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栓成
【摘要】英語是一門重要的外語語種,而缺乏語言土壤的英語教學更需要教師大膽創新,從而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然而,農村基礎教育中的英語創新教學一直是一個難點;與此同時,教育部號召的創新教學已成為廣大教師的當務之急。基于此,開展對農村小學的英語創新教學探索尤為重要。針對上述問題,文章通過分析現階段農村小學英語創新教學的現狀和薄弱環節,有針對性地提出具體措施和方法,旨在更好地為廣大農村小學教師提供交流、研討和相互學習的平臺,讓創新教學事半功倍。
【關鍵詞】農村小學英語;教學創新;教學探索
【中圖分類號】G623.31【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4—0463(2022)03—0050—03
英語是基礎教育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小學英語課程在農村已開設多年。而一個關鍵的指標就是達到《小學英語課程教學基本要求(試行)》的目標要求:“根據小學生的生理和心理特點以及發展需求,小學階段英語課程的目的是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培養學生英語學習的積極態度,使學生建立初步的學習英語的自信心;培養學生的語感和良好的語音、語調基礎;使學生形成初步用英語進行簡單日常交流的能力;為進一步學習打下基礎。[1]”小學時期是學習英語這一門重要外語語種的啟蒙時期。然而,農村基礎教育相對薄弱,英語教學的創新力和感染力更是落后于城市。在教育部號召創新教學、開發學生內在潛力的大環境下,如何在農村小學創新英語教學已成為廣大農村教師的當務之急。
“創新教學”是把現有的思維模式和教學方法,改造成有個性特征的新觀點、新方法,并在實踐中產生良好效果的行為。目前,國內外英語教學方法很多,常用的有語法翻譯法、多媒體教學法、實踐法、交際法、口語法、情境教學法、游戲法、直觀教學法、間接默認法、任務型教學法等[2]。這些教學法的理論性與實踐性毋庸置疑,但是,大多忽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以及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筆者認為,創新教學應以情境教學法為主。情境教學法,是創造生動場面,讓學生的無意注意轉化為有意注意,進而促進學生主動學習的教學方法。傳統教學模式下,教學觀念落后、教學方式單一、教學主體地位不突出,教師教學以灌輸式為主,學生被動聽講、死記硬背,主動性得不到調動和激發。這種陳舊模式并不科學,與兒童、少年心理的發展要求也不相符。基于中國農村教學環境與教學特點,農村小學生更喜歡以情境教學法為基調的創新教學方法。
1.創造性地使用英語教材,挖掘整合資源,使教學內容理性化、科學化。英語教材只是英語教學的部分內容,要挖掘學生內在潛力,英語教師還需要參考對應的英語教輔資料,通過教學資源的整合,讓教學內容更貼近學生的認知需求,符合學生身心發展規律。具體方法如下:首先,英語教師要組織、安排和設計好教學方案;其次,把上節課所學的單詞創編成英語歌曲小調,盡量使其押韻、活潑、有趣且朗朗上口,能極大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并且樂于嘗試演唱;再次,把上節課學過的句型、短語等內容編成對話和問題形式,組織師生之間、生生之間對話交流,鍛煉學生的英語語言表達能力;接著,把英語教學中的難點、問題編排成課件,用多媒體直觀再現給學生,有助于學生在觀看后理解重難點,自主思考與探究,激發起求知欲望;最后,設計解答、提問環節,給予學生充分的思考時間和空間,幫助學生自主思考,在理解基礎上解決疑難問題。
2.更新觀念,交流學習,靈活應用教學法,讓教材內容趣味化、系統化。新課標英語教材突出“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促使教師建立友好合作的師生關系[3];該教材重視學生個性發展,以探求、研討為方法,促進學生提升自主學習、解決問題和發現真理的能力。小學生喜歡玩游戲、捉迷藏,教師就應多編排些游戲對話、節拍、迷語等趣味形式的新內容。
創新的英語教學方法,還有下面四個跟進步驟:第一,將一部分單詞放在常用短語和句型中學習,使零散的學習轉化為系統的認知和掌握;第二,配合提前準備好的影視、圖片和教具為學生呈現出新形式、新內容,以多種方式(例如,舉例、問答、讀寫等)指導學生學習;第三,細心捕捉中差生的表現,及時表揚,提升其學習的自信心;第四,緊緊圍繞學生口語表達能力的培養與提升,把課堂上所學知識延伸到配套練習冊與家庭作業中,讓知識點能滲透到聽、說、讀、寫等四個方面[4]。
3.組織開展形式多樣的第二課堂。根據小學生心理發展的特點,多開展第二課堂活動,有利于學生的多方面發展[5]。既教會學生知識技能,又培養學生的道德情操和良好行為習慣。第二課堂內容有:組織搭配好英語興趣小組,組織開展好學習園地的書法、作文、制作、展評,開展英語角活動,小組課后作業檢查等項目[6]。活動中,多指導孩子們用課堂英語、問候語和所學的簡單句子相互交流,體驗、感受語句的真正意義。這樣,不僅會培養和提高他們對語言的表達能力,還會提高他們學習英語的興趣。
