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水英
摘要:要教好初中生,教師首先應該培養他們自主學習的習慣,讓被動學習變為主動學習,培養其學習興趣。
關鍵詞:物理教學;初中學生;興趣愛好;提高方法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興趣是個體積極探究某種事物或進行某種活動,并在其中產生積極情緒體驗的心理傾向,也是人才成長的起點。學習興趣是指學生對學習活動產生的心理上的愛好和追求的傾向。在實踐中,興趣對人的活動將產生巨大的推動作用。一旦對學習發生興趣,就會充分發揮自己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濃厚的興趣將是人們刻苦鉆研、勇于攻關的強大動力。學生只有對物理感興趣才想學、愛學,才能學好,從而用好物理。因此,如何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
一、加強和改革實驗教學,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
物理學是一門實驗科學,物理概念的建立與物理規律的發現,都以實驗事實為依據。實驗是物理學的重要研究方法,只有重視實驗,才能使物理教學獲得成功,學生只有通過實驗觀察物理事實,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知識。
1.通過趣味新奇的物理實驗演示,激發學生的好奇心理,從而激發他們思索的欲望。例如,在講授“大氣壓”一節時,可在裝滿水的杯上用硬紙片蓋住并倒過來,發現水并不流出,紙片也不下落,使學生確信大氣壓的存在。接著讓兩個學生做馬德堡半球實驗,使他們感覺到巨大的大氣壓力,這樣就會使學生對這節課感興趣、印象深、易理解、記得牢。又如在講授“水不善于導熱”的內容時,在裝滿水的大試管里放入一條小金魚,并用網狀物將其隔在試管的底部。當在試管上部加熱直到沸騰時,底部的魚還在自由自在地游動,說明水不善于導熱。當在試管底部加熱時,不一會小金魚就會肚子朝天——死了,這說明水傳熱主要是通過對流來實現的。通過實驗演示,能激發學生的興趣,使學生的注意力集中。
2.用具有驚險性出乎學生意料之外的實驗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人類的興趣與好奇心緊密相聯。培養好奇心的關鍵在于使新信息的刺激出乎學生已有的“認知結構”之外,即出乎學生的意料之外。
通過演示實驗,使抽象枯燥的知識變得生動而富有刺激性,可以使學生感興趣,從而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參與學習,增加“實用時間”,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提高學習效果。
二、創作良好的教學情境
1.在物理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利用身邊的各種輔助教具,為學生設置誘人的教學情境,使學生學習時如身臨其境,從而激起學生積極思維、探索物理現象的興趣。如:在學習聲現象時,讓身邊的物體發出各種各樣的聲音,一下子把學生吸引住了,他們都紛紛聆聽,然后自主思索:聲音是怎樣發出的?為什么每個人,每樣物體的聲音不一樣?學生們自然而然地想知道究竟。這樣不用教師講,他們就自己去思考、去猜測、去探索答案,從而獲得新知識。
2.巧設質疑。現代心理學研究表明:學起于思,思源于疑,疑是思的火種,思維以疑為起點,有疑問才有思維,經過思維才有所解疑,有所進取。因此,質疑是進行物理教學的有效方法。教學中善于質疑,才能引發學生的積極思考,通過釋疑達到掌握知識、開發智力的目的。如:在指導學生做好用天平測液體質量實驗時,增加一個問題:當天平平衡后,若將手指伸入水中但不接觸容器,天平是否仍然平衡?這時學生探究興趣更濃,同時又為后面學“力”創造了懸念。
3.重視物理實驗教學,激發學生對物理學習的興趣。對初中學生來說,有時他們的求知欲不如好奇心更強烈,他們往往對一些物理現象產生較強的興趣,所以對教師來說,必須認真做好每一個實驗,讓學生認真觀察,帶著問題形成積極思考的氣氛,從而學到物理知識。
三、課堂上教師的語言要生動有趣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的語言表達藝術運用得好壞,直接影響著教學效果和學生的學習興趣。特別是天真、活潑、好奇、敏銳的中學生,如果教師的語言風趣、講解生動、精煉準確又帶有幽默感,同時語速適中,那么學生就會愿意聽,使得學生在輕松的環境中接受知識。教師的語言規范、準確,又使得學生得到嚴格的訓練,形成一絲不茍的學風。反之,講課模棱兩可、結論似是而非,學生學得便糊里糊涂。因此,做一名合格的物理教師不允許有半點疏忽,必須有較強的語言表達能力,才能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教學質量。
四、精心設計作業,還學生以自信
作為教師,我們都知道,給學生留作業是鞏固知識、訓練技能技巧、培養獨立運用知識能力的一種形式。只有獨立地完成作業,才能鍛煉學生克服困難的意志和品質。所以,教師要依據課堂內容精心設計課下作業,突出重點、有易有難,使學生深深體會到學到知識的成就感,進而激發他們解決復雜問題的自信心。其次,留作業要講究討論,還可以給學生故意留下懸念。比如說,這道題真正能做出來的大約有40%~50%,你可以跟學生們說能做出此題的超不過15%~20%,結果25%~30%以外的那部分學生,通過自己努力也能做出此題而感到驕傲,增強了他們克服困難的勇氣和對自己能力的相信程度,從而激發了他們的學習興趣。再次,教師留作業一定要嚴格控制數量,決不能搞題海戰術,多而全,因為那樣學生會厭煩,所以就必須精心備課,甚至要根據學生實際自己編一些題,做到少兒精,少兒全,使學生既能獨立完成,又能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和消化,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讓學生在意猶未盡的情緒中完成作業,讓學生始終保持著興趣濃厚的狀態,不愁學生學不好物理課。
五、給學生創造成功的機會,增強學生的自信心
每個人都有一種自我實現、獲取承認、取得成功的愿望和需要。成功時會情緒高昂、興趣倍增;多次努力仍然失敗時就會產生畏難情緒,影響積極性。其實,中學生感到學物理難并不都是學生的智力問題,相比之下,非智力因素的影響更大。因此,給學生創造一個成功的機會,是提高學生學習情緒的一種有效方法。在教學中,可以結合教材和學生實際,設置教學內容的層次與梯度、適應學生的智力發展,創設更多的條件讓每個學生都能取得學習上的成功,使他們獲得心理上的滿足。
總而言之,學習興趣是學習活動的重要動力,特別是對于物理這種自然科學而言。所以,在物理教學中,教師應該盡自己最大的能力把物理課題以新奇的方式揭示在學生面前,能使課堂氣氛活躍、引人入勝,從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并在樂趣中獲得知識、鞏固知識。這樣的教學方法,無疑會產生良好的效果。
參考文獻
[1]韓玉秀.淺談初中物理教學中如何激發學生興趣[J].現代教育科研論壇,2010(6).
[2]高金英.初中物理教學中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J].初中數理化:高一版,200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