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太明
摘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理念的不斷深入,針對數學學科的教學方法也逐漸呈現出多元化的趨勢,數學學科知識與其他科目不同,數字的抽象性和籠統性可能會給學生的學習帶來一定的難度。所以教師在教學方法的探索過程中也要注重創新,數學大多以數字和圖形為主,所以數形結合的思想如果能夠在課堂上得到有效運用,那么學生的學習效果也會有所增強。因此文章針對初中數學教學中數形結合思想的融合與滲透進行了分析,致力于實現數學教學目標,增強課堂教學效果。
關鍵詞:初中數學;數形結合;滲透;高效課堂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一、數形結合思想的具體含義
數學課程本身的嚴謹性與邏輯性也相對地較強,但就是由于它的這種特殊性,也使得大多數的初中生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很難掌握合理的學習方式,在數學復習的過程中壓力也很大。從數學的歷史維度來看,這門學科很早之前就已經有相關的數學家對他進行數與形的分析和研究,希望在數學的學習過程中找到這兩者之間的關聯和轉換,對數學的學習起到進步和促進的作用。數形結合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有效的處理數學問題,利用圖表圖形等形式將數學問題簡單化直觀化,促進學生的理解。通過利用數形結合的方法,幫助學生在解答的過程中形成有效的思維路徑,逐漸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
二、數形結合思想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滲透的必要性
(一)增強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能力
很多老師在開展數學課程的時候,通常都會使用填鴨式的教學內容,這也是最常見最普通的教學方式,盡管這樣可以對知識點介紹的比較全面,不過久而久之反而會挫傷學生們學習數學的激情與興致,而灌輸式的知識教育過程也使得學生們對數學知識的掌握浮于表面,導致理論知識的掌握效果不理想。在課堂教學上合理地運用數形結合的方式,可以提高學生對理論知識的認知把握能力,使繁瑣的基礎知識問題簡單化、具體化,并逐漸促使學生在數學答題的過程中,靈活地運用不同基礎知識點加以解決,從而提升數學成績和數理思維能力。
(二)促進學生知識體系的搭建
對于豐富復雜的數學知識,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建立屬于自身的認識框架是非常關鍵的。這就要求學習者必須具備良好的理解能力水準,才能夠把某些抽象化的知識點系統化,從而建立屬于自身的數理學習系統框架。而初中數學課本對某些知識點,通常都是采用圖文性的教學方法加以說明和介紹,對理解能力相對低下的學習者而言,了解這些數理經驗和概念仍然具有相當的困難,而且圖文性的知識教學本來就帶有枯燥無味的特征,學習者很容易在學習的過程中缺乏積極性,久而久之學習者們對數學的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水準都會慢慢降低。所以,在數學知識的教學中恰當得使用數形融合的方式能夠提高對知識點的掌握程度,使學習者通過使用數形結合方法來幫助自己建立數學的知識架構和知識結構。
三、數形結合思想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滲透方式
(一)根據教材內容形成數形結合的解題思路
數形結合方法在數學的學習過程中是一種十分重要的數學思想方法,,初中教材涉及到函數的一些知識點都需要教師進行有效地總結和歸納,才能有效地運用數形結合的方法呈現出來,學生對于數學問題本質的認識僅僅依靠教材的內容是完全不足夠的。老師還需要及時地對數學的基本內容加以總結,并探討如何把抽象的數學知識點用立體式直觀化的方法展示到教學上,從而引導學生共同探究數學教育問題的實質意義。在對初中數學課程進行學習的過程中,老師能夠使學生認識到課程中的一些基本知識點,是能夠采用數形結合的方法來加以認識的。也因此,在進行平面與幾何知識的教育過程中,為了使學習者可以對有關的空間圖形有比較直接的了解,老師還能夠引導學生在課堂上自行動筆,并按照課程需要繪制一些空間圖形。在學員對基本知識點進行引導后,教師可以讓學員進行單獨的畫圖,從而培養個人的空間想像能力。例如學生在學習勾股定理的時候,如果只是單純的依靠PPT課件來進行學習,學生可能很難理解同樣是三條線段,為什么有的可以圍成一個三角形而有的不行。因此教師可以提前布置學生,讓每個學生在上課前帶幾根不同長度的木棍,在課堂上讓他們自行配對,在動手實踐的環節中,讓學生看看哪些長度的木棍可以組成三角形。通過學生自身實踐,他們能夠更好地理解勾股定理的概念,從而加深學生的學習印象。與此同時,教師在課堂教學上可以引導學生多動手多動口,盡可能地實現了各種感官都參與教學的過程,從而實現了視聽結合的課堂教學,通過形象的感官和體會幫助學生構建屬于自己的知識體系,利用數形結合的方法引導學生內化自己的認知結構。
(二)慢慢引導培養學生數形結合的思維
數形結合的方法不管是在學生答題還是教師教學的過程中都能夠起到有效的作用,教師在應用數形結合教學方法的時候,不能急于求成,需要循序漸進地推進自己的教學進度。初中生的學業壓力很大,復習時間也相對比較緊,對于許多復雜的數學問題若不采取相應的教學方式就會加大學生的復習壓力,而用數形結合的方式也就是把復雜的問題用通俗易懂的方法表達,就可以縮短學生去認識問題所花費的時間,使學生了解到數學問題,而且還能夠通過簡單簡便的方式來解決,減少了學生對數學的害怕心態和心理因素,從而指導了學生找到正確解題的思路。在訓練學生對數形結合思維的過程中,老師要時時關注學生對數形結合的掌握程度,一旦學生產生學習的困難問題就一定要及時加以解決,讓學生在具有一定認知基礎的情況下展開教學,在具體的數學問題下讓學生對知識點進行靈活地運用。在整個教學過程,教師都應該做到有耐心,在對學生進行指導的時候要注重循序漸進的原則,從簡單到復雜,教師要慢慢培養學生的數學答題思維。在教學上可以通過講解幾個經典的例題并加以演示,使學生基本掌握了解題的過程與思路,在課后讓學生完成了大量的經典題型練習,模仿例題的解答思路與過程,訓練思維的靈活度,提高知識的運用能力。
結束語:
綜上所述,數形結合思想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滲透確實能夠增強數學課堂的教學效果,但是在提高教學質量的過程中,教師還是需要從實際的教學情況出發,對數形結合的教學思想展開更加深入的探究,才能實現思想與實際的教學同步,從而真正幫助到學生。
參考文獻
[1]楊艷麗. (2011). 數形結合思想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滲透探究. 教育實踐與研究(B)(5), 5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