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彩虹
摘 要:思維導圖作為一種記憶和學習工具,將其應用到課堂教學的每一個環節中,不僅顯著提升了課堂教學效果,而且有助于形成系統化的知識體系,落實了數學核心素養下的教學目標。在本論文中,筆者針對核心素養下高中數學課堂教學現狀進行了簡要的分析,并在此基礎上結合思維導圖的內涵,針對其在課堂教學中的具體運用進行了簡要分析和研究。
關鍵詞:思維導圖;核心素養;高中數學;應用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1673-9132(2022)13-0080-03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2.13.027
思維導圖是20世紀60年代,由東尼·博贊提出來的一種記憶工具、學習工具,又被稱為心智圖,將文字和圖像有機結合起來,借助具有關聯的層次關系圖,將各個知識點聯系起來,最終形成系統化的網絡知識體系。在高中數學學習中,由于數學學科性質和特點的制約,其中包含的數學概念、數學公式和數學定理極其抽象、復雜,且數學與其他學科之間存在一定的聯系性,是學生學習其他學科知識的基礎。傳統教學模式下,高中數學課堂教學呈現出極強的“低效化”。面對這一現狀,教師可靈活融入思維導圖學習工具,促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逐漸形成系統化的知識體系,完成高效數學課堂教學模式的構建。
一、學科素養下,高中數學課堂教學現狀分析
(一)教學理念滯后,對核心素養重視不夠
雖然新課程對高中數學教師的教學觀念、教學模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在調查中發現,當前高中數學教師在實施課堂教學時,依然無法突破傳統教學理念的束縛。在這種滯后、狹隘的教學觀念中,致使教師的教學行為也隨之發生轉變,將課堂教學的主要時間和精力都集中在理論知識教學中,忽視了數學核心素養的要求,致使高中數學課堂教學出現了嚴重了偏離現象。同時,在這種狹隘的教學理念束縛下,教師依然將自己作為課堂教學的主導者,對學生學習需求、個體差異性研究不夠,致使制定出來的教學方案與學生的學習需求不相符,難以真正提升高中數學課堂教學質量。最后,在傳統應試教學理念的束縛下,教師對教學方法研究不夠,難以幫助學生在學習中形成正確的態度,制約了高中學生的數學學習效果。
(二)教學內容缺乏合理性、科學性
高中數學新課程改革明確提出了全新的課堂教學目標,教師在組織和開展課堂教學時,必須要結合“學科素養”下的具體內容,樹立正確的“教材觀”,對教材中的內容進行研究和分析,指向學情需求科學安排教學內容,以供學生更好地學習。但是在調查中發現,當前教師在實施課堂教學時,依然束縛在滯后“教教材”的觀念中,嚴格按照教材內容開展教學,并未考慮教材中內容是否與學生的實際情況相契合,忽視了教材內容的刪減、增添、調整等。在這種情況下,致使高中數學課堂教學內容與學生的學習需求不相符[1]。
(三)教學方法滯后,并未創新
在具體的高中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選擇的教學方法科學與否,直接決定了課堂教學質量。尤其面臨數學新課改下的要求,教師的教學方式、學生的學習方式也隨之發生轉變。必須要堅持“以生為本”的原則,將學生從傳統“被動學習”模式下解放出來,喚醒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主動性,促使其主動參與到課堂學習中。但在調查中發現,高中教師并未結合高中階段學生的心理特點、已有知識掌握情況等,精心選擇針對性的教學方式,依然采用單項知識灌輸的模式開展教學。這主要是因為教師自身的創新意識比較低,難以激活課堂氛圍,致使學生學習興趣低下,難以真正提升高中數學課堂教學質量。
(四)教學評價方式過于單一
從當前高中數學教學評價現狀來說,依然存在諸多不合理的現狀。一方面,教師在開展評價時,依然以學生的成績作為唯一的評價標準。由于針對學生的評價維度不夠全面、客觀,導致學生在學習中產生惡性循環,難以真正提升高中數學課堂教學質量;另一方面,教師在開展教學評價時,并未遵循“生本理念”下的要求,沒有因人而異采用不同的評價標準。這種統一化的教學評價模式與新課程理念下的教學要求不相符,難以達到既定的教學目標。
二、思維導圖在高中數學課堂教學中的具體應用
思維導圖是一種有效的思維工具、記憶工具,基于高中數學知識特點,靈活借助思維導圖開展課堂教學已經成為一種必然趨勢。在這一過程中,為了增強思維導圖的應用價值,應從以下幾個方面開展。
(一)應用于課前預習中
