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柏青
摘要:對于初中學生而言正是學習物理的大好時機。在物理學習中有許多的難題等待學生們去解決。教師應該采取有效的教學方法來對學生進行物理學習的引領,利用物理史進行物理知識的教學,能夠將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盡可能地激發出來,在提高學生學習效率方面提供較大幫助。因此,本文對初中物理課堂利用物理史來發揮育人功能提出了幾點策略,希望對大家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關鍵詞:初中物理;物理史;教學運用
物理歷史是人類對物理現象的認識過程,是物理學家在探索和研究的過程中不斷地驗證知識內容。在初中階段,對學生灌輸物理史的教學內容有助于學生培養正確的物理人生觀和價值觀,同時在教學過程中了解物理歷史,對物理原理的了解更加透徹,達到學習效率和教學質量雙贏的效果。因此,物理史在物理學科中的運用,需要物理教師在這方面進行著重的關注創新教學方法,才能夠真正意義上,做到將物理史融入物理教學中去。
一、實現邏輯與歷史的統一
教師在講解物理史時,應該與教材中的物理知識內容相契合。教材中物理知識內容能夠與物理史在邏輯上形成對照和統一。這樣教師在講課的過程中才能更好地利用物理史來進行教育。物理歷史中的人物作為典范進行教學,可以開展學生對物理知識的了解,以及還原物理原理產生的過程和結果。以物理學家作為榜樣來進行學習,促使學生能夠提高學習興趣以及激發學生的創造能力。教師將物理史融入進來,要追求邏輯和歷史的統一,在開展物理學科教學的過程中能夠更深入、更透徹地將物理故事講好,讓學生能用切身體會牢牢記住物理歷史。
以人教版初中物理《牛頓第一定律》為例,在開展教學時,教師可以有效把學生帶入到當時的歷史中:牛頓在前物理學家的研究基礎上,通過了自己的歸納和演繹以及分析才得出了牛頓第一定律的故事。在對這一課進行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讓學生認清牛頓第一定律的出現是基于其他物理原理而出現的,這與牛頓的人物歷史故事相一致,為學生學習這一課提供條件,物理史在邏輯上必須嚴謹,才能夠使教學效果達到最佳。
二、課堂教學結合物理史情境
在初中物理課堂上,以再現歷史情境的方式來進行教學,可以將學生的思想帶回到那個歷史年代中。物理學家的創造過程讓學生能夠切身體會到物理學家發現物理原理是多么的艱難,更能陪伴物理學家在物理創造過程中,體會物理學家的思想以及牢記物理知識。教師在課堂上利用情境教學法對物理歷史的再現,讓學生能夠體會到物理知識的偉大,以及物理學家在發明創造過程中的不懈努力,為今后成為一個不懈追求的人而打好基礎。這種歷史情境,可以以物理學家的實驗嘗試為內容。在情境中體會物理學家在嘗試試驗過程中的堅韌不拔和不拋棄不放棄的精神,才有了我們今天課本上學到的物理知識內容,才推動了人類的進步、科技的進步以及我們思想的進步。
以人教版初中物理《歐姆定律》為例,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可以模擬歐姆的實驗,在課堂實驗中采用分別控制電阻或電壓不變,測出另兩個量的多組數據關系,從中歸納并發現規律。通過這種實驗情境的還原,讓學生更加了解了歐姆定律的原理,加強了學生的動手能力以及物理探究能力。
三、多媒體教學再現物理探究過程
近幾年來,隨著網絡信息技術的發展,多媒體教學已經被引入教育領域內,并獲得了較大的成功。初中物理中借用多媒體來進行教學,也可以達到良好的效果,能夠讓學生直觀的看到視頻資料,讓學生能夠在視頻中看到真真實實的物理學家的實驗過程、探索過程。不用采取聯想的方式來進行,很大程度上增強了學生的直觀感受。多媒體教學對物理教學的輔助作用,顯而易見,學生在物理多媒體教學課堂中能夠感受到學習的快樂以及激發了學習的興趣,很大地提高了學生聽課的效率以及學習的效率,進而增強了課堂的教學質量。
以人教版初中物理《阿基米德原理》為例,教師借助多媒體的教學設備讓學生觀看阿基米德基本原理的視頻介紹。學生通過觀看視頻能夠了解到阿基米德在物理探究過程中的真實面貌。多媒體教學以其獨特優勢能夠展現給學生最直觀、最形象的內容,讓學生可以在學習興趣的引導下積極主動地去學習。多媒體教學在很大程度上開拓了學生的思路以及增強了學生的知識積累。初中物理教師應該將多媒體教學進一步創新,進而提高教學質量。
四、結論
總而言之,初中物理教學將物理史應用到教學過程中,有效地提高了學生正確的價值觀和探索觀以及正確的學習物理的價值觀,為培養具有高尚道德的人才提供了幫助,在提高學習效率以及教學質量的前提下,為學生今后在物理領域內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劉恒付. 初中物理教學中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路徑研究[J]. 新課程,2021,(50):55.
[2]侯亞軍. 基于科學精神培養的初中物理教學實踐與探索[J]. 新課程,2021,(50):85.
[3]吳旭強. 芻議探究式教學方法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運用[J]. 新課程,2021,(5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