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艷
摘要:本文簡要分析了微課在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的價值及作用,希望對相關教師有所啟發,讓微課成為創建自主高效數學課堂的一項重要工具。
關鍵詞:微課;數學教學;作用體現
一、實施微課教學的必要性
微課在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的應用,需要教師巧妙利用結構化的數據資源,向學生展示碎片化的學習內容和學習過程,使學生在盡可能短的時間內掌握知識,加深理解。與常規課堂相比,微課教學的內容及重點更突出,時間較短,問題集中,符合初中生的認知規律和學習特征,教師可借此幫學生更好地理清重難點和考點,解決他們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的重重困難。從另一方面來講,微課教學是一種完全區別于傳統說教式的教學方法,它能夠充分發揮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能動性,是一種高度適應新課改要求的教學手段,因而值得廣大教師對其具體的實施策略展開深入探究與探索,以加快初中數學教學水平的提升。
二、微課在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的作用體現
(一)通過微課教學,學生的思維能力獲得了充分鍛煉
優質的數學思維在數學學習中是非常關鍵的,它能幫助學生利用最短的時間梳理知識,理清解題思路,保證做題效率和準確性,所以教師在施教期間應重點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針對這一需求,教師便可充分開發微課的價值的優勢,借助微課強化數學運算能力訓練,讓學生跟隨微課視頻的指引逐步活躍思維、找準問題的解決方向及方法,最終成功解決難題。以“直線與圓的位置關系”的教學為例,教師要通過本堂課的學習讓學生正確理解圓的切線性質,并學會靈活運用,同時啟發他們的探索意識和數學思維。為此教師可將這部分知識以視頻課件的形式呈現出來,利用動態方式將直線經過圓的不同位置時所產生的變化直觀地展示給學生,然后再為學生出示相關的例題,給他們提供一定的思考時間,結合剛剛的微課視頻來尋找問題的解決辦法。與傳統說教式的教學方法相比,這樣更能調動學生進行思考,于他們數學思維的發展有利。
(二)在微課作用下,學生積極主動地投入了實踐探究
新課標要求數學教學過程中應強調學生的自主探索與實踐,教師要引導學生通過獨立思考和合作交流來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從中總結更適用于自身的學習方法,最終獲得自主學習能力的提升。所以,在實際的教學環節,教師要嘗試有效手段讓學生投入到自主探究當中,此時微課教學法便能發揮不小的優勢,其能輔助教師更好地完成問題情境的創設,從而迅速喚起學生的問題意識,為后續課堂教學的高效開展打好基礎。如教師在講解“簡單事件的概率”這部分知識的時候,教師需要教會學生如何精準地判斷事件發生的概率,鞏固他們 對可能事件的認知,對此教師可進行這樣的微課設計:視頻中有兩名小孩,其中一名小孩衣服口袋里裝有1個白球和3個紅球,這幾個小球的大小相等,然后他隨機摸出了2個球讓身邊的伙伴猜測這2個球分別是什么顏色的,此時教師也正好對這個視頻按下了暫停鍵,要求學生就這個問題進行猜測。期間教師提出了幾個問題:“同學們思考一下,前面這個小孩摸出的2個小球全部是紅球的幾率有多大?”、“總共有多少種不同的結果?”等等。處于這樣的問題情境下,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更高,好奇心也被充分調動起來,就此展開了深入討論和探究,經此他們的數學自主學習能力也得到了一定的發展。
(三)微課教學彌補了課前預習和課后鞏固方面的缺失
眾所周知數學的學習講究一定的邏輯性,對學生抽象思維的要求較高,然而事實上如今很多學生都達不到這一點,在課堂上不能跟緊教師的講課節奏,造成學習質量低下的問題。在這種情況下,更需要強調課前預習和課后鞏固的重要性,期間教師需要為學生設置合理的學習任務,確保學生能夠利用好課余時間鞏固自身的薄弱處,繼而逐步提升數學水平,這時微課便體現了其在教學過程中的工具性。我們知道微課的時長一般被限制在15分鐘以內,所以能夠極大避免學生出現溜號、耐心告罄等問題,同時通過整合課程的重難點,搭配生動有趣的視頻動畫等,能讓學生的學習過程變得動力十足,最大限度激發學生們的學習欲望,如此便有效解決了以往課前預習和課后鞏固效率低下的問題。更重要的是,初中生正面臨著中考的壓力,尤其對于九年級的學生來說,他們眼下的境況就是時間緊、任務重,每天思考的是如何提升復習效率、進一步夯實基礎。而對于教師來說,不僅要憂學生之所憂,還需要根據學生的個體差異來制定具有針對性的復習計劃及課程,這時教師便可利用微課代替以往板書教學的復習方式,選擇不同難度、不同類型的題目制作成微課,供學生學習。
結語
綜上所述,微課是當前我國教育教學中的一項關鍵的輔助性工具,它能夠輔助教師構建一個自主高效的教學課堂,提升學生學習效率。而在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微課的作用同樣不容小覷,為此教師更應該積極探索微課教學的實施,將微課巧妙運用于各個教學階段,助力學生展開高質量學習。
參考文獻:
[1]張興濤.初中數學翻轉課堂教學中微課的作用探析[J].基礎教育論壇,2021(13):43-44.
[2]付恩疊.淺談微課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作用[J].讀寫算,2020(1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