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世強
摘要:由于小學生普遍對抽象難學的數學知識有畏難情緒,借助教師互動活動的展開,就可以營造生動活潑的數學教育課堂氣氛,突出學生主體,進而有效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帶動學生效率的提高,進而助力形成有效的數學教育教材。文章首先就師生互動的價值進行闡述,明確小學數學教學中師生互動現狀,進一步探究小學數學課堂師生互動的有效策略,旨在通過有效的師生協作與交流互動,打造高效小學數學課堂,全面提升學生的數學水平。
關鍵詞:小學數學;師生互動;興趣激勵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2)-12-
引言
在新教學方法日益流行的大環境下,以學生為教學中心的傳統課堂理念也受到了進一步地完善。因此小學的數學教師們也應該盡快改變傳統的課堂觀念,并著手于實現學生與課堂上的交互環節,首先要改善過去由老師單方面地為學生介紹學習內容和知識點的現象。在互動的教學方法下,教師不僅要強化老師和學生之間的互動,也要強化學校教師和學生之間的互動。所以,小學數學教師必須對課堂互動教學方法有準確而全面的了解,并根據學生的階段性現實與學習特征,運用恰當的方式對學生分組開展互動活動。
一、小學數學同步課堂互動活動的價值
1、增加數學課堂活力
在數學課堂中,師生之間良性交互的發展,才能形成有效的數學教育教材。在數學課堂的教學過程中若能夠和現實生活加以緊密結合,就能夠充分調動學習者參與積極性,進而帶動學習者問題處理能力的提高。這也就要求老師感悟學習者日常生活,善于發掘學習者日常生活中的傳統數學,并重視學生生活實踐,從中發現新數學研究素材,進而調動學生數學學習興趣,在數學課堂中學生的主要地位也才能完全凸現[1]。
2、提高數學教學效率
在小學數學教育過程中,老師作為探索者加入到互動活動中,老師可以在無形中啟發學習者,從而提高了學生對學習的自信心,課堂學習效果也將有所增強。在小學數學教育過程中必須進一步改革傳統的教學方法,加強與教師交流溝通,以推動教學任務的完成。例如在混合計算教育過程中,從440-180÷6×4=?入手,老師大多讓學生進行先乘除,后相加,在教學實踐過程中老師可組織學生開展小組討論,仔細觀察問題,并就計算符號展開研討;在此基礎上,老師抓住一定時間參與到研討中,就運算順序展開答疑解惑活動;給學生之間留出一定空隙,每個學生也可以提出自已的看法,并集體做出評論;最后一個學員可以就計算做出小結,由老師做出匯總。學員經過與教師的相互溝通,也能夠逐步分析計算步驟,從分析到討論,促進了對復雜知識點的簡單化,學員也能夠進一步了解基本數學知識,數學課堂上也具有了活力。
3、提升學生各項能力
小學教育階段是培養學生各項能力的基礎階段,教學過程中需要增進師生之間良性互動,教師對學生觀察分析能力、自主探究能力和語言組織概括能力加以培養,給予學生引導,便于學生更好地吸收內化數學知識,促進學生學習效率的顯著提升。
二、小學數學同步課堂如何有效進行課堂互動的策略
1、建立明確的目標
目標是實行教學的前提,在建立了明確教學目標之下的師生互動才會更有效率。教師學生都明白課堂知識的進行程度,這對于學生對本節課的明確認識也有幫助。例如,五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的第一節軸對稱這一部分內容,其課堂主要目標如下辨認軸對稱圖形;了解軸對稱圖形的特征我們在課前將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先寫在黑板上,讓學生對本節課的教學目標有清楚的認識。之后的上課進行的會比較有條不紊,因為學生們即使處在活躍的上課氣氛里,也并沒有忘記本節課的重點內容在哪里。同時通過設置了具體的課堂目標,老師們在課堂的控制上會比較得心應手。而一旦學生由于學校的活動氣氛,而背離了課堂教學內容,在設置了目標的前提下,就能夠很有效地把偏離的課堂教學內容重新調整到了目標中[2]。
2、建立平等的師生關系
師生關系是影響課堂交流的決定性因素,在一個課堂上如果學生畏懼教師,對老師惟命是從,那么與教師的互動中學生也必然沒有反應,更擔心犯錯或受到指責。而老師如果對學生存有偏見,對學生設置了三六九等,這樣的教師不但違反職業道德,而且還破壞了師生關系的和諧。因為老師最首要的素質是公平的看待每一位學生,而一名公平的老師當然也會受到學生的喜歡。而傳統的教師交流方式是不對等的,不公正的教師交流會讓教師互動出現阻礙。所以如果學校需要采用新型的教學模式,并想要教師互動取得預期的成效,那么構建公平和諧的教師交流體系就是很重大的一步。雖然嚴師出了高徒,不過由于我們的主要教育對象仍然是小學生,所以對待他們還是應當以生活交往為主,不應該太過于嚴格,因為過度嚴苛的教育會使學生們有距離感。所以在實際教學生活中,多關注學生并多給予幫助。因為之前我們也有講,一些同學并不參加課堂教學,所以讓這部分學生加入課堂的第一步便是與學生們交往融洽。
3、創建輕松的課堂氛圍
輕松愉快的課堂氣氛才會使學習者真正地深入課堂,在這樣的課堂中進行互動交流才是最有效的溝通[3]。首先,如果要在愉快的課堂教學氣氛中與老師學生之間開展溝通,課堂教學當然不可離開教材,因為教科書的內容仍是老師講課的主要依據,老師學生之間的練習也一定無法離開教材,而課本上的練習正是與老師學習者之間溝通相互溝通的主要方式。再次,開放性的課堂教學還是能夠增進與教師互動的。所以開放性的課堂教學一定要重視對學習者開放性思想的訓練。比如,如果在課堂有速度、時間、路程的實際應用題,這一類實際應用題通常不止一個解法,那么我們也能夠通過指導學生思考的各種解決方式來和學生進行溝通。在這二個條件下的,輕松愉快的課堂教學氣氛必將是增進老師與學生之間相互溝通的最有效徑。
結束語
新課程標準倡導教師在教學中應該突出學生主體,學生在教師指導下構建知識,提升技能,提高自主學習的能力,為學生終身學習和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實現新課程標準離不開課堂有效師生互動的保障。在了解當前師生互動存在的問題之后,通過實行相應的措施加以修改必然可以有效地提高師生互動。
參考文獻
[1]陳金輝,吳玉麗.師生互動視角下的小學數學生態課堂構建[J].福建基礎教育研究,2020(06).
[2]陳東升.探究小學數學如何加強互動型課堂建設[J].數理化解題研究,2020(03).
[3]顧振國.教學生活化,課堂互動化——談小學數學教學的創新[J].數學大世界(下旬),20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