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珊珊
摘要:課堂導入是課堂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一個好的課堂導入有助于課堂氣氛的活躍,有助于學生更加積極、快速的進入課堂。對于中職學校的理論課程來說,一個好的課堂導入對于整節課教學目標的實現起著尤為重要的作用。從教的十余年中,筆者不斷地進行課堂導入的試驗和實踐。現就中職學校旅游專業《旅游概論》課程的課堂導入設計,談談筆者的一些探索和思考。
關鍵詞:課堂導入;中職;旅游專業
黨的十九大召開以來,全國各省市都在積極推進職業教育改革,完善職業教育和培訓體系,大力推進“職教高考”制度,打通職業教育體系內部升學通道,使中職畢業生享有更多樣的教育選擇和更暢通的學業提升通道,為我國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培養出更多技能過硬、素質更高的能工巧匠。這一改革的推行,對中等職業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不僅要重視學生實操技能的訓練,更要注重理論知識的學習,為學生進入高一級學府繼續深造夯實基礎。
中職學校的學生大多動手能力強,但對于理論知識的學習能力較弱。為了更好地實現理論課程的學習目標,需要教師從課堂導入開始,精心安排教學流程,啟發和引導學生學會主動思考,形成發散思維和創新思維,掌握自主學習的能力。
一、旅游概論課程分析
旅游概論,作為中職旅游專業學生的一門基礎理論課程,理論性強,多是概念、屬性、特征的分析和規律的總結,枯燥乏味、難于理解。如何上好這門理論課,讓同學們真正理解這些知識,并將其運用到工作生活中,用理論指導實踐,就必須從課堂導入入手,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二、學情分析
中職生群體具有較強的特殊性,一方面學生的知識積累不夠,常規的問題導入,經常會遇到“無人應答”“無人會答”的局面;另一方面,筆者學校位于山區,大部分同學來自于山區農村,父母常年在外務工,鮮有親身旅游的經歷,常規的情景導入很難引起同學們的共鳴。因此,在課堂導入的設計方面就要從中職學生的實際出發,具有針對性和實效性,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在旅游概論課堂導入中的一些探索和實踐
(一)關鍵詞導入
在筆者從教的10余年中,發現中職生普遍存在表達能力弱、表達意愿不強的現象。按照常規的問題導入法,很難激發學生的表達意愿,課堂上往往出現教師唱“獨角戲”的局面。因此在問題導入時,筆者將問題拆分,學生只需用關鍵詞來回答。問題難度的降低極大的激發了學生回答問題的勇氣和積極性,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例如,在講《絢麗多彩的旅游資源》這一節內容時,筆者設計的問題是“用一個詞語描述你心中的中國”。同學們給出了幅員遼闊、歷史悠久、資源豐富、人口眾多等關鍵詞,教師引導學生把這些詞拓展開來,并在此基礎上分析這些優勢給中國旅游資源帶來的深遠影響,進而分析中國旅游資源所具有的獨特魅力。簡單易答的問題、深入淺出的分析,讓學生開始主動思考,也使得整個課堂活躍起來。
(二)具有鮮明地方特色的情景導入
由于本校是山區學校,經濟欠發達,很多學生并沒有外出旅游的經歷。如果以學生的旅游經歷作為情景導入,沒有可操作性的空間,反而容易拉開師生距離。所以,在設計情境導入時,筆者將本地區在發展旅游業方面做出的大量卓有成效的舉措和活動,充分運用到實際教學過程中。例如,《食在旅途》這一節內容在講授時,筆者展示本市在各地區開設的特色小吃飯店的小視頻,設計了讓同學們列出“心目中的家鄉美食TOP榜單”這一環節,引發了同學們熱情而激烈的討論。同學們在列出自己的榜單之后,還將這一話題發散開來,由“靈寶羊肉湯”聯系到“陜西西安羊肉泡”,由“靈寶肉夾饃”聯系到“潼關肉夾饃”,從“雞汁米線”聯系到“柳州螺獅粉”……不僅談到了旅游中的美食,還談到了對于家鄉美食旅游的開發,活動取得的效果大大超出了筆者的預期。這樣的導入活動,接地氣、易操作,既培養了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有激發了他們的發散思維和創新思維。
(三)網絡熱點導入
旅游資源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征,旅游活動更是與時俱進,和時代同發展。作為一名旅游專業教師,要緊跟時代,善于挖掘網絡熱點,尤其是青少年感興趣的網絡熱點,將之引入課堂,拉近師生距離,真正做到讓學生“親其師,信其道”。例如在《讓旅游者欣喜若狂的旅游產品》一節中分析丁真現象,丁真是在抖音上火起來的藏族男孩。抖音平臺是學生們經常瀏覽的短視頻平臺,丁真是與同學們年齡相仿的男孩,這個話題從丁真大火,到《丁真的世界》推出,再到理塘旅游大熱,分析旅游產品的營銷策略,進而可以繼續挖掘中國的少數民族地區的發展和脫貧攻堅,對同學們進行愛黨、愛國教育,增強同學們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結語
如何能更有效的設計課堂導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是需要教師在實際教學活動中不斷探索、不斷總結的,這就要求教師要與時俱進,緊跟時代的發展。從學生的變化,教材的變化出發,不斷推陳出新,創造性的設計教學環節,尤其是教學導入,為整個課堂創造良好的開始。從實際的教學效果出發,從學生的全面發展出發,從學生的職業素養提升出發,認真思考每一節課的教學安排,讓中職學生愿表達,會表達,敢表達,以輕松的心態,積極參與到課堂活動中來,成為課堂的主體,實現最好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張捍東.中職教學課堂導入技巧探析[J]. 新校園(中旬). 2018(06)
[2]李玉峰.巧妙導入,讓課堂綻放精彩[J]. 中學數學. 202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