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美君
摘要:本文從歷時的角度出發,采用文獻法梳理了逆向設計的提出來國外學者們的相關研究以及我國近年來對該理念的理論研究和實踐運用,結合我國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現狀,以討論逆向設計教學在我國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的內在邏輯。
關鍵詞:逆向設計;高中英語閱讀;教學設計;研究綜述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1.逆向設計的定義
逆向設計(Backward design)也叫逆向教學設計或逆向課程設計,是指運用倒推思維和逆向思維來設計課程,為單元課程設計提供了框架。它主張“以終為始”,即根據目標要求的學習證據和表現,和用以協助學生學習的教學活動形成教學。逆向設計包括了三個步驟,分別為明確預期教學目標,確定達成預期目標的證據和圍繞目標安排學習和教學活動 (Wiggins & McTighe, 2005)。第一步,明確預期教學目標。目標的設定是分層的,包括知識與能力、意義和遷移。 第二步,確定達成預期目標的證據。這一步與傳統課程設計的差異最大,即教師需要首先明確學生通過什么樣的證據表明了自己已經達到了預期目以及如何收集這樣的證據。第三步,圍繞目標安排學習和教學活動。設計了教學目標和教學評價方式后,再安排學習活動。
2.國外研究
國外對逆向設計的研究主要目的是在教學實踐中使用逆向設計以檢測其效果,或對逆向設計的概念發表意見,或修改和應用威金斯和麥克泰格給出的設計框架以適應本土教學。Doug Buehl(2000)總結出了逆向設計的三個優點;Shumway和Barrett(2004)在職前和在職教師培訓中引入了逆向設計;Jones, K. A.、Vermette, P. J 和Jones, J. L.(2009)提供了在單元課程設計中使用逆向設計的框架。Childre, A., Sands, J. R. and Pope, S.T.(2009)在小學和高中分別進行了研究,得出逆向設計可以提高處于不同水平的學習者的學習能力。William Cliff(2012)在科學教研組中進行了個案研究,結果表明逆向設計可以幫助教師確定促進理解的學習目標和評價方法。可見,逆向設計自1998年被提出后,受到了各學者的推廣和檢驗,理論核心尚未改變,課程設計也都是基于威金斯和麥克泰格提出的三步策略,正處于本土化的階段。
3.國內研究
目前國內關于“逆向設計”的研究層出不窮。最初教師和學者都專注于該理論的引入和研究。如夏敬標(2004)從教學目標、教學主體和教學方法三個方面提出了逆向設計與傳統教學設計的差別,但是沒有理論的升華。何曄和盛群力(2007)闡述了逆向設計的定義和三個階段,還總結出了逆向設計的特點,對逆向設計進行了全面的分析。近年來,在新課標的指引下,英語學科也開始關注逆向設計與課堂教學相結合,著重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體現其人文性。國內學者主要關注逆向設計中的“基本問題”的設計(徐佳,2021;趙鈺蓮,2019),也有的是針對單個課時(黃麗麗、詹蓓,2020;姚培驪,2017),有的是針對單元整體教學(趙鈺蓮,2020)。
4.逆向設計與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的內在邏輯——以素養培養為共同目標
在課時安排上來看,高中閱讀教學仍然占重要的組成部分,但是從教學方式的使用和教學內容的設計上來看,高中英語閱讀課基本上都是以閱讀英文文章、做各種高考類型的閱讀試題的形式存在,學生所做的通常是運用不同的閱讀策略獲取不同類型的事實性信息以完成測試任務,教學目標單薄,評價方式單一。逆向設計強調了目標的清晰性,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具有目的性;將任務評價提到活動設計之前,將教學評價與教學活動緊密結合,保證了教學的有效性;注重問題引導,通過問題建構閱讀框架,鼓勵學生積極思考,主動探索,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保證知識學習的高效性和持久性。逆向設計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進學生思維品質的發展,同時也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
綜上,我們可以看到逆向設計是促進學生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發展的重要途徑,而閱讀教學是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發展的重要載體,逆向設計和閱讀教學相融合可加強學生閱讀效率,提升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使學生在對文本深入理解的過程中提高綜合能力。
參考文獻
1.Childre, A., Sands, J. R & Pope, S.T. Backward design [J]. Teaching Exceptional Children, 2009:41 (5): 6-14.
2.Jones, K. A, Vermette, P. J. & Jones, J. L. An integration of “backwards planning” unit design with the “two step” lesson planning framework [J]. Education, 2009:130(2): 357-360.
3.Wiggins, G. & McTighe, J. An Introduction to Understanding by Design [M]. Alexandria, Virginia: Association for Supervision an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2010.
4.William Cliff. Backward design helps faculty develop case studies [J]. The FASEB Journal, 2012 (26):20-26.
5.夏敬標. 逆向教學設計與傳統教學方式的比較[J]. 成都教育學院學報, 2004(18):41.
6.徐佳. 基于“逆向設計”理論尋找英語教學單元中的基本問題. 英語學習, 2021(1):54-58.
7.趙鈺蓮, 吳茜茜. 通過“逆向設計”培養學生英語學科的思維品質[J]. 中小學教學研究, 2019 (7): 3-8.
8.趙鈺蓮. 通過“基本問題”培養高中學生英語學科思維品質的探索[J]. 英語學習, 2019 (10): 2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