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圓圓
摘? 要:素質教育的改革和深化,在中等職業學校校園內逐漸普及和滲透,發展高中生的德、智、體、美、勞綜合素養,成為了當下緊迫的教學任務。音樂學科教學是培養學生人文素質、道德修養的重要載體,在鋼琴教學活動中,教師應轉變錯誤的教育觀念,突破技能教學的局限性,提高高中生的審美能力、人文素養,關注學生的心理健康。文章對中等職業學校鋼琴教學中培養學生綜合能力的重要性進行了探討,分析了中等職業學校鋼琴教學中學生綜合能力培養的實踐策略。
關鍵詞:中職學校;鋼琴教學;綜合能力培養
培養學生良好的綜合素養、發展綜合能力,是素質教育背景下教育轉型的必經之路,中等職業學校的鋼琴教學會對學生形成潛移默化的影響,關系到學生的身心健康成長和未來的學習與發展。在鋼琴教學中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突破只重視對學生演奏技能培養的局限性,站在創新視角,加強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是值得每一名鋼琴教師思索的問題。將鋼琴教學和素質教育理念深度融合,創新鋼琴課堂的教學模式,優化鋼琴教學的手段和方法,以生為本,促進中等職業學校學生綜合素質的發展。
一、中等職業學校鋼琴教學培養學生綜合能力的重要性
近年來,隨著新課程改革在我國高中教育階段的不斷深化,高中教育轉變了傳統的教學理念,更新了教學模式,有針對性的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在中等職業學校的鋼琴教學活動中,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成為了鋼琴教學中的重點和難點。在鋼琴教學活動中,教師通過對教學內容的優化,改變單一的教學模式,不再僅限于教材內容素材為教學依據,站在學生綜合能力發展的視角,對鋼琴教學進行了創新。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現實發展需要,為學生未來學習、生活,創建起良好的前期條件。鋼琴教學中,學生掌握演奏技巧的基礎之上,綜合能力得到培養,有助于提高藝術素質、審美能力、心理素養,體現出鋼琴教學中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育。在過去一段時間內,中等職業學校鋼琴教學受到的重視不足,在有限的時間內展開鋼琴教學活動,僅僅將教學重點放在了對學生演奏能力的培養上,針對學生技能進行教育,忽視了學生全面素質的發展。對學生的實際情況,缺少綜合性的考量,教學規劃不全面、不立體,在鋼琴教學中,結合教材展開曲目教學,將培養學生的演奏技能作為唯一的目標,展開教學活動,對學生的綜合素養發展形成了一定程度的制約。
中等職業學校鋼琴教學活動中關注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能夠將鋼琴演奏技能、心理素養、藝術素質、審美能力、鑒賞能力、人文修養等集中在一起,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水平。在鋼琴教學中落實立德樹人的教育目標,使學生主動地樹立起音樂思想觀念,成為鋼琴教學活動中的主體,實現個性化的進步與發展。鋼琴教學中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是強化鋼琴教學效果的關鍵,了解學生的興趣愛好和鋼琴學習的需求,使學生在綜合能力的培育下,實現自我成長和發展,形成良好的審美素養、音樂觀念,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在學習鋼琴知識、演奏鋼琴的過程中,快樂成長,成為身心健康發展的新時代人才。
二、中等職業學校鋼琴教學培養學生綜合能力的實踐策略
(一)革新鋼琴教學理念
中等職業學校鋼琴教學中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首先要在理念層面進行創新轉變,革新中等職業學校鋼琴教學的觀念,不再以知識、技能的教學為主要內容,而是要在注重基礎知識講授基礎之上,培養學生的演奏能力、音樂意識,使學生加入鋼琴知識的探索和實踐中來,提升自我,發展綜合素質能力。教師要結合鋼琴教學的課堂任務,實現觀念上的創新,貫穿實際的課堂全過程中,營造良好的課堂教學氛圍、平等的教學環境,凸顯出學生的主體性。尊重學生的意見,結合學生的興趣愛好、認知水平、學習能力,優化教學內容,始終圍繞以生為本的教育觀念,有目的地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突破傳統教學理念的限制,適當的將一些創新的鋼琴教學內容融入課堂上,吸引更多學生集中精神,加入對鋼琴教學課堂知識的研究和探索中,鍛煉自身的鋼琴技能,提高綜合素質能力。
