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福
摘 要:數學課程指導是幫助學生獲得數學核心素養的主要途徑,基于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學中學生充滿學習興趣是構建有效課堂的基礎。基于此,本文嘗試結合高中數學課程教學案例,簡述培養學生學習興趣的幾點思路,旨在改進傳統課程教學模式的缺陷。
關鍵詞:高中數學;學習興趣;培養對策
引 言:
面對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全新教學目標要求,高中數學課程指導理念已經發生了轉變,基于知識教學過程,關注學生的學習能力發展、合作意識培養、數學思維養成等綜合性的教學目標落實。不同學科教學活動中,培養學生的學科素養的側重點也有所不同,僅針對高中數學課程來說,學科教師在組織教學活動的過程中普遍還是存在一些問題,其中學生數學學習興趣缺乏的問題十分突出,造成這種問題的原因比較復雜,主要和數學學科特點與教師教學方法相關,基于此,我們要立足高中數學課程指導目標,尋求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路徑。
1.營造自主創新氛圍,引導學生廣泛參與
想要打造學生自主創新學習的數學課堂,要求高中數學教師能夠基于高中生的學習心理科學指導,引導學生廣泛參與,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筆者認為,要有針對性地運用不同的方法營造舒適的課堂氛圍并進行賞識教育,這樣學生學習的自信心就會逐漸地樹立起來,教學氛圍也會慢慢的活躍和寬松起來,利于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1]。例如,在學習“橢圓”這一節的時候,當我和學生探究出橢圓的概念之后,為了加深學生對橢圓概念的理解,我又設計了一個課堂互動“請同學們根據橢圓的概念做一個橢圓的圖形,看誰做的又實用又新穎,”學生們興致勃勃,每個人都主動的投入到了自己的創作之中。這種愉悅的課堂氛圍使學生們個個都躍躍欲試,并積極參與課堂,不僅調動了他們的學習興趣,還刺激了他們的大腦,激發了他們的創新思維能力。
2.利用信息技術手段,激發學生探究積極性
多媒體和課程教學過程的整合已經成為現代教育發展的重要趨勢,旨在借助技術優勢增加教學資源、擴展教學空間,在構建有效課堂上發揮著顯著作用。高中數學課程的教學指導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包括學生興趣不足、教法單一刻板、師生互動不足等等,應用多媒體支撐教學活動,可以很大程度上改善這些問題 [2]。通過信息技術來進行探究式教學,需要多媒體技術發揮輔助作用,幫助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教師需要借助多媒體技術引導學生探究。例如:講解“圓與方程”時,讓學生打開《幾何畫板》軟件,并在此軟件內進行繪畫,通過對點、線、圓等基本元素的變換、構造、測算、計算、動畫、軌跡跟蹤等,構造出其他較為復雜的圖形。在講解此內容時,教師可以讓學生運用《幾何畫板》探究點的軌跡,這樣的教學方式將傳統的三維教學空間轉變為思維教學空間。通過計算機進行探究式學習,改變了以往的教學模式,將信息技術與高中數學課程進行合理的整合,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動手、動腦的機會,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和思維創造性。
3.小組合作學習,激活自主學習動力
高中階段的數學學習對學習者的思維能力、邏輯水平要求很高,以往的被動學習模式已經難以滿足高中生的學習需求,因此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需要逐步獲得自主學習數學知識的關鍵能力[3]。但是就目前的高中數學教學現狀來說,顯然很多學生都不具備這種能力,生本課堂構建受到阻礙,這也是學生學習興趣低迷的主要原因之一。新的教育形勢下,學生在教學活動的主體性得到了肯定,因此作為教學工作者,我們可以以互動引導教學的方式,給學生釋放自主學習空間,使其自主學習意識逐步建立起來。例如,“概率”這一章節的知識內容指導中,我們可以選擇學生常見的概率問題進行引導,比如拋硬幣,將準備好的硬幣拋向空中,讓學生猜測正反面情況,以簡單的趣味性互動引導學生初步了解概率含義。再如,“排列組合”的內容指導中,可以提出問題“向上拋十次硬幣,有一次正面朝上的概率”,并且讓學生三人為一個小組進行試驗。學生結合合作互動模式,能夠自主探索和解決問題,充分激發了學生的自學意識。
4.打造翻轉課堂,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
高中生面臨巨大的學習壓力,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是構建有效數學課堂的第一步,只有學生能夠認清自己在教學活動的主體地位,才愿意主動參與其中,對教師的依賴減輕,開始擺脫題海戰術,尋找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提升學習能力,享受數學學習的樂趣,逐漸獲得成就感和自信心。本文主要著眼于課前和課后階段的“翻轉”展開教學分析:
第一,任務引導,組織預習。課前自主預習是翻轉課堂的一部分,引導學生有效預習的重要方式之一就是任務驅動,讓學生可以獲得預習方向指引,明確預習目標與內容范圍,為課上自主學習奠定基礎。例如,“不等式”教學中,教師可根據該課題的核心內容提出問題、布置任務,同時為學生提供學習資料,使學生更有效地參與課前學習。教師可為學生布置以下任務:了解不等式的性質、理解其基礎的線性規劃、掌握基本的不等式公式,并且能夠解出一元二次不等式。帶著任務學習,學生能夠更加明確學習的方向,把握學習的重點與核心。
第二,延伸翻轉,課后鞏固。課后的鞏固以及查漏補缺是很重要的,這是對課堂教學不足的一種補充。如,在學完了“任意角的三角函數”后,經過測驗發現學生對任意角三角函數的定義掌握得不是很好,因此在求任意角三角函數值的習題中出錯較多,還有學生混淆了各類三角函數在不同象限內的符號。針對這些問題,筆者設計了幾個不同的微視頻,上傳到了學習平臺中,學生根據自己的測驗結果選擇不同的視頻資源來學習鞏固,將課下時間充分利用了起來。
結束語:
當前高中數學課堂教學中還存在很多問題,部分教師還是習慣于采用“灌輸式”“題海戰術”的模式開展教學活動,學生處于被動接受數學知識的狀態,嚴重缺乏學習興趣,無法提高數學課堂教學效率。本文簡述幾點對策,希望可供參考。
參考文獻
[1]張蘭蘭.關于高中數學導學案教學實踐解析[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9,16(08):94.
[2]張勇.核心素養下的高中數學高效課堂教學分析[J].中國新通信,2019,21(14):219.
[3]郭庶,王瑞霖.弗萊登塔爾再創造理論對數學教學提出的挑戰[J].首都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8(05):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