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北平
【摘要】在世情國情都進入新時期的歷史背景下,將高中英語教學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深度融合,能夠激發高中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其感受兩種文化之間的差異,明確學習目標,為學生的長遠發展奠定基礎。因此,在高中英語教學中引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就成為英語教師必須探討的重要課題。英語教學中植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基因,不但能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讓學生體驗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而且能夠使學生加深對英語文化的理解,鍛煉和提高思維品質,從而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
【關鍵詞】高中英語教學;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核心素養;滲透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41【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4—0463(2022)06—0110—03
考古和文獻記載證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至少具有五千年的文明史,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蘊和巨大的國際影響力,是提高國民核心素養的重要文化資源和精神財富。在基礎教育中植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元素,從學生階段就重視文化素養的培養,打造全面發展的人才,就成為教學的重要目標和任務。高中英語教學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融合具有一定的優勢,其不僅能激發學生的發散思維,增強傳統文化的滲透力,還能使學生保持高昂的學習熱情,不斷進取創新,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1]。本文試圖從教學實際出發,先分析高中英語教學中滲透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必要性,再闡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滲透的策略。
1.培養學習興趣,提高文化素養。英語是國際通用語言,要想學好英語,必須要熟悉英語文化背景,從英語文化背景出發,深入掌握英語的內涵。而母語是我們學習英語文化的工具。在高中英語課堂上給學生講述中國母語文化,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對英語文化的認知力和感悟力,形成文化底蘊。很多高中生學習英語的目的不明確,只是為了取得好成績,他們沒有從英語學習中受到啟發和教育,使得英語教學失去了意義。對此,高中英語教師要引導學生積極投入到課堂活動中,汲取文化精華,提升核心素養。
2.提高語言能力,促進文化傳播。在英語教學中,教師要開展豐富多樣的教學活動,組織高中生進行傳統文化的討論,引發高中生的情感共鳴,使高中生學會運用英語傳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講好中國故事。例如,當講到外國文化和節日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結合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節日進行對比,使學生感受我國博大精深的歷史文化和獨具特色的風俗習慣,浸潤學生的心靈。也可開展英語演講活動,引導學生積極參與,用英語訴說各國的文化,在耳濡目染中形成并提升文化素養。
3.培養核心素養,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通過對近年來高考英語試題的研究發現,很多試題都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尋找切入點,這就需要在英語教學中增加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比重,鼓勵高中生通過現代信息技術去獲得更多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知識,培養塑造高中生的家國情懷。高中英語新課程標準明確提出,英語學科要注重對學生語言能力、文化意識、思維品質和學習能力的培養,為學生的終身發展打好基礎。而文化意識的教育具有多種途徑,高中英語教師要增強學生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認同感,要更好地弘揚和熱愛祖國的燦爛文化,為學生的進一步發展創造必要的條件[2]。
1.挖掘教材,尋找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切入點。在新時期,高中英語教師需要深入挖掘英語教材,適當調整英語教材的內容,尋找傳統文化的切入點,讓高中生可以盡情地暢游在英語課堂中。在詞匯教學時,教師應為學生設計好詞匯學習計劃,并且打通連接中西方文化的橋梁和紐帶。當講到西方節日和風俗的詞匯時,可以引入中國傳統節日,給學生講述傳統節日的由來,以及節日和風俗背后的故事,深化高中生的文化意識。
