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麗赟
摘要:以“數學繪本”為載體,把數學課程內容的嚴密體系與繪本的多元呈現方式有機融合,探索教學新途徑;用足用好繪本資源,在相匹配的課時進行有效拓展。
關鍵詞:數學繪本;拓展教學;思考;實踐
數學作為一門比較抽象的學科,是符號、推理與運算的結合,學習的過程是充滿著思維活動的。第一學段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注意力易分散,容易對數學學習失去興趣和信心,有不少學生感受不到學習數學的快樂。實踐中筆者發現,數學繪本以其生動有趣的故事、具體直觀的畫面深受學生的喜愛,把數學繪本融入教學活動,可以使數學課堂更加豐滿,更有魅力。
一、精選數學繪本
高質量的數學繪本制作精美,具有很強的閱讀性及延伸的可能,它極大豐富了學生對數學的感受與理解,但需要進行挖掘和開發才能被凸顯。數學繪本要進入數學課堂,筆者認為要符合以下三個特性:
(一)故事情節得有趣
第一學段孩子有其獨有的特征,無論做什么事情,吸引他們的,首先得有趣!尋找能夠刺激幼兒探究推理、易于觀察的繪本,比如,有魔幻背景或者探險情節的數學繪本故事就格外受孩子們的歡迎。
(二)內容與教材得契合
使用繪本教學,是在現有各版本數學教材的基礎上加入繪本的元素,讓學習資源變得更加豐富多元一些。在對繪本進行分析、研討,挑選合適地教學內容時,將“故事”和“數學”作為兩條并進的線索,挖掘其數學教育資源創設數學活動。數學繪本的內容與教材內容有比較高的契合度,方便用繪本情境教學相關的數學內容。
(三)知識呈現得具體
第一學段學生處于具體運算思維的階段,對于知識的理解需要具體的畫面或者可觸摸的事物來支撐。優秀的數學繪本會站在孩子的角度遭遇問題、解決問題,在呈現知識的時候,一定會伴有形象具體的畫面,甚至每一幅插圖都會與繪本主題知識有隱隱的聯系。應關注的是繪本中的數學元素,透視數學本質,才能獲得 “趣、神、活”!
二、整合數學繪本的教學內容
數學繪本是借助故事與圖畫的形式,傳達“數學”的內容,隱藏的“數學味”和“繪本味”需要進行協調平衡與整合。選擇與教材具有高度吻合性的繪本,進行二次加工,將數學知識以相當趣味或者相當具象的形式進入數學生活,讓數學學習充滿趣味性、實踐性和思辨性。
(一)平衡繪本故事與數學知識的關系
數學繪本是以故事為載體展開對于數學知識的探索,我們在繪本故事與數學味之間要尋找一個比較好的臨界點,不能完全刪除繪本中關于故事的情節,更不能將數學繪本當成故事來講,完全忽略其內在的數學知識。
(二)整合繪本內部的知識結構
繪本信息量大,蘊藏的數學知識豐富,一個繪本中可能含有不同層次的知識要點,在課堂教學中,要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實際情況,對繪本中的各個知識點進行整合——根據每節課的重難點,對薄弱的內容進行加強,其他的相應內容進行適當縮減。
(三)突顯繪本中的畫面作用
數學繪本中通常蘊含著大量豐富直觀的圖片。以繪本《亂七八糟的魔女之城》為例,繪本故事的一開始,畫面中就蘊含著豐富的關于“3個物體為一組,重復出現”的顏色、圖形規律。在保證繪本故事完整性的前提下,可以選擇兩個比較有代表性的規律作為故事發展的主軸,將其余重復的顏色規律作了適當刪減。
三、提煉數學繪本的教學策略
在研讀繪本的基礎上進行合適的內容選擇,作為第一學段數學課程的有益補充;嘗試把數學課程內容的嚴密體系與繪本的多元呈現方式有機融合,探索教學新途徑;用足用好繪本資源,在相匹配的課時進行有效整合。
(一)繪本貫穿教學情境
數學繪本能將知識巧妙地融于故事中,形成一個“知識故事串”,這一個個有趣、刺激的故事情節總是能讓孩子們目不轉睛。以《亂七八糟的魔女之城》為例,整個繪本故事以探險闖關的形式逐次展開,每一次闖關的內容都是關于找規律的知識,教師需要在闖關解決難題的地方停下來,讓學生充分理解難題,幫助勇敢的公主找到解決難題的方法。在解決難題的過程中,隱藏在故事與畫面中的知識也逐漸明晰。
(二)繪本串聯相關知識
有些數學繪本,它們的故事性很強,但是隱含期間的知識線索跨度非常大,無法在一節課內將這些知識全部交給學生。例如《買賣國的乘法隊長》中包含了好幾個知識要點:認識幾個幾;認識乘法;認識倍;九九乘法口訣表的認識。將整個繪本故事變成二年級上冊第三單元《數一數與乘法》課程學習的主題情境,每節課在不斷推進故事的同時逐步落實單元知識,讓學生在“故事”中將各個相關的知識串聯起來,形成知識鏈,體會知識產生的全過程。
(三)繪本補充抽象知識
學生覺得數學難,其實都是因為數學知識的抽象性。我們可以借助數學繪本,在“抽象”和“形象”之間搭建橋梁,幫助學生更直觀地理解數學知識。例如《漢聲數學繪本——奇數和偶數》中,大量舉例生活中的奇數和偶數,如:鞋子配對、拔河、投票等,讓學生在具體情境中形象地理解奇數和偶數的特征以及生活實用性。
數學繪本化,制造出繪本與數學的一場美麗相遇,它以獨特的視角、別樣的教學方式為學生開啟了另一種數學課的教學模式。這別樣的數學課堂,不僅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挖掘了數學潛力,使學生的學習由“要我學”轉變為“我要學”,更重要的是讓學生在一個個的小故事中懂得了更多成長的大道理,達到潤物無聲、教育無痕的效果。
參考文獻:
[1]吳夢昕.巧用繪本,激發幼兒數學學習的興趣[J].西部素質教育,2016(05).
[2]趙玉梅.精彩繪本成就靈動數學[J].基礎教育研究,201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