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在傳統教育理念中,中職院校的教學目的主要以培養學生相關的知識技能為主,直接忽略或是不重視學生的文化課。就我國當前社會的主要發展趨勢而言,中職院校若想更好地順應時代發展潮流,還應重視學生文化知識的培養,在培養更多專業人才的同時,提高學生各方面的綜合素質。尤其是在新課程背景之下,中職院校在開展數學課程教學活動時,應當結合實際,突出專業特點,運用生活實例、問題導入、游戲教學和激勵性評價等教學方式,喚醒學生的學習動力,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進而提高學生的數學能力,以此達到提升中職數學教學質量的目的。
【關鍵詞】中職院校;數學學科;學習興趣;培養策略
作者簡介:楊俊杰(1977—),女,江蘇省張家港市第三職業高級中學。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新課程教學進程的不斷加快,社會對中職教師的教學模式、中職學生的學習能力等要求也在不斷提高。就目前實際情況而言,專科、本科學生數量龐大,因而中職院校的學生面臨的就業壓力十分巨大,這就要求中職院校教師要提高自身的教學質量,以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
一、中職學生的數學學習現狀分析
(一)學生基礎較差,缺乏良好的學習習慣
學生在進入中職院校之后,往往會出現兩極分化嚴重的現象。一部分學生并未端正學習態度,存在嚴重的依賴思想,不愛動腦分析思考,而且在學習過程中遇到難題時,不愿意主動去探索、思考、學習,或是尋求教師的幫助;而一部分學生則存在嚴重偏科的情況,且個別學生知識接受能力較低,再加上數學本身就存在一定的枯燥性和乏味性,因而有的學生會出現不喜歡甚至是厭惡數學的情緒。
(二)教師教學觀念、方法落后,未與時俱進
受應試教育理念的影響,部分教師的教學模式和教學觀念較為落后,尤其是在數學學科的教學上,仍沿用讓學生死記硬背的方式。這一教學模式直接忽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與培養學生良好學習習慣、創新思維能力的教學目標背道而馳,致使中職數學課堂教學效率低下,教學效果并不理想。
二、培養中職學生數學學習興趣的重要性
(一)促使學生積極探究知識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當學生對某一事物,或是某件事情較為感興趣時,他們就會有意無意地帶著熱情和欲望去研究這一事物,而在此研究過程中,學生也會發現許多有趣的現象,收獲相應的知識,這能為學生的學習帶來一個良性的循環。在中職院校的教育教學過程中,普遍存在學生數學知識基礎較差的情況。教師有責任和義務去激發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為學生創造輕松愉快的數學學習體驗,讓學生喜歡并愛上數學,只有這樣才能消除學生厭倦數學的心理,從而轉變為快樂學習數學的積極心態。
(二)拓寬學生數學知識面
培養中職學生良好的數學學習興趣,不但能喚醒學生積極學習數學知識的意識,還可幫助學生不斷拓寬數學知識的學習范圍。教師可以借助豐富多樣的課堂教學方法及手段,激發學生的數學課堂學習興趣,還可以通過設計科學合理的問題和數學游戲進行教學導入。學生在問題探討和游戲實踐中,能夠掌握相應的知識內容,強化數學邏輯思維能力等。與此同時,教師通過趣味教學手段開展教學,還可增加師生與生生之間的良好互動與溝通交流,體現了以學生為課堂主體的教學理念。
三、基于新課程下培養中職學生數學學習興趣的策略探析
(一)激發學生數學學習動力
學習是一種選擇性行為,源于人的天賦、潛能的一種高度自由性和自主性,也是人釋放自身潛在能力的一個過程,學習必須讓學生感到學習材料具有的意義和價值,以體現學生個人知覺的主觀性情感和個體性情感[1]。根據中職院校教育教學需堅持以職業崗位目標要求為主和以能力為重點的原則,以及中職學生普遍存在基礎較差,且對數學課程存在厭惡、恐懼心理的實際情況,教師應在新學期開始數學課程教學時,為學生詳細介紹數學通篇教材的內容及結構特點,即難度適中及專業性強,盡可能地消除學生的畏難心理。