2.反復練習,把握時機拓寬知識面。練習是高中英語課堂必不可少的環節,學生通過練習能夠提升英語表達能力和運用能力,而且還有利于開發高中生的英語思維能力,形成英語語感,努力實現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對此,高中英語教師應鼓勵學生反復練習,做到課堂練習和課后練習、線上練習和線下練習相結合,把握英語教學時機,不斷拓展學生的知識面。首先,高中英語教師要帶領學生進行英語課本劇表演,讓學生自己挑選角色,自己設計服裝和話本,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遵循正確的育人導向。高中生精心準備表演的過程也是扎實英語基本技能的過程,將會激發高中生的潛能,使其感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無窮魅力[3]。其次,教師要組織學生課后練習,運用現代信息技術查找關于傳統文化的英語資料,并且在課堂上分享,這樣可以使學生們相互借鑒,取長補短,受到更多的優秀傳統文化的培育和熏陶。最后,高中英語教師要布置拓展性的英語練習任務,將學生分成學習小組,給每個小組分配不同的練習任務,可以制作展現中華優秀文化的英語手抄報,也可以設計充滿中國特色的英語學習口號。
3.利用寫作,加深學生的文化印象。英語寫作既是教學的重點,也是教學的難點。很多高中生都對英語寫作感到頭疼,寫作方面效率偏低。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日益豐富的時代,高中英語教師要喚醒高中生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素材寫作的意識,加深學生的文化印象,對傳統文化有更多的領悟。在寫作選材階段,英語教師要多選擇與中國習俗、節日有關的寫作素材,這樣就可以幫助高中生利用所學的英語知識儲備和自身生活經驗,寫出優質的英語作文。高中生可以從網絡或圖書館尋找寫作素材,還可以在自己的摘抄本上選擇素材,找到傳統文化中蘊含的真諦。在寫作點評階段,教師要注重對傳統文化的滲透,向學生詳細介紹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并且根據題目加以拓展和創新。每次點評學生作文的時候都要分層進行,對不同的文化水平給予針對性的指導和教育,幫助學生梳理寫作思路,提升表達力和競爭力。高中英語教師還要鼓勵高中生養成寫作的好習慣,將日常生活中學到的優秀傳統文化知識書寫成英語作文,這有利于學生通過對中西方文化的比較,提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國際文化領域的競爭力和話語權。
4.廣泛閱讀,培養學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當前,高中英語教學已經從關注學科知識和技能轉向關注學生的核心素養,對此,高中英語教師要提高認識,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精神傳授給學生,幫助學生堅守中華優秀文化立場,增強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教材中的英語課文要堅持經常閱讀,因為這里面包含了高中生必須掌握的英語詞匯和英語語法知識,也是高中生進行其他閱讀的基礎。在群文閱讀中,高中生接觸的英語知識更加開放化,師生在良好的空間中閱讀,能有效促進學生思維品質的發展。而且,高中英語教師在課后給學生推薦英語課外閱讀材料,對課堂教學進行補充和擴展,能夠獲得課堂上沒有涉及到的優秀傳統文化知識[4]。
5.組織活動,提高跨文化交際能力。高中英語教師要經常組織文化活動,尤其是設計以中華傳統文化為主題的各種活動,提高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讓學生自覺承擔起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任,帶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走向世界。要想讓學生了解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師首先要掌握多方面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知識,這樣才能使高中生形成正確的文化認知和價值取向,成為全面發展的綜合型人才。在校園廣播里用英語播放關于傳統文化的內容,還可以讓學生自己去朗讀英語材料,鍛煉學生的英語能力,營造積極向上的校園文化。對此,高中英語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開展英語配音比賽,給學生提供英語對話平臺,讓學生進行個性化配音,學生們根據對話內容合理運用情感,有助于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為了增強高中生的文化品質,教師還可以開展英語第二課堂,讓學生在課后也有學習英語的途徑,學生們用英語交流,避免了“啞巴英語”的現象。高中生在第二課堂可以更好地探索英語和漢語之間的差異,創造性地開展探索活動,挖掘英語中承載的文化知識。
總而言之,高中英語教師一邊講英語知識,一邊抓學生文化素養的培養,讓高中生掌握英語語言技巧,符合新時代的發展要求,有利于提高高中生的文化素養。同時有助于改進高中生傳統的學習方式,使他們更具活力,增強擁有文化自信的底氣。
[1]王金彥.如何在高中英語教學中滲透中華文化及其意義[J].中外交流,2019(07):144.
[2]雷艷.淺談如何將中國傳統文化融入高中英語教學[J].教育觀察,2019(02):29.
[3]任奕.關于高中英語教學中的文化教學探討[J].中國培訓,2015(09):260.
[4]任利平.淺談高中英語課堂教學中的文化滲透[J].中國校園導刊,2010(11):87.
編輯:趙玉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