1.適當采用英漢對比法和語法翻譯法。因為中英文雙向思維易幫助學生深層理解,且效果顯著[7]。教學形式不是一成不變的,教學方法應該靈活多樣。再說,語言學習只一知半解是不行的,必須要準確理解和把握。如果僅僅采用單一的教學方法,就可能出現學生興趣較低、課程效果較差等問題,不利于鄉村小學生英語課程的學習。所以對農村小學生的英語學習來說,要適當加入語法翻譯法,以求做到系統學習。為此,一定要把握好中英文的相通之處,即中英文都是一種拼音文字[8]。漢語的韻母多是英語的元音字母及其組合,漢語的聲母多是英語的輔音字母或其組合;英語先主要后次要,語序跟文言文一樣,漢語先次要后主要;英語邏輯性強,漢語松散;二者都有聲調,漢語有四聲調,英語有升降調。
2.精做配套練習冊,少講多練。因為配套練習是學生理解內容、鞏固基礎知識的主要途徑[9]。農村小學生閱歷淺、反應慢,特別是英語學習,對他們來說是一種新生的東西,教師要多加指導,才能達到目標要求。而配套練習冊也正好給予學生思考、訓練和認知的機會。所以,要求教師講一部分,讓學生及時做一部分,同時還要舉、換、思、練相結合。千萬不能操之過急,甚至有教師代替學生直接說出答案。所以,在精講多練的基礎上結合對話、情景問答等形式,拓展配套練習冊內容,鞏固所學知識,激發學生自主思考,才能達到高校創新課堂的效果。另外,多數配練內容應留在課后進行,盡量將重難點備在課件中展示為宜。
3.設置語言場景,做到“學與玩”相結合。語言是生動的、具體行為的體現。當前,國家大力提倡創新思維,培養學生全面發展的能力。英語教學如果少了創新思維,那么教學就不會有實質性的進步。與此同時,興趣作為學生學習的有效動力,也是不斷進行學習發展的首要條件。教師應在實際教學中多穿插情境對話,讓學生身臨其境,在真實的語言環境中感受語言、創造語言。與此同時,多媒體輔助教學成為當下普遍的一種教學手段,在英語教學中要多創設趣味性的插件內容。因特網和多媒體白板使聲像變得更直觀。教師要為學生提供輕松愉快的數字化環境,把知識點以圖、文、聲、像的直觀形式展現給學生,讓學生受到吸引,潛意識地接觸,從而對知識有更深層次的理解。
4.多培養聽說能力,提高素質教育。在英語學習中,聽說是第一位的(Listening and speaking is the first);小學階段是英語學習的啟蒙時期;新課標強調小學英語基礎知識的培養。為此,教師首先要避開應試教育的偏見,緊抓基礎知識的訓練。其次要在自己的創新教學中以情境教學法為依據,以任務教學法為目的,盡量用英語教學。再次是多創設問題情境,注重學生的興趣培養和聽說能力的訓練。
改變農村小學英語教育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長期地、集合集體智慧一起努力改變的過程。農村小學英語教學要沖破傳統教學的枷鎖,在實踐中完善和創新,同時也需要教師們不斷地在實踐教學中探索和總結經驗。在第一輪課程改革的創新實踐中,教師們達成了任務型教學的共識,認定了課堂學習的主體是學生;在第二輪創新實踐中,產生了不少國內外先進的教育教學方法,同行們通過學習和實踐,對創新教學有了更深刻的認識。作為鄉村小學的英語教師,更需要通過安排課堂和組織興趣活動讓孩子們大膽地去說、去讀,這樣才能激發孩子的學習潛力和學習興趣,只要做好這些,改變農村小學英語教育落后的現狀就指日可待。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教育部關于積極推進小學開設英語課程的指導意見.[2001-01-20].http://www.moe.gov.cn/src? site/A26/s7054/200101/t20010120_166075.html.
[2]伍家文.我國新時期中學英語課程改革與發展研究[D].重慶:西南大學,2009.
[3]尚國文.語言理解的感知基礎[J].外語學刊,2011(04):12-18.
[4]彭洪勇,李光興.教材結構分析對教學的作用[J].教育科學,1995(01):54-55.
[5]岳凌云.小學英語口語有效教學的設計[J].中國校外教育,2016(03):85.
[6]楊素停.淺談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J].中華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2012(12):298.
[7]張慶.歸納對比強化記憶[J].英語輔導:初三年級,2000(11):23.
[8]田時莉,周俊英.思維與觀念——淺析英漢對比教學法在英語教學中的重要作用[J].北京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S1):16-18.
[9]高文華.給學生一把學好英語的金鑰匙——培養學生用英語思維的習慣[J].科教文匯,2009(33):164.
編輯:趙玉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