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奇銳
摘要:在我國教育事業當中,歷史學科是最基礎也最重要的學科知識,因為其本身具有一定難度,所以在初中教育階段才予以開展。然而,從當前的教育工作發展狀態來看,初中歷史課堂教學效果與學科地位存在明顯的偏差,這讓歷史教育工作遇到了困境。為了發揮出初中歷史學科的教學地位,實現對學生正確歷史觀念的有效培養,做好對其高效課堂的構建意義重大,文章以此為切入點展開討論。
關鍵詞:新課改;初中歷史;歷史教學;高效課堂
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做好對初中歷史高效課堂的有效構建,不僅可以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還能夠為歷史教育工作的發展帶來助力。進一步實現對學生的學習熱情調動,讓他們在主動學習歷史知識的同時,也能夠獲得科學的歷史觀念,真正意義上實現初中歷史學科的素質教育目標。
一、構建初中歷史高效課堂的必要性
(一)素質教育要求
歷史作為初中教育階段的重要學科,以往的課堂教育模式都比較局限,絕大多數情況下歷史知識學習都是學生對知識的死記硬背,學生很難在課堂當中獲得歷史觀念、歷史思維的提升,初中歷史教學工作的誤區由此得以出現。在新課程改革發展背景下,素質教育成為義務教育階段的主要工作目標,這要求教師必須要改變以往的教育理念和方式,讓學生在掌握知識的同時,也可以獲得正確歷史觀念、歷史思維的培養,這讓歷史教學效果獲得了本質意義上的進步與提升。做好對其高效課堂的構建,能夠讓歷史知識更全面地展現出來,這不僅可以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還能夠讓學生獲得正確歷史觀念的構建。
(二)學生成長需求
對于已經步入青春期的中學生而言,他們對于歷史知識是存在一定需求的,因為他們已經開始形成自己的人生觀、世界觀,而這些都是基于他們對人文、歷史、科學、社會等多方面要素的理解,才能夠予以形成的。在世界文化融合發展的背景下,當代年輕人普遍存在民族歷史、文化認知缺失,盲目推崇日韓、西方的文化和歷史,這讓我們揪心和遺憾。所以,為了防止他們在錯誤的道路上越走越遠,教師必須要抓住他們價值觀念形成的關鍵期,做好對他們的思想糾偏,讓他們以最科學的方式認識歷史、了解歷史,從而樹立起學生正確的歷史價值觀。
(三)學科發展訴求
不可否認,現代科技的發展改變了很多歷史上無法解決的事情,但在幾百年后,現在也將成為歷史,歷史當中每一個流傳下來的知識,都見證了人類社會的發展,無論時代如何變遷,其珍貴性都是不可衡量的。人們需要通過正確、科學的方式將歷史流傳下去,而學校教育就是最科學的方法。高效課堂作為評價課堂教學工作質量的一種方式,其可以側面證明學生良好地完成了歷史知識的學習,這讓歷史得以發展和傳承,所以做好對初中歷史高效課堂的構建是推動歷史學科發展的必然選擇。
二、新課改背景下構建初中歷史高效課堂的策略
(一)設計趣味游戲,培養歷史認知
以往的課堂訓練中,教師設計的訓練多為習題的解答,這種方式比較枯燥,學生體驗感較差,訓練效果并不理想。為了改變這種情況,筆者選擇以趣味游戲的方式對學生進行課堂訓練,由此做到鞏固知識的同時,也完成對他們的歷史認知培養。例如為了考查學生對各大歷史事件的記憶效果,筆者會在課堂當中為他們設計“找朋友”的游戲。游戲中,筆者會準備很多的卡片,卡片上有時間、人物、事件名稱、影響效果等多個方面的信息,學生每人每次只能抽一張卡,抽完卡片之后需要蓋住,不被任何人看到。在所有人都抽完卡片之后,學生要在筆者喊“開始”之后的30秒內找到與自己對應的朋友,30秒內成功組隊且信息正確的學生獲得晉級,沒有找到朋友或找錯朋友的學生被淘汰。之后輪次的游戲形式一樣,但內容更少、難度更高,最終會有4人獲得成功。這4人會被記一次“優秀”的平時成績,對于其他同學則根據表現對應評價。在這種具有趣味性的課堂訓練環節中,教師要保證游戲形式和知識內容的適配性,因為只有足夠的適配才能夠帶給學生良好的參與感,并讓他們在游戲中強化對知識的記憶。另外,教師在游戲過程中要考慮學生們的心理接受能力。因為初中生比較敏感,教師一定要做好對他們情感狀態的管理,避免有的學生因為游戲失敗或出局,出現學習興趣下降、與同學產生隔閡等情況。另外,在完成游戲之后,教師一定要進行總結,通過與學生之間的交流進一步提升對他們正確歷史觀念的培養,真正實現對高效歷史課堂的構建,實現初中歷史學科的素質教育目標。
(二)加強師生互動,提升知識理解
在初中歷史課堂教學中,高效課堂的構建離不開師生之間良好的互動,因為只有當師生互動達到較好的狀態時,學生才能夠真正聽得懂、聽得會,而這正是構建高效課堂的基本要素。所以,教師必須要落實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讓他們能夠以良好的狀態與自己進行歷史知識的探究性學習,由此提升他們的歷史素養。例如在進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教學時,考慮到本課內容難度并不高,再加上學生具備一定的知識儲備和學習能力,于是筆者就選擇讓他們進行本課內容的自主學習。在學習過程中,筆者會為他們播放關于“開國大典”的影像資料,讓他們能夠獲得良好的情感引導,提升自己的學習積極性。為了鍛煉學生的學習能力,筆者在他們進行自主探究學習時,并不會對他們進行任何指導,即使筆者發現了他們的錯誤,也會忍住不糾正,因為一旦插手,學生的自主學習體驗就會下降。如果有學生主動向筆者提出問題時,筆者會及時給予解答,但也會掌握好解答的尺度,避免直接將知識呈現給他們,讓自主學習失去價值。在學生完成自主學習之后,筆者會針對本課的關鍵知識內容與他們進行討論。此環節的目的一方面是為了考查他們的學習效果,另一方面分析他們的思維狀態,看他們是否真正理解了本課知識內容的關鍵。
三、結束語
總而言之,構建高效課堂是推動初中歷史課堂教學工作發展的必然選擇。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除了要做好對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育環境等教育要素的設計之外,還必須要加強自己與學生之間的互動。通過自己科學而有效的引導,讓學生能夠正確地認知和了解歷史,并感受到歷史的獨特魅力。
參考文獻:
[1]馮立鵬.構建高效初中歷史課堂教學的方法探究[J].考試周刊,2021(22):141-142.
[2]趙貴芳.新課改背景下構建初中歷史高效課堂的策略探析[J].新課程.202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