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亞娟
摘要:高中學困生在課堂中聽講時跟不上班級進行的進度,很容易導致他們的自信心下降,失去學習的興趣,學困生有效利用課余時間可以有效開發學困生的潛能,提高他們的學習動機,增強他們學習的熱情。教師要引導學困生合理地規劃課余時間,對課堂中所學到的知識及時消化和理解。下面,我從“一、高中學困生課余時間的分配情況分析”“二、高中學困生充分利用課余時間的必要性”“三、高中學困生有效利用課余時間的策略”三個方面入手,就高中學困生課余時間的有效利用進行分析。
關鍵詞:高中學困生;課余時間利用;高中教學
高中教師要在教學中多多關注學困生,幫助學困生積極克服自卑的心理,使學困生有效利用自己的課余時間,提高學習效率。教師要和學困生的家長合作,引導家長陪伴督促學困生,使學生在家可以有效的利用課余時間。教師要對學困生進行個性化輔導,幫助學困生查漏補缺,及時解決學習中的困難。
一、高中學困生課余時間的分配情況分析
學生進入高中后,心理逐漸成熟,面臨的誘惑會越來越多,很多學困生放假后將時間花在玩電腦游戲和看電視、玩手機上面,部分學困生由于青春期的困惑,對于異性的好奇等也會影響學困生的學習。部分學困生的父母對孩子期望過高,導致學生感受不到學習的樂趣,很多學困生在自習課的時間沒有高效的利用,不知道怎樣提高學習成績,很多學困生在自習課上擾亂紀律,看小說等,他們缺乏對自習課學習的規劃意識,很多學困生的課外活動參與積極性不高等,教師要在課外活動中為學困生創造機會,幫助學困生融入到集體中。
二、高中學困生充分利用課余時間的必要性
高中學困生充分利用課余時間可以有效提高學困生的成績,提升他們學習的自信心,學生運用課余時間進行查漏補缺,學生學會了管理自己的課余時間,并學會了合理規劃,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提高了,學生會逐漸增強自信,學生的自制力也會得到提升。學困生充分利用課余時間可以對知識進行鞏固,打好學習的基礎,學生在課余時間進行預習、復習,學生的聽課效率也會得到提升。
三、高中學困生有效利用課余時間的策略
(一)幫助學困生克服自卑心理
很多高中學困生由于成績長期提不上去容易產生自卑心理,認為自己是差生,慢慢地自暴自棄,作業也不能及時完成了。面對這樣的情況,教師要幫助學困生克服自卑心理,幫助學困生充分利用課余時間進行課前預習,做好課后復習,慢慢將成績趕上來,教師發現學困生的成績取得進步時要及時給予鼓勵和表揚,使學困生認識到合理安排學習時間的重要性。教師要引導他們轉變學習態度,改變低效的學習方法,提升學習的效率。教師要對學困生學困的原因進行分析,幫助學困生打好學習基礎,系統的梳理知識結構。
(二)家校合作合理規劃課余時間
教師可以采用家校合作的方式來幫助高中學困生合理規劃課余時間,教師要經常和學困生家長溝通交流,教師要引導家長積極配合學校做好對學生的課余時間的規劃,在工作之余多陪伴孩子,在家庭中對孩子玩游戲的時間進行管控,防止孩子沉迷游戲。家長可以培養孩子制作時間計劃表的習慣,在完成的計劃后面做上標記,引導孩子在課余時間適當進行體育鍛煉,通過體育鍛煉的方式來幫助孩子放松身心,減輕壓力。
(三)采用效果展示的宣傳方式
教師可以運用效果展示的方式來促進學困生來提升學習成績,教師可以邀請轉化生到講臺演講,說一說自己是如何合理利用課余時間來提高學習效率的,并介紹自己的經驗和學習方法。通過轉化生的展示和宣傳,更多的學困生可以學習好的學習方法,更高效的管理自己的課余時間,做到課余時間的有效利用。
(四)對學困生進行個性化輔導
教師要依據學困生的具體學習情況對學困生進行個性化的輔導,教師利用課余時間對學困生進行一對一指導,對學困生進行補差和指導學習。使學困生能夠在學習時不掉隊,跟上教師的教學進度。教師可以從培養學生的良好學習習慣入手,使學困生養成預習和在聽課中做筆記的習慣,教師要引導學困生認真對待作業,作業是鞏固知識的有效方法,教師要關注學困生的作業完成情況。教師要幫助學困生學會訂立學習目標,并努力完成自己訂立的目標。
綜上所述,高中教師要引導學生重視課余時間,教師要培養學困生的自信心,對學困生給予表揚和激勵,使學困生看到自己的優點和長處,教師要引導學困生積極探索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激發學生奮力進取的自信心。教師要和家長合作共同幫助學困生合理規劃課余時間,采用效果展示的方式,借助轉化生的宣傳等使更多的學困生能夠增強信心,通過努力得到進步。教師還要對學困生進行個性化輔導,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教師要引導學生在課余時間適當地進行放松,合理分配課余時間,并有效利用課余時間提升學習效率。
參考文獻:
[1]張子琰. 淺析社交網絡對高中生課余生活的影響[J]. 現代交際,2018(11):123-125.
[2]王旭升. 高中學困生成因分析及轉化策略[J]. 西部素質教育,2017,3(09):164.
本文系2021召陵區基礎教育教學研究項目《高中學困生課余時間有效利用的實踐研究》(課題編號:SLKT2021028)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