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美飛
摘要:數學這門學科的科學性和權威性比較強,要求學生認真、冷靜地對待數學知識學習,不能粗心大意,否則數學題目就容易做錯。因此在數學教育的過程中,教師應注意引導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及時發現和糾正學生學習中存在的錯誤,使學生在今后的學習中可以避免這些錯誤再出現。小學數學教師應嚴格要求自己和學生,要用精益求精地態度對待教學,引導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培養良好的數學學習態度。
關鍵詞:小學數學;學習習慣;培養策略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前言:良好的學習習慣可以讓學生終身受益,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既要傳授學生知識,也要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提高綜合學習素質水平。在小學教育過程中,數學能力與學習習慣有著緊密的關聯,良好的學習習慣可以使學生的數學學習效率提升,使學生收獲良好的學習效果。如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良好學習習慣,需要教師不斷探討和研究,在教育教學中大膽地嘗試和創新。
1.培養學生形成認真聽講的習慣
在課堂上認真聽課也是學好數學的良好行為習慣,因此教師應注意培養學生形成認真聽課的習慣。聽講能力好的學生學習能力也比較強,因為他們信息接收得比較多,在學習時效率也會更好,相反,聽講習慣不好的學生可能會經常在課堂上走神或者做小動作,課堂學習的效率也比較低,很多數學知識無法快速地掌握。鍛煉學生的聽講能力,需要教師采取有效地講學方法,堅持正面引導學生,由于學生的注意力通常很難集中,有的學生不認真聽講,那么教師可以向其投去一個眼神,小學生通常比較喜歡教師的夸贊和表演,所以在教課時教師可以采用提問等方式讓學生回答問題,并及時地表揚學生,增強學生數學學習的信心,激發學習數學的興趣,才能在課堂上更加認真的聽講。三年級學生的年紀偏小,具備形象性的思維,因此教師在授課時應采用直觀性、多樣化的教學方法,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比如在教學過程中增加一些游戲,使學生對數學學習更加感興趣,養成認真聽課的好習慣。
2.培養學生積極思考的習慣
良好的思考習慣也有利于數學學子質量的提升,數學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注意引導學生積極思考。教學不只是傳授數學知識,還要引導學生形成良好的思考習慣,掌握科學的數學學習方法。學習和思考是掌握和獲得知識的基礎,認真思考的學習習慣,對增強數學學習效率、提高學生創新意識具有積極的影響。在授課的過程中,教師應鼓勵學生善于思考、敢于質疑和提問題[1]。比如在三年級的數學授課中,教師可以多設定一些數學題目讓學生積極地思考,比如,使學生思考周長相等的長方形與四邊形,他們的面積是否相同?可以通過合作學習的方式,讓學生思考,并結合已有的經驗來畫圖、假設和舉例子,學生在思考以后會得出相應地結論,在這一過程中,學生的數學思維逐漸形成,學習習慣也逐漸養成。
3.培養學生大膽發言的習慣
學習數學就要敢于提出問題,數學教師在授課時應引導學生大膽地發言,培養良好的發言習慣,要將學生內部的知識轉化為外部的語言,使別人能夠理解和聽懂學生所表達的內容,這對更加深入地學習數學知識具有積極的影響。但是課堂上學生發言的機會畢竟是有限的,教師應多創造讓學生可以發言的機會,讓學生多表達。通常,教師要讓敢于舉手的同學先發言,因此教師要鼓勵學生大膽地舉手發言,并告訴沒有發言的學生下節課再讓他發。
4.培養學生認真做作業的習慣
做作業是每一個小學生每天都要面對的任務,在做作業的過程中可以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引導學生積極思考。有的小學生經常出現做作業拖拉的問題,原本數學題的量可以在短時間內完成,但是學生的作業習慣不好,要拖很長時間才能完成,經常要做到深夜,甚至還出現作業做不完的情況,這種現象與做作業的習慣不好有關。如果學生沒有養成良好的做作業習慣,既會增大作業出錯的幾率,也會導致做作業的時間延長,不利于提高數學學習的效果。教師在培養學生做作業習慣時,可以從這幾個方面進行引導:
第1,教師要培養學生認真審題的習慣。有的小學生在計算數學題目時經常容易出錯,主要是因為審題不認真,沒有仔細讀題所導致的,針對這種問題,教師應引導學生仔細審題,認真讀題,在平常做作業的過程中要反復地審題,在遇到不會做的題目時多讀幾遍題目言[1]。學生在請教教師問題的時候,教師應根據情況來指導,比如不能第一時間給學生講解題目,還應讓學生多讀幾遍題目,從中找到解答問題的信息,讓其養成一邊閱讀和一邊思考的良好習慣。
第2,數學計算需要驗算和列方程式以及寫下解答步驟等,如果在解答數學題目時沒有按照一定的方法來寫,比如數字、列式、方程等寫得不規范,那么則有可能出錯,所以教師要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寫作習慣,要規范書寫的方法,要求學生的書寫格式保持整齊和美觀,寫數字應寫清楚,并且要求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作業。 教師要多關注學生數學書寫的規范情況,對書寫不規范的學生進行及時的指導,也可以要求前后桌同學互相檢查,看是否存在書寫不規范的情況。
第3,引導學生培養沉著冷靜的學習態度,在遇到比較難的題目時,應保持冷靜的態度,沉著思考解決問題的方法。同時遇到簡單的數學題目時也不能掉以輕心,要認真對待,并且教師要獎勵那些認真學習的學生,對態度表現比較好的學生進行褒獎。
第四,數學題解答輸錯非常正常,在小學階段,教師要培養學生檢驗的習慣,在遇到難度比較大的數學題目時應多檢驗,及時發現數學題目中存在的錯誤,做好檢查工作,教師應傳授給學生高效地檢驗方法和解題方法,及時糾正數學題目中的錯誤。
結語
小學數學教師應培養學生形成科學、嚴謹的數學思想態度,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小學階段是學生數學知識學習的基礎階段,從小養成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會對其今后的成長和發展產生積極的影響,因此數學教師要在教學中有意識地引導學生掌握數學學習的方法,注意學習習慣的養成,及時糾正學生數學學習時存在的問題,傳授學生高效率地數學學習方法,使學生正確地對待數學知識學習,減少數學知識學習的出錯率。
參考文獻
[1]王麗.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J].讀寫算(教育教學研究),2019,(52):143-143.
[2]徐強智.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良好學習習慣[J].讀寫算(教研版),2019,(15):107-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