在教學每一課的知識點時,教師都要闡明其具體意義與實際用途,譬如在教學三角函數時,教師應說明其在電子技術和機械加工技術等專業技術方面的廣泛應用。在車工工藝教學課上,教師可用正切函數計算“尾座偏移量s”“圓錐半角”等數據。而在教學“概率初步”時,教師可向學生說明在今后工作中會常遇到“檢查一批零件的生產產品是否符合標準”的問題,且必須要運用“概率初步”的知識才能進行有效解決。教師通過將數學知識與學生將來的工作內容相聯系,能夠吸引學生注意力,讓學生在學習的同時產生好奇,明確數學課程對專業知識、技能的用處,這對學生今后的就業與發展都有很大的幫助。
(二)引入生活實例,激發學生探索數學的興趣
教師在數學教學過程中,可適當引入相關的生活實例進行新課教學,以激發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比如,在講解“正數和負數”一課時,可從天氣預報中的“氣溫零下3℃、零上3℃”來引入,使學生了解負數應用于實際生活的場景[2]。又如在講解圖形的相關知識時,教師可以從簡樸的鄉村住宅講到宏偉的城市建筑,從傳統的剪紙藝術講到現代化的城市雕塑,由此體現生活中多種多樣的數學圖形的發展淵源。這種從學生日常生活實例引入相關數學問題的方式,能夠讓學生直觀地感受到圖形世界的多姿多彩,感悟數學源于生活且離我們的生活很近的道理,進而激發學生學數學的興趣。
(三)精心設計問題導入環節
在開始新課程教學時,一段精彩且有趣的導入可充分吸引學生的課堂注意力,提高學生探索和學習新知識的熱情。課前導入的方式有很多,教師可依據學生當前的主要關注對象、自身特點,以及具體興趣愛好等進行設計。教師可借助時下網絡上較流行的一些網絡新聞和熱詞來活躍課堂氣氛,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教師還要根據所教課程內容設計引導性問題,借助多媒體播放事先準備的與課堂教學內容相關聯的短視頻或圖片,引導學生針對性地對數學問題進行思考、分析和探討,或是為學生講解一些與課堂所學數學知識有關的趣聞及小故事等,這樣不僅能有效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還有助于提高學生的數學探究能力[3]。
以課前導入環節為例,當數學教師在教學弧度制時,不應直接給出弧度制、角度制的換算關系,然后再用題海戰術讓學生進行反復練習,而應在講解相關理論知識時,利用多媒體設備為學生播放提前準備好的“弧度的產生與變化”的介紹視頻,同時展示相應弧度變化定格的圖片,讓學生對弧度有個初步認識;而后再依據數學知識本身的進階性來設計相關引導問題,以展示數學知識發生、發展和形成的過程。如教師可設計問題:為何要引入弧度制呢?原有角度制不好嗎?通過問題激發學生的內驅力,教師再根據情況予以指導,以此引入新知—角的弧度制換算[4]。這樣將新舊知識進行緊密相連,以提出問題的方式啟發學生,能夠縮小新舊知識的跨度,使學生自然過渡到新知識的學習與理論構建。與此同時,當學生處在相對輕松且愉快的學習環境時,他們會潛移默化地忘記精神上產生的負擔,也就不會輕易受外界因素影響,從而在課堂上形成主動、認真、積極且全身心投入的學習狀態。
(四)通過教學游戲提高學生學習興趣
在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中,開展數學教學游戲是提高數學課堂教學效率,以及開展趣味教學的重要方法之一。在數學課堂中的每一個教學環節貫穿游戲教學模式,可進一步提高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探究興趣,讓數學新知識的學習變得更為有趣、容易,并且還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其積極參與到課堂中來,活躍課堂學習氣氛,從而提高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教師所構建的數學教學游戲需要以小組的方式進行,這不僅能讓全體學生都能參與到課堂探索中來,擁有發表個人觀點及想法的機會,還能進一步加強師生、生生間的有效溝通、交流與合作。
