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艷
摘要:初中階段的學生正處于心智與思想尚未成熟的階段,在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運用中華傳統文化,有利于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在實踐教學中不斷提升學生法治意識與道德素養,使其為學生今后更好的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如何有效運用中華傳統文化,是目前道德與法治教師需要考慮的問題。
關鍵詞:初中教學;道德與法治;傳統文化
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程不僅是落實教育教學活動立德樹人的關鍵,同時,其對學生思想道德觀念的培養也起到核心作用。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師在給學生上課的時候,應該滲透相應的優秀傳統文化,能在很大程度上豐富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內容,并且能拓展學生知識面,實現對學生優秀品格、高尚情操的培養,這對于學生綜合發展有極大幫助。而對于黔西市來說,由于這個地方本身就擁有很多優秀的傳統文化,同時與學生之間具有接近性,因此,在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中滲透黔西市優秀傳統文化應該要得到教師的重視。
一、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引入黔西市傳統文化的積極影響
(一)促進黔西市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
新時期下,伴隨經濟的多元化發展,外來較多的文化也融入我國,使得社會文化呈現多元化的特征,而這也給當代青少年帶來了極大的沖擊。在實際中,青少年對于外來文化的關注力度極高,對于我們的傳統文化了解得卻少之又少,部分青少年還鄙視我們的傳統文化,覺得它們不入流,而外來文化則是“先進的文化”。因此,初中教師在給學生上道德與法治課時,應該滲透一定的傳統文化,可以讓學生更加客觀地了解、認識傳統文化,同時,讓學生對黔西市傳統文化的深刻內涵進行充分的感受,這對于黔西市傳統文化的傳承發展有極大幫助。
(二)強化道德與法治課程教育價值
初中生的社會經驗較少,加上他們心智發育不完善,缺乏一定的閱歷,所以面對各種新事物會出現辨別能力不強的情況,如果學生不能及時發現新事物中的負面價值,很有可能影響到其身心健康發展。道德與法治較為重視對學生思想道德素養的培養,在課堂中滲透黔西市相應的傳統文化,不僅能讓枯燥的課堂變得生動有趣,還能對學生的自我認知、愛國情懷、傳統美德等起到很好的培養作用,有助于學生良好發展。
(三)有利于形成正確的思想情懷
初中階段正是幫助學生樹立正確人生價值觀重要的階段,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中華傳統文化在課堂上的運用,有利于促進學生正確思想情懷的形成,也可以培養學生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這對于學生今后更好的發展有著十分關鍵的作用,為國家、為社會培養一個具有高素質、品德端正的人才。隨著生活水平不斷的提高,面對物欲橫流的社會環境,不能完全避免學生不受其影響,發揮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程教學作用,在教學中培養學生吃苦耐勞的美德,借助中華傳統文化來引導學生個人道德品質朝著正確的方向發展,為推動我國未來更好的發展貢獻一份力量。
二、在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中滲透黔西市優秀傳統文化的方法
(一)結合教材內容嵌入傳統文化
在教學中,教師要注意,不能單純對學生進行說教,還需要關注學生的實際體驗,要指引學生在課堂上進行體驗反思、實踐探索,以此強化學生對傳統文化的體會、應用,并從中吸取到有助于自身健康觀念形成的養分。對初中道德與法治教材進行仔細研究可以發現,有很多內容都和黔西市傳統文化關聯,所以教師可以以這些內容為嵌入點,滲透傳統文化。
例如,當教師在講解《少年的擔當》這一課的時候,教師就可以選擇黔西市丁揚斌、藍蕓夫等英雄人物的事跡,丁揚斌一生經歷過五原會師,征討直魯軍閥聯軍,北伐戰爭,蔣馮之戰,馮閻大戰,蔣馮閻大戰等,在此期間的詩具有深厚的愛國熱情。他的詩情感真摯,并善于把這種情絲與自己的愛國熱情和歷史巧妙地融為一體。而藍蕓夫在北京大學工作、生活40年,工作兢兢業業、任勞任怨,從不計較個人得失。哪怕是在“文革”中遭到不公正的迫害,他的信仰始終不變。他相信共產黨,自覺維持黨的光輝形象,堅持自己的原則,努力做好自己的工作。他一生堅持原則,光明磊落,愛憎分明,在邪惡面前鐵骨錚錚。他一生勤儉節約,生活十分簡樸。這些人身上的英雄氣概都展現了其少年人的擔當。通過這些名人事跡,不僅能夠讓學生認識到自己身上的擔當和責任,還能夠明白愛國的理想很偉大,但實現理想,建設祖國的過程卻可能充滿艱辛,需要大家學知識、學文化、有骨氣、有毅力。
(二)利用多媒體教學豐富教學形式
初中道德與法治這一門課程,極大地反映了現階段社會的現狀,以此來對學生開展教學活動,加上傳統文化在教學中的運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培養學生道德法治意識的同時,也會因讓學生在教學的過程中始終保持充分的活力與學習熱情,進而全方面的促進學生發展,加強傳統文化和道德與法治教學的深度融合,幫助學生在日常的生活與學習中可以嚴格遵守各項紀律與道德規范,使其達到不斷的完善自身修養與道德品質的目標。教師在進行教學時,可以利用多媒體設備把黔西市本土文化和道德與法治課程內容聯系在一起,通過運用學生熟悉的黔西市傳統文化內容,促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變得更加主動與自主,同時也可以更好的增強學生民族自豪感,為弘揚與傳承本土文化創造了良好的條件。
例如,在學習《守望精神家園》中,教師在制作多媒體課件的時候就可以使用與黔西市文化相關的模板,使整個課堂直觀感受是古色古香的,還可以播放一些與黔西市大關英雄紀念碑相關的視頻,讓學生從中獲取紅色文化,讓學生充分意識到傳統文化和道德與法治課程內容之間緊密的聯系,為更好的傳承與弘揚我國中華傳統文化打下堅實的基礎。
三、結語
綜上所述,在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運用黔西市傳統文化,可以更好地實現對我國優質傳統文化的傳承與弘揚,也可以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與世界觀,以此來不斷規范學生個人言行,加強傳統文化和道德與法治教學二者深入的融合,促進學生自身道德與綜合素養的提升,從而為學生身心全面的發展奠定基礎,也為更好地實現個人價值提供強有力的保障。
參考文獻:
[1]沙尼古麗·阿力木.探尋在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中踐行中華傳統美德教育[J].讀寫算,2020(10):19.
[2]羅學紅.在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融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J].家長,2019(34):7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