教師應加強對綜合能力培養重要性的明確認識,在鋼琴教學全過程中貫徹和落實,和學生之間構建起平等、良好的互動關系,使學生信任教師,強化班級的凝聚力。在教師的引導和指導下,中職學生成為了受尊重的獨立個體,在課堂上樹立起音樂觀念、音樂思想,主動加入鋼琴知識的探索和實踐研究中。教師應轉變講解式、灌輸式、演示式的教學模式,由學生作為鋼琴教學課堂的主體,考慮到學生不同學習能力、接受能力等層次上的分別,教師應樹立起層次化教學的觀念,使每一名學生都能夠在鋼琴教學課堂上有進步和收獲。教師應充實自我,與時俱進,創新教學理念,明確自身的鋼琴教育職責,使學生被教學課堂所吸引,在師生位置的互換中,教師為學生的學習需求考慮,見學生之所見。將鋼琴教學課堂的生活性體現出來,使學生對鋼琴知識、鋼琴文化有更深刻的認識,主動加入對鋼琴課堂知識的研究和鋼琴演奏的訓練中,了解音樂內涵,探索音樂背景知識,挖掘音樂文化,提升鋼琴技能水平,拓展知識視野,提高綜合能力。
(二)優化課程內容
課程設置在中等職業學校鋼琴教學中,是必備的前提條件和基礎,鋼琴教學活動中,學生作為主體的重要性應體現在課程設計中,教師在課堂設計和前期備課環節,要站在分層視角,對學生特點加強關注。分析學生的學習狀態、學習能力、基礎水平,站在層次化的教學角度,加強對學生學習行為的規范,使學生樹立起端正的學習態度、積極的學習興趣。教師在設計鋼琴教學的課程時,應豐富教學內容,拓展學生的知識視野,用豐富多樣、趣味性的教學內容影響學生、吸引學生。例如鋼琴視奏、鋼琴演奏、即興伴奏等,均可以結合在一起,充實鋼琴教學課堂的內容。以實際學情為依據,優化和創新鋼琴演奏課程的內容,例如在視唱教學環節,教師可以結合學生目前的基礎能力水平,結合首調學習、固定調學習,在實操環節培養學生的基礎能力水平。在視唱演奏中,利用簡譜、五線譜等知識,引導學生加入對知識的探索和技能的訓練中,樹立起正確的認知觀念,掌握識譜方法、演唱方法,對不同的音樂技能加強掌握。教師在課堂上豐富的教學內容的帶動中,激活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音樂學科素養和綜合能力。
教師應培養學生的認知能力、綜合能力,挖掘音樂豐富的內涵,合理設計鋼琴教學的內容,將音樂顯著的特征凸顯出來,使學生加強對音樂文化、鋼琴技能的認識和掌握,對現實需求形成一定程度的了解,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在鋼琴教學中,引進國外鋼琴課程,對課程內容進行適度調整,用更具有吸引力的教學內容,使更多學生熱愛鋼琴、熱愛音樂,拓展知識視野。在對課堂教學內容的不斷拓展之中,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引導學生樹立起正確的態度和音樂觀念,對鋼琴知識、鋼琴文化展開逐步的探索。在學習鋼琴的過程中,使學生樹立起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世界觀。在鋼琴演奏的過程中,使學生形成一定的鑒賞能力、審美意識,提高綜合能力和人文修養。教師要對鋼琴訓練內容進行合理的設計和優化,例如指法、和弦、音節等,是促進學生演奏技術協調、均衡發展必不可少的基礎。教師應在基礎教學的前提下,突破理論層面,拓展實踐操作空間,組織和開展鋼琴演奏活動、知識分享活動、角色扮演活動,使學生參與到鋼琴演奏的實踐中來,形成良好的心理素養,提高技能穩定性和鋼琴演奏能力。
(三)創新鋼琴教學模式
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是鋼琴教學中要落實的任務之一,為了實現鋼琴教學的優化目標,落實立德樹人的教育任務,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應在鋼琴教學的模式上進行創新,豐富教學模式。用多樣化的教學模式支撐鋼琴教學活動的順利實施和展開,例如一對一模式、一對多模式等,均能夠針對學生的不同學情,展開高效的鋼琴教學課堂活動。以一對一的教學模式為例,一對一教學模式具有被社會高度認可的優勢,學生的接受能力大大提高,但是在中職學校鋼琴教學中,學生的數量多、教師資源少,很難實現一對一教學模式,因此一對多教學模式是較為常規、科學的鋼琴教學方法。在一對多教學模式下,教師要在一對多模式的基礎之上,借助現代化的教育工具,加強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在統一的授課中,把握教學進度、教學內容,提高鋼琴教學的質量和成效。教師要對每一名學生的具體學習情況、個性特點進行前期的調查研究,了解學生,將以生為本的觀念貫穿鋼琴教學實施的全過程。針對學生之間存在的個體差異性,要進行合理的調整,優化教學內容,使學習能力強和學習進度慢的學生,均能夠在鋼琴教學活動中有所收獲,實現鋼琴學習的長期發展。
