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芳
摘要: 高效英語課堂是廣大英語教師一直探索的問題。如何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和主動性, 有效的進行互動,很多老師已經做出了嘗試并取得成績。本人就結合自己參加的高中英語觀摩課談談對高效課堂的看法。
關鍵詞: 互動;高效;備課;任務;主觀能動性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我市近些年來致力于素質教育,高效教學,堅持開展“活力課堂 高效課堂”等活動,通過學校間的交流,對公開課的研討等提高課堂效率,并多次邀請課改大省優(yōu)秀教師親臨授課,與每位老師交流。這不僅逐漸培養(yǎng)了學生扎實的英語基礎和自學能力,同時,也大大促進了每位教師的成長。本文是我在參加一次高中英語課堂教學觀摩課之后對如何提高高中英語課堂教學效率的一些感悟。
一、備課充分是提高課堂效率的前提
備課不只是單純的熟悉教材的內容,它還包括教學目標的分析,教學形式的選擇,重點的確立,難點的突破,活動的設計、板書的設計、課堂用語的組織等等。具體來說,教師應該做到以下“三備”:
(一)備教材
教材的作用是幫助老師進行教學的,而不是決定老師的教學。在高中階段,學生的學習時間和精力都是有限的,不可能每位同學對教材中的每個點都能全盤專注。這就要求教師要敢于大膽取舍,結合新課程標準的實際要求與學生現有的知識結構,適當的調整教材設置的活動,以期更好地達到教材大綱里預設的目標。比如在此次觀摩課中,一位高一英語老師的課例展示:Book 2 The Olympic Games Using language----The Story of Atlanta 以前一般的老師都是把這部分當作普通的泛讀進行教學,而這位老師根據廣東高考聽說考試的要求將這一部分作為了聽說訓練的一個題材。她的設計原因是盡管她所帶的學生英語基礎在本市雖屬上層,但是在聽說這一環(huán)節(jié)離高考要求還相差很遠。她把聽說環(huán)節(jié)中的三問五答以及復述文章全部都融入到了她的整體教學之中。
(二)備學生
學生是課堂的接受者,學生的接受程度、學生接受過程中可能出現的一些問題、學生感興趣的知識點都是在備課中要考慮的問題。如果我們的授課對于學生來說太難或是太易,那就離有效課堂相差甚遠。剛才在上面所提到的那位老師的設計我也曾在我自己所帶的學生中進了試驗??墒怯捎趯W生基礎參差不齊,我根本就沒有得到同樣的效果。由此,教師在面對不同的學生時,備課的設計和準備都是不一樣的,備學生是非常重要。那如何備學生呢?在我看來首先要樹立以學生為本的思想。在確定教材內容時應思考什么能夠引起學生的興趣,什么是學生需要的以及什么對學生來說是重要的。其次要考慮學生的個性差異。備課時要把全班學生的個性特點在大腦中進行搜索,使每個學生在課堂上都有所發(fā)展,關注這一點,能使教學目標的確立更有指向性和針對性,使得課堂效率大大提高。
(三)備教學流程
老師上課前應該設計好流程,如提出什么問題,并猜測學生如何答;怎樣總結,如何過渡等等。但這并不是意味著老師拿著自己的問題牽著學生的鼻子,這樣的話學生只會逐漸失去自己的創(chuàng)造性和提問的興趣。課堂上老師應該給學生足夠的時間去充分觀察、交流、嘗試,讓他們感受自己在課堂中的作用。英語課堂應該是有激情并且活躍的,學生的反應和感受都是老師在整個教學過程中要密切關注的問題。
二、高效英語課堂的關鍵體現在與學生的互動之中
(一)引起學生互動,必須先吸引學生
在本次觀摩課中,一位外省的優(yōu)秀教師給我們展示了一堂精彩的寫作課。這次寫作課的任務是讓學生學習如何寫詩評。寫作對于中學生來說一直是最頭痛的一個任務,而詩歌類的評價對于學生更加難以駕馭。如果一開始老師就對學生說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寫作,那么大部分學生肯定沒什么興趣。但這位老師開始并沒有這么做,他先在多媒體上給學生放映了一段“爸爸去哪兒”的英文歌視頻,這個是現在的學生們都非常喜歡的一個節(jié)目。學生的注意力很快集中起來了,接下來他與學生討論:哪一位爸爸是你最喜歡的?學生的回答都很精彩。隨后他自己告訴大家他最喜歡的爸爸是林志穎,并且告訴大家原因是他會在他的寶貝睡覺之前哼童謠。學生們剛學完Book 6 Unit2 Poems的Reading,所以他就很自然的過渡到了所要討論的話題詩歌之上。這一設計既讓學生感到新鮮,吸引了他們的眼球,也達到了課堂開始初的互動效果。
(二)互動課堂中要給學生明確的任務
教師應該鉆研課堂任務的設計,用任務驅動學生學習動機。任務驅動是指在特定的教學情境中,教師設計教學任務,引出教學內容和目標,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和創(chuàng)造意識,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任務的產生是由教師預設,學生提出,課堂生成三大過程構建。首先教師根據教學內容,設計各種科學、合理的教學任務,并注意任務的預設有利于學生生成問題的空間。其次鼓勵學生提出問題,這更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再者應關注課堂生成的問題,這類問題往往需要教師調整課堂教學目標,需要教師的知識積累,教學經驗和教學機智等。也更能體現出現代教學的學生主體性、教學民主性、課堂互動性和開放性的特點。
三、 互動英語課堂的做法
通過這次觀摩課,我總結出了以下幾點在保證高效課堂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教師在組織任務活動時,要善于采取小組合作,科學分組,讓不同語言水平的同學在同組內相互協(xié)作,共同完成任務;科學分工以確保每個學生均有事可做。教師要安排時間,任務內容,展示形式以及要求。鼓勵機制在小組活動中的作用也是非常重要的,對于表現優(yōu)秀的小組教師要給予不同形式的獎勵,比如增加小組積分或是言語上的表揚等等
(二)教師要扮演好不同的角色,總的來說就是觀察和引導。在學生小組合作的討論過程中,教師必須對每個小組的討論進行現場的觀察和介入,為他們提供及時、有效的指導;而在小組匯報時,老師則要扮演好組織者和評價者的角色, 適時地介入讓學生明白合作的技能與方法。當學生在合作中出現問題時,教師要及時給與解答,以確保小組合作順利進行。
四、結語
通過實際的教學可以證明,高效的課堂就是互動的課堂,學生能充分發(fā)揮學習的主觀能動性,獨立思考、探索,從而完成高效課堂的任務。
參考文獻
1、《中小學學習輔導》,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劉學蘭、何先友編著。
2、《高效率學習的心理學研究》,教育科學出版社,沈德立主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