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艷寧
摘要:新課程的制定,是國家教育部門在結合當下社會背景,總結教師和家長反饋學生的學習情況等多方面因素,來重新制定的課程。這就意味著信息技術老師需要創新自己的教學風格,調整自身狀態,快速的適應當前的教育形式,積極尋找能夠利于學生理解的方式進行教學。所以本文則針對新課程背景下小學信息技術課的多元教學模式展開探討。
關鍵詞:提高興趣;創新教學;多元化模式
當信息技術課第一次出現在小學教育大綱中,瞬間引起了社會上的軒然大波。許多家長認為學校開展信息技術課就是在浪費學生時間。他們表示:“學校應該將設立信息技術課的時間,改為教授數語外三大主科,只有這樣才能最大化的利用時間,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更有甚者,一部分管理人員和教師也同樣對該門課程不重視,導致學生沒有受到良好的教育氛圍,進而無法真正實現開展信息技術課程的意義。
一、新課程背景下開展小學信息技術課存在的問題
信息技術課,顧名思義,是一門與電腦有關,開發學生思維的技術課程。它需要學生擁有極高的信息素養,深厚的知識基礎,才能真正的邁入這門課程的大門。以至于學生在進行信息技術課程學習的過程中,會感到吃力,焦慮。并且在面對一周僅一堂課的課時安排下,沉重的課堂學習壓力使學生苦不堪言。久而久之,學生對信息技術課堂無法產生興趣,開始出現排斥,厭倦這門課程的心理。
在新課程的背景開展這門課程,本意是想讓學生接受先進知識的熏陶,讓學生在新課程中感悟信息技術的魅力,從而開發自己的思維方式,拓展學生自己的知識與視野。可在面對枯燥乏味的課堂氛圍時,學生仍然在學習的過程中無法產生興趣。所以這需要教師結合當下,創新自己的教學風格,讓學生在歡樂,活潑的課堂中度過每一節課。
二、新課程背景下開展小學信息技術課多元化的措施
2.1自主探索,開發思維
教師在授課的過程中,可以選擇簡單易懂的問題讓學生自主探索,這樣不僅可以鍛煉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開發學生的思維,還能讓他們享受探索未知的過程和解決問題的成就感。在學生獨立探索過程中,教師應在旁觀察學生的狀態,對學生知識點薄弱的地方進行記錄,在課后可以為學生收集和整理相似類型題,讓學生利用課余實踐對自己的薄弱專題進行鞏固和強化。
比如陜西人教版四年級第二單元《這個攻略有問題——初識world軟件》中,教師可以讓學生自主預習,觀察在課本中這個攻略所出現的問題都有哪些。教師可以隨機對班內幾名同學進行提問,倘若出現因學生回答問題錯誤而被嘲笑時,教師應及時制止這種嘲笑的行為,并安撫回答問題錯誤的同學。教師也可以借此機會讓學生理解:“人無完人,每個人都會犯錯誤,不必因為別人犯了錯誤而嘲笑他人,也不必因自己犯了錯誤而一蹶不振。”
2.2團結合作,共同進步
孔老夫子曾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則其善者而從之,則其不善者而改之。”譯為,三個人共同出行,其中必定會有能夠當我老師的人,倘若具有優秀品質的人就跟他學習,倘若具有壞的品質則反思自己是否也出現類似問題。由此可見,一個團隊對個人而言是有多么重要。
比如陜西人教版四年級第二單元《這樣顯示更直觀——插入表格》中,教師可以將學生以五人為一組,分成若干小組。讓學生在組內進行信息交流,相互分享資源,鼓勵學生敢于思考,共同完成“整理雜亂無章數字”的任務。教師在將學生分組的過程中,不可盲目的,任意的分組,應當將每個人的特點列在表格中,根據每一個人的優勢和劣勢來將他們分到不同的小組,從而實現互補互助,共同進步。
2.3制定獎勵機制,促進勝負欲
夸獎,是學生成長的旅途中必不可少的主要成分。所以在信息技術的課程中,教師可以準備一些小零食,小禮物作為每節課最佳小組的獎勵。這樣不僅可以激勵優秀學生更加努力學習,更上一層樓,也可以激發其他學生的勝負欲,從而更加認真,耐心的完成自己的任務。
比如陜西人教版四年級第三單元《我來頒發獎狀》中,可以讓每組制作他們內心中喜歡的獎狀。在制作完成后匿名上交,再由全體教師組來投票選舉。師應當全程錄像,做到公正,公平,公開,增強本次投票結果的真實性。最終教師可以將獲獎的獎狀打印出來,親自頒發給表現最好的學生。在頒發獎狀時,應注意調節其他學生的情緒,以免好勝心強的學生無法接受比賽結果,最終自暴自棄,放棄學習。學生在比賽過后也應當自我反思,檢討自己哪里做的還不夠好,哪個方面可以將繼續改進,不斷使自己的作品趨近完美。
結束語
教師在授課的過程中,應注重因材施教。不必過于苛刻學生,循序漸進的增加所講知識的難度,讓學生慢慢的適應,否則則會揠苗助長,得不償失。在新課程背景下開展小學信息技術課程,不僅為學生啟蒙教育的開端打下了良好的基礎,更是為了培養學生的素質涵養,開拓學生思維方式,為培養新型社會性人才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參考文獻:
[1]余團軍.新課程背景下小學信息技術課的多元教學模式探討[J].東西南北:教育,2020(15).
[2]柳芳芳.新課程背景下小學信息技術課的多元教學模式探討[J].赤子, 201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