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勇
摘要:數學是一門可以讓人思維嚴謹,養成邏輯思維的學科。結合合作學習課堂構建發展開展數學教學不單單可以促使學生理解數學,更是他們高效理解數學的載體。文章主要對基于合作學習視角下的數學教學教案設計進行了研究,希望可以借此提高教師開展課堂教學的能力,從而構建高效數學課堂。
關鍵詞:核心素養;小學數學;合作學習課堂
小學數學教師在設計教學時,如何讓學生具備高效合作學習的能力,則是當前數學教師值得思考的首要問題。詳細的說,數學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運用歸納總結的方法,探討教學內容的學習內容,鼓勵學生發現整個學習單元的落腳點,厘清教學的主要維度,培養數學合作學習能力,提高學生數學學習效率,讓合作學習課堂在數學教學中生根發芽。
一、小學數學開展合作學習課堂教學的意義
現如今小學數學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并不是很重視學生之間的互動探究,導致學校里的學生合作競爭的綜合素養水平參差不齊,這在一定程度上對學生的學習教育的影響很大。一些教師很少對雙減視角下的教學工作進行合理的教學規劃,同樣學校對教師的素質培訓沒有重視起來,導致部分的教師的專業素養沒有得到有效的提升。部分教師的教學方式沒有創新,沒有對學生合作學習發展引起重視。在數學學習的過程中學生可能會遇到一些障礙和問題,我們要根據自己的專業能力和所學的專業知識開展了合作學習課堂教學,引導學生解決了這些問題,不斷在教學中思考和改進教學方法,引導學生自主把握合作學習課堂教學內容的學習。我們在設計合作學習課堂教學時,注重改變了傳統單一的數學教學設計方式,在此基礎上重視對學生數學探究能力的培養,針對學生設計內容更為豐富的合作學習課堂教學,便于他們可以更高效地學習數學內容【1】。
我在設計合作學習課堂教學過程中,更加注重幫助學生培養數學學習興趣,提高他們的主觀能動性,鑒于此,我在設計合作學習課堂教學時,讓不同學習能力的學生從中找出自己的落腳點,在通過合作學習課堂教學進行學習,從而達到較好的學習效果。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我改進合作學習課堂教學設計方式,將合作學習課堂教學設計作為自己的教學輔助方案,讓學生們能夠更深層次的理解掌握所學單元的知識點,促使學生向綜合化的方向發展。在多個教學要素之間建立多樣化的教學模式,不斷拓展了數學教學設計形式。為了改進和優化合作學習課堂教學設計方式,我在合作學習課堂教學設計時混合不同的教學成分,結合信息技術,豐富鞏固知識的過程,拓展數學教學模式,針對不同學生的不同知識盲區設計數學合作學習課堂教學,鞏固復習數學知識。
二、營造活躍課堂氛圍,激發學生合作興趣
數學知識來源于數學學習,需要滿足學生合作深度探究學習的需要。教師必須科學有效地改進設計理念和分層方法。教師應該以學生為中心,從學生的角度出發,深刻感受結合核心素養發展的意義。一方面要把握課堂教學時間的分配,另一方面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及時調整課堂教學內容,合適恰當地安排合作學習小組,使學生產生合作意識和創造力。與填鴨式教學模式相比,學生更喜歡高效數學教學課堂,對某一問題的討論和思考不僅能激發他們的學習熱情,更能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通過知識的沖突和巧妙的結合,使數學課堂豐富多彩、智能化,對提高學生的合作學習能力將起到積極的作用【2】。
在小學圖形教學中,我們可以結合數學長、正方體的展開圖這部分教學內容構建合作學習課堂,深度培養學生空間觀念和幾何直觀能力。通過正方體的展開圖,讓學生明白沿著不同的棱進行剪裁,它的展開圖會有很多種。通過生活經驗的聯系以及幾何圖形的實踐剪裁分析,幫助學生順利地建立空間觀念,感受數學思想的存在。教師還需要對學生進行科學分組,并為學生設置具體的學習任務,其中一部分小組負責利用生活中的常用工具制作正方體和長方體模型,然后其他小組成員按照面、棱、頂點的順序逐一觀察,利用多媒體課件進行模型的動態演示,幫助學生更直觀地對12條棱分組進行觀察。通過該方式,不僅可以使學生自主結合生活制作相關圖形,同時還可以確保學生更為深入的觀察立體幾何圖形,培養空間想象能力,確保能夠實現在合作學習課堂教學中學生計算能力,繪畫能力,口才和動手能力的有效提升。
三、結合課堂教學情境,豐富課堂教學內容
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陷入了假大空的困境,實質的教學教學環節之間的聯系和互動較少,難以充分體現數學學科教學特色,當前教學質量和水平不容樂觀。為了避免這一不足,老師需要將合作學習課堂融入其中,以構建數學課堂的教學情境為依據,在創造高效數學教學課堂時需要設置不同的教學內容,激發學生的斗志,提升學生的學習自信心以及學習興趣,讓學生帶著問題進行主動的思考以及分析,在感知不同情境的過程之中主動提升個人的學習能力以及學習水平,掌握適合自己的數學學習策略,確保學生課堂教學設計方案可以實現最優。結合合作學習課堂教學是指教師根據不同學生對問題和思維的思考和討論,實施不同教學引導的一種教學模式。通過結合合作學習課堂教學指導,教師要在課堂上要確立主導意識。教師通過各種手段和方法進行教學設計的過程,都是指導和糾正學生學習習慣的過程,是教師對學生進行課程考核的的最基本的依據【3】。
例如:在教學北師大版數學四年級上《觀察物體---節日禮物》這部分內容時,我們可以讓學生融合進一個觀察禮物的情境,如何通過課堂教學設計的方式將禮物物品與常見的平面圖形融會貫通,達到高效解題的目的。我們要明確安排好各種分工,設計好教學,讓每個學生都承擔一部分責任。學生應該在教學中擔當不同的職責,安排組長起到連接團隊、幫助其他同學完成分工的作用。讓每個學生承擔一部分責任。學生應該在結合教學中扮演不同的角色,準備和收集材料的學生應積極參與內容的搜索和整理,在輔助工作中充分發揮自己的獨特力量,輔助發言的同學要和收集材料的同學交接工作,完成各自的分工。教師需要對其課堂教學過程進行科學設計,合理根據不同學生的學習情況設計合作教學,還需要對完成教學的學生們進行獎勵,培養學生數學思維以及合作探究能力【3】。
四、結束語
小學數學教師在構建高效數學課堂時,要在各種數學教學設計中,整合更多不同的合作學習成分,提高不同學生的合作探究積極性。通過強化學生課堂學習意識,合理更新教學設計體系,能夠對學生合作學習能力進行科學培養,確保學生可以進行有效的數學學習,提升學生數學素養。
參考文獻:
[1]頡霞珍.淺談小學課堂教學中核心素養能力的培養[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20(05):27.
[2]陳玉華.小學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策略探究[J].考試周刊,2020(22):37-38.
[3]賴黎菁.基于小學課堂教學小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探究[J].中華少年,2020(07):17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