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偉
摘? 要? 在小學教育階段,不僅要讓學生學習知識,提高學生的知識技能,而且還要使學生的身心得到健康的發展。通過體育課程的學習,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所以作為小學體育教師一定要重視學生體育課程的學習,在開展體育教學時不但要傳授知識給學生,而且還要重視學生責任意識的培養,才能為學生一生的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文章先對培養學生責任意識的必要性進行分析,后對如何培養學生責任意識進行詳細講解。
關鍵詞? 小學體育? 責任意識? 培養策略
中圖分類號:G807.2? ?文獻標識:A? ? ?文章編號:1009-9328(2022)02-074-02
小學生普遍年齡不大,心智尚未成熟,對事物沒有完整的認知和判斷能力,思想意識易受不良風氣影響,人生觀和價值觀也沒有完全形成。此時可以通過體育課程的學習來培養學生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讓他們從小就樹立責任意識,體驗責任感,會對他們的人生起到很大幫助。
一、首先分析培養學生責任意識的必要性
在進行體育活動時,好多體育項目都需要多人配合才能完成,像球類運動就是需要多人配合才能完成的體育項目。在配合時,學生需要想到團隊的利益,還有自己在團隊中要肩負的責任,這樣就明確了學生的責任意識,增強了學生的責任感,要努力完成自己的任務,從而使團隊的利益得到充分保障。
現在教師對學生進行責任意識教學時只是一味地向學生傳授理論知識,久而久之會使學生感到枯燥無味,加重學生的負荷,造成惡性循環。要是在開展體育教學時進行責任意識的教學,學生就不會感到枯燥無味,還可以在教學中使用一些實際的案例,結合體育活動來開展教學。學生對責任的理解會更加深入,不會停留在表面,可有效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
現在社會發展很快,對人才有更高的要求,要求具備強烈的責任心,才能在將來更好地擔當工作中的重擔。因此,在對學生進行體育教學時要重視學生責任意識的培養,使學生從小就樹立責任意識,在日常體育活動中不斷培養自己的責任心,這種責任意識的養成,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道德品格,使學生的身心得到健康的發展,對提高學生的合作精神也很有幫助,進而提高學生的做事效率,為學生以后踏上工作崗位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二、然后基于小學體育課程試析如何培養學生責任意識
(一)轉變傳統教育觀念,創新體育教學形式
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現在的教育活動中仍然存在著知識本位的教育思想。想要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提高課堂教學質量,需要轉變教育思想,在教學中不斷創新,采用科學有效的教學方法。教育大環境影響著學生責任意識培養方式的選擇。此前的小學教育比較注重學生的學習成績,用學習成績來判斷學生素質高低和評價老師教學質量好壞,所以很多教師都想盡辦法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這種教學形式對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有幫助,但對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沒有多大幫助。長此以往,不僅讓學生對學習失去了興趣,而且不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無法很好地幫助學生培養責任意識,小學體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注意這一點。
想要更好地培養學生責任意識,不但需要關注學生的學習成績,而且還需要注重學生思維方式和學習興趣的培養,讓學生在未來的學習中具備良好的關鍵能力,對培養學生責任意識有很大的幫助,能為學生以后的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除此之外,小學體育教師在開展教學時還應轉變傳統教育觀念,創新體育教學形式,構建有效教學,培養學生的責任意識,并以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作為教學的重點,這樣才能順利實現教學目標。
(二)在教學中要重視師生之間的交流,充分了解學生
在立德樹人教育理念的影響下,人文關懷也是培養學生責任意識過程中需要重點關注的地方。在以往的小學體育教學中,很多教師都不太重視人文關懷,覺得對學生進行人文關懷是沒有必要的??墒菍W生來說,人文關懷雖然不能直接體現在學生的學習成績上,但是卻對培養學生責任意識很有幫助,能夠增強學生的責任感,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學習能力,進而提高學習效果。而且從教學的本質來說,教學過程也是師生之間進行對話交流的過程,所以在教學中要重視師生之間的交流,充分了解學生。要是教師能夠很好地掌握學生在學習時的心理狀態和思想狀況,教學工作開展得會非常順利,教學效果也會非常好。因此在開展教學時,教師要多關注學生學習過程中的情感體驗,多鼓勵學生,使學生能夠勇敢表達自己的想法。同時教師還要善于發現和培養,找到學生身上的閃光點,站在多個角度思考和解決學生在學習時遇到的問題,讓學生可以感受到來自老師的關懷,從而有效培養學生的責任意識,為學生以后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舉個例子,在進行足球運動這一體育項目時,教師可以把班上的學生分成若干個小組,根據不同小組的情況進行組內分工,讓每個學生都有自己需要擔負的職責。這樣在實際開展足球運動時,每個小組的成員都能很好地完成自己的任務,從而有效培養學生責任意識。
