改”相結合。要學會“下載”,更要學會“修改”,要用“揚長避短”的方式借鑒別人的成果[2]。如我們下載了一節音標課,有大量的自然拼讀內容、繪本課內容和拓展部分,內容豐富精彩,但信息量過大,不適合農村中小學生學習,因此,可適當刪減,并加入適合農村學生的元素,讓課件真正服務農村中小學課堂。
3.不可過分依賴于多媒體課件教學。上課時,我們有些教師過分依賴于多媒體課件,忽視了與學生的對話交流,沖淡了學生的自主學習過程,使課堂教學僅僅成為一個精美畫面的放映平臺,把課堂變成了“變相的一言堂”。因此,為了提升鄉村中小學英語教師合理、實時、適度地運用先進信息技術教學的能力,必須加強學習,轉變觀念。
(三)運用層面把握專業發展。對于中小學英語教師來說,制作英語課程的多媒體課件需要具備較強的實踐操作能力,需要從“勤學”與“苦練”兩個方面著手,將學與做兩者緊密結合。
1.訓練對素材的加工處理。制作一個優質的多媒體課件需要豐富的素材寶庫,教師平時應有意識地整理和收集到可以利用的素材。素材主要來源于生活,生活中的素材更具親和力,更能引起學生的共鳴。當今智能設備的普及也為教師收集素材提供了方便。
2.提供對專業的技術指導。高科技的網絡技術培訓是鄉村英語教師專業化知識進步的最有效路徑,學校和教育部門應盡可能多地提供給教師接受專業技能培訓和指導的機會,尤其要有針對性的加強教師制作課件和使用常用軟件的能力。應建立完整的培訓體系,滿足不同基礎的教師根據自身情況有選擇性的學習,切實提升自身的能力。
3.搭建對能力的修煉平臺。教師要想制作課件時做到得心應手,制作出來的課件具有實用性,就必須加強這方面的練習和鞏固。教師可以通過自學、集體研討、共同創作等多種方式激發創作的熱情,開發并制作出一系列多媒體課件。例如課件制作技能較弱的教師可以在技術較強教師的帶動指導下,按年級分組合作研發課件,這樣技術方面就能夠互相支持,每個教師也可以針對自己班級的實際情況進行個性化的設計和制作,并在實踐教學中檢驗,對于出現的問題及時改正,通過親身參與設計與制作積累寶貴的經驗。學校和教育部門也要定期開展優秀課件制作大賽,一方面能夠體現對教師制作課件能力的重視,另一方面通過獎勵機制鼓勵教師積極參與設計制作[3]。
綜上所述,為了讓鄉村英語教學更好地跟上時代的步伐,教師的自主發展和教育部門的協同助力都可能為鄉村教師信息技術能力的提升帶來機遇和平臺,并為鄉村英語課堂或信息技術的融入產生更為持久的效能。
參考文獻
[1]鐘敏.多媒體外語教學課件制作的探討[J].西南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2(09):254-255+277.
[2]項榮健.關于廣州市中小學教師多媒體課件制作能力的實證研究[J].廣州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7(02):23-26+62.
[3]趙巧梅,李智姍.提高農村中小學英語教師多媒體課件制作能力的培養模式研究[J].電腦知識與技術,2017,13(10):175-176+182.
編輯:趙玉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