例如,教師在針對不等式解法這一部分內容進行教授時,可結合新知識的內容,設置有時間限制的小組競答游戲,根據學生座位排列,以前后桌為同一競答小組開展游戲。首先,教師提出競答問題:若關于x的不等式組的解集為 x <1,那么a的取值范圍為多少?競答小組迅速進行討論并快速給出答案,而后教師再根據小組給出的答案進行評價與總結。此類數學游戲教學方式能夠培養學生探討、思考和分析問題的能力,在提高他們游戲參與興趣的同時,使學生進一步學習和掌握課堂所學新知,提高數學學習興趣。
(五)以成功體驗強化學生數學學習興趣
教師應在數學教學中創造能讓學生展開競爭并取得成功的機會,以此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動手做一做、動腦想一想,從而理解所學知識并從中體驗到成功的喜悅,感受努力的價值。對于后進生,教師要給予更多關懷,對其進行耐心啟發,不管是在課堂提問還是單元測驗環節,都要為他們創造更多成功的機會,讓他們在取得成功的同時增強自身信心,提高數學學習興趣[5]。學生成功的機會越大,其動力也會越來越足,成績往往就會越來越好。因而教師應多在教學中為學生創造成功的機會,讓學生將數學學習作為一件樂事,在成功的基礎之上取得更大的收獲。
對于個人學習成績,每個學生都是很敏感的,教師可在教學中采用小測驗的方式來對學生學習情況加以檢測,這種方式既能為學生帶來即時的成功感,也能讓學生找到求知的原動力。因而在數學教學中,不管是小組合作、個人探究,還是提問質疑和評價檢測環節,教師都應盡量給予學生體驗成功的機會,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在學習中找到歸屬感,體會解題成功的快樂,促使學生不斷提高數學學習信心,更加專心地投入數學學習。
(六)鼓勵性評價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
學習都有一個總結性的結果評價,而以鼓勵為主的評價能對學生起到較好的促進作用。在傳統教學評價體系中,教師主要以學生的考試成績為標準,忽略了學生日常的表現和學習上的進步,這種評價形式嚴重影響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新課程背景下,教師應構建新的具有激勵性的評價體系,根據近期、中期和遠期進行目標設定,對學生開展全面的綜合性評價。
近期評價是指教師在課堂教學的提問互動環節中予以學生語言鼓勵,使學生能夠積極踴躍地回答問題,不再害怕答錯或答不上來;中期評價是指在一段教學過程中,如以一星期或一個月為期限,教師對班級與學生個人進行整體性的教學評價,總結學生的階段性學習成果;而遠期評價就是指期中、期末考試這種大型測試后教師所進行的教學評價[6]。
評價體系不應局限于教師對學生的評價,還可以讓學生進行互評,并于班級中公開評價,教師就其他學生的評價對該學生予以打分。這樣的評價方式能為學生構造一個較好的競爭、監督及學習氛圍,也能更好激發中職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進而不斷提高學生的數學成績及素養,為學生未來發展奠定良好的數學基礎。
結語
在中職院校的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積極構建能夠更好地激發學生數學學習興趣的教學方法和手段,使學生意識到數學知識的重要性,進而喚醒學生的求知欲,使學生主動參與到數學教學活動中來,輕松愉快地進行數學學習,只有這樣學生才會越學越喜歡、越學越有興趣,從而不斷提高自身的數學素養。
【參考文獻】
[1]張媛.新課程改革中后進生數學學習興趣的培養思考[J].中華少年,2018(03):149.
[2]高蓀芳.關于中職學生數學學習興趣的培養[J].現代職業教育,2016(36):72-73.
[3]馬成.試論新課程背景下中學生數學學習興趣的培養[J].學周刊,2017,3(03):193-194.
[4]史鳳民.新課程背景下小學生數學學習興趣的培養策略[J].中國校外教育(上旬刊),2015(01):78.
[5]祁蘇菊.中職護理學生數學學習興趣的培養[J].考試周刊,2013(45):61.
[6]任建新.試析中職生數學學習興趣的培養
[J].河南教育(職成教版),2013(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