(三)在教學中要不斷創新,豐富學習途徑
在以往的傳統教學中,小學生責任意識培養是被劃分在德育教育范疇內的。而傳統的德育教育形式多數是對學生進行理論性教育,課堂氛圍枯燥乏味。傳統的教學形式很單一,老師在講臺上講,學生在下面被動地接受知識,師生之間交流很少,久而久之,會讓學生形成一定的思維定式,學習積極性不高,缺少主動探究的學習精神,這對培養學生責任意識沒有任何幫助。對于這一教學問題,一定要給予高度重視。想要解決這一教學問題,需要教師在教學中不斷創新,豐富學習途徑,探索多元化的學習方式,如此才能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有效培養學生的責任意識。具體來講,在原有教學形式的基礎上,教師可以對學生的知識來源進行適當拓寬,充分利用新媒體的優勢,對學生進行引導,使學生能夠利用新媒體來學習知識,如可以在網上選擇一些合適的教育素材,然后在課堂上給學生播放,在學生觀看的過程中進行適當講解,在講解的過程中,逐漸激發出學生的責任意識。除此之外,在教學過程中老師還要多和學生交流,學生之間也要進行交流,以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探究學習能力,讓學生不再只是被動地接受知識,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讓學生參與到教學中來,從而有效培養學生責任意識,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健康成長。
(四)用競技比賽的教學方式來培養學生責任意識
想要更好地培養學生責任意識,滿足學生的榮譽感也是很有必要的。學生的榮譽感一旦得到滿足,就能讓學生獲得更大的進步,提高學生的自信心。所以在對學生進行小學體育教學時,教師一定要對學生的榮譽感給予高度重視,通過榮譽感能夠很好地培養學生責任意識,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促使學生積極參與教學活動,同時還能讓學生的競爭意識得到提升,有效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在開展體育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用競技比賽的教學方式來進行教學,給學生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學習環境中學習知識,進而讓學生樹立責任意識,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為學生未來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比如,在學習跳繩時,教師可以將跳繩的注意事項對學生進行講授,讓學生掌握跳繩的正確方法,并組織一次跳繩比賽,把班上的學生分成若干個小組,共同競爭,還可設立一些獎項來鼓勵學生,從而滿足學生的榮譽心,這對培養學生責任意識有很大的幫助。
(五)利用體能訓練促進學生心理健康素質
想要更好地培養學生責任意識,讓學生具備優秀的心理素質是非常有必要的。在對學生進行小學體育教學時要重視學生心理教育,塑造學生健康心理素質,增強學生的責任意識。比如,在學習跑步時,教師首先要將學生的身體素質和承受能力了解清楚,要在學生承受范圍內讓學生進行體能訓練,磨煉學生意志,使學生養成堅韌不拔的品質。并且在訓練過程中能讓學生漸漸認識到毅力與堅持的重要性,這對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還有培養學生的責任意識都有很大幫助。
三、結語
現在的小學生多是獨生子女,年齡又比較小,心智也不夠成熟,自身的社會經驗也不夠豐富,所以沒有很強的責任意識,教師在開展小學體育教學時就有必要培養學生責任意識。為了更好地培養學生責任意識,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教師應該在教學中不斷創新,改變傳統的體育教學形式,多和學生交流,充分了解學生,注重學生心理素質的培養,增強學生的責任意識,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這對提高課堂教學質量也很有幫助,能為小學生以后的學習和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朱惠明.小學體育教學中學生責任意識的培養[J].好家長,2019(59):16.
[2]郝金蘭.小學體育課中如何培養學生的責任意識[J].課程教育研究,2015(32):154-155.
[3]張勇.利用小學體育課培養學生責任意識的原則和方法[J].新課程·上旬,2014(10):171.
[4]朱志芳.小學體育教學中培養學生責任意識的實踐與研究[J].小學生作文輔導(看圖讀寫),2018(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