教師在一對多模式中,可以在統一的知識講解和示范中,使學生掌握鋼琴知識,再結合鋼琴演奏練習,由教師指導學生對技能的合理應用,總結學生在鋼琴練習過程中普遍存在的問題,提高教學效率。值得注意的是,在學生的練習階段,則要將一對多的模式改變,用一對一的指導、評價,對鋼琴教學的效果進行檢查,獲取學生反饋,使學生了解學生對新知識的掌握程度、對新技能的運用水平。教師要在傳統的教學模式基礎上,借助互聯網平臺、先進的信息技術等,創新課堂模式,借助微課教學課件等方式,利用多媒體平臺,為學生帶來印象更深刻的教學體驗。在互聯網資源和多媒體工具的支持下,學生開闊視野,了解音樂文化,探索鋼琴知識和技能,突破模式單一的鋼琴教學課堂限制,成為主動學習、進行鋼琴演奏訓練的主體,并強化自主探究意識,提高了綜合素養,推動著鋼琴教學的改革和創新進程。
(四)強化人文意識
鋼琴教學中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要重視對學生人文素養的培育,強化人文意識,挖掘人文知識、人文文化,融入鋼琴教學,以教材內容為依據,有目的地拓展教學內容。使學生了解作品背后的知識、作品的創作背景,從本質上加強對音樂作品內涵的把握,對比不同類型音樂的形式,使學生在綜合能力的發展中,形成人文意識,提升人文素養。例如,以“菊次郎的夏天”演奏教學為例,教師首先可以分析作者的人生經歷,使學生了解這一首經典的鋼琴曲譜的創作背景,借助多媒體教學工具,重現該作品所處的創作時期,使學生在生動、形象的氛圍下,形成深刻的情感體驗,體會鋼琴演奏當中富含的人文元素,提升人文修養。結合鋼琴作品的演奏技巧教學,使學生加入實踐操作中,提高演奏能力,深刻的體會作品的內涵和情感,學生也可以自主進行資料的收集,拓展知識面,剖析鋼琴作品深層次的含義。站在作品的創作角度,分析作品的整體結構、旋律等特點,了解各種音樂元素相互結合的重要性,使學生逐漸在對音樂文化的深刻體會中,形成個性化的體會和演奏風格,促進人文修養,綜合能力的提升。
三、結語
綜上所述,中等職業教育在素質教育理念的深化中,愈發重視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特別是在鋼琴教學活動中,能夠發揮出鋼琴教學的載體作用。站在教學層面,與學生互換課堂位置,激發學生的課堂主體性,使學生成為課堂上的主人,參與對鋼琴技能的鍛煉,提高審美素養,發展綜合能力,為其他學科的學習和發展打下堅固的基礎。在綜合能力的培育中,樹立起正確的審美觀、價值觀,主動認識世界的新鮮事物,形成自主探究意識、創新發展意識,成為合格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參考文獻:
[1]王芳. 高校鋼琴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策略[J]. 戲劇之家,2021(25):95-96.
[2]衛珊. 音樂教學中學生綜合能力培養探討[J]. 湖北農機化,2019(23):118.
[3]黃歡. 大學鋼琴教學中綜合能力培養途徑研究[J]. 現代交際,2019(23):153+152.
[4]田原. 探究兒童鋼琴教學中創造力的培養[D]. 保定:河北大學,2019.
[5]程亞慧. 鋼琴教學中培養學生綜合能力的研究[J]. 當代音樂,2019(10):48-49.
[6]楊妙. 高校鋼琴演奏教學中綜合能力的培養[J]. 山西青年,2019(18):260.
[7]紀靜. 分析鋼琴演奏教學中綜合能力的培養[J]. 北方音樂,2019,39(16):160-161.
[8]趙喆. 高校鋼琴教學中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J]. 戲劇之家,2019(23):184.
(責任編輯:陳華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