正所謂是“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有效的課前預習是開展高效教學的關鍵,也是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關鍵。尤其是針對高中數學這一學科來說,由于其中包含的數學知識點比較多,且每一個知識點之間都存在密切的聯系。通常,學生在對數學新知識學習時,必須要建立在所學知識的基礎之上。因此,學生在對新知識進行學習的過程中,唯有經過有效的預習,才能使得數學課堂學習更加具有針對性。基于傳統高中數學課堂教學模式下,學生課前預習效果差的現狀,教師可指導學生運用思維導圖進行課前預習,促使學生在課前預習的過程中,將章節中的關鍵內容寫在思維導圖的關鍵位置,并以此為中心,明確與其相關的一級知識點,并借助特定的線條將其聯系起來。以此類推,圍繞一級知識點構建二級知識點,在層層遞進的過程中,努力構建出系統化的數學知識體系。在思維導圖的幫助下,學生還可以結合自己在預習中遇到的疑惑點、重難點進行標記,以便于學生在數學課堂上能夠針對性地聽講[2]。例如,在進行“導數”相關知識的教學中,教師在引導學生課前預習的時候,就可以一邊預習一邊繪制思維導圖:以導圖為核心關鍵詞匯,以變化率和導數、導數計算、導數應用作為思維導圖的核心。接著,圍繞思維導圖的核心進行延伸和拓展,使其成為“一級知識點”知識分支。之后,再以“一級知識點”為中心,再次對其進行延伸和拓展。如此一來,學生在思維導圖的幫助下,可在預習的過程中逐漸形成系統化的知識體系。同時,還可以在預習思維導圖中,將自己預習中不懂的知識點標注下來,以便于在課堂上有針對性的學習,真正提升了高中數學課堂學習的針對性。
(二)建立新舊知識聯系
由于數學知識點繁多、復雜,為了增強學生的數學學習效果,數學教師在開展課堂教學時,還應注重新舊知識的內在聯系,引導學生在思維導圖的輔助下,將所學的數學知識點進行整理、歸納,使得學生在學習中逐漸形成系統化的知識體系。具體來說,在發揮思維導圖輔助價值開展學習時,應尊重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結合高中學生數學學習情況,針對學生在思維導圖學習中遇到的問題進行解答,使得學生在思維導圖的幫助下,不斷加深對數學知識的理解。為了幫助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逐漸形成完整的知識體系,數學教師在優化課堂教學時,可借助思維導圖這一工具,以所要講述的知識點作為關鍵點,并借助思維導圖的形式,將與其相關的舊知識聯系起來。如此,通過思維導圖的應用,幫助學生在學習中逐漸建立起新舊知識之間的聯系,有效提升了課堂教學效果[3]。例如,在“空間向量與立體幾何”的教學中,為了幫助學生在腦海中形成系統化的知識體系,教師在開展課堂教學時就借助了思維導圖這一工具:以空間幾何體、平面向量、方程等學生已經學過的知識作為切入點,借助動態化的方式,將其與“空間向量與立體幾何”聯系起來,真正借助舊知識的帶動,逐漸進入到新知識的學習中。同時,在思維導圖的幫助下,以“空間向量與立體幾何”為關鍵詞,將本章節內容、知識點串聯起來,逐漸形成一個系統化的網絡知識結構。
(三)指導習題訓練
高中數學教師在借助思維導圖開展數學教學時,應遵循“生本理念”要求,堅持“以學定教”的原則,結合高中階段學生的數學學習情況,指向教學內容科學設計數學思維導圖,以更好地滿足學生的數學學習需求。在具體的高中數學課堂教學中,基于數學學科特點的制約,學生必須要經過大量的課后練習,才能完成數學知識的內化,并在習題訓練中發展思維,落實核心素養下的教學目標。但高中學生在具體的習題訓練中,常常面臨著無從下手的現狀,或者在解題的過程中,頻頻出現各種偏差。導致這一結果的原因是學生的解題思路不夠清晰。面對這一現狀,教師在優化習題訓練時,可指導學生靈活借助思維導圖的輔助工具,對數學練習題目進行審題,尋找其中蘊含的已知條件,并結合自己所學的數學知識,將題目中所要考察的知識點整理出來。如此一來,通過思維導圖可幫助學生理清解題思路,以便于其更好地解題。例如,在“數列”教學中,為了強化學生的習題訓練,就借助了思維導圖這一工具,使學生靈活掌握這一部分知識以及相關的解題方法。
(四)喚醒學生內在動力
學生作為課堂學習的主人,自身內在求知欲望直接決定了學生的學習態度。受到數學學科、傳統數學教學模式的影響,數學課堂教學氛圍沉悶,數學學習枯燥乏味,不僅難以激發學生內在的探究欲望,而且部分學生在學習中還產生極強的畏難情緒,致使其在具體的學習中出現頻頻走神、注意力不夠集中等現象,致使高中數學課堂教學質量低下。為了最大限度改變“教師教什么,學生就學什么”的教學現狀,教師在優化課堂教學時,可靈活借助思維導圖這一學習工具,指導學生一邊學習一邊繪制思維導圖,并將學習中遇到的重難點、疑惑點等反映在思維導圖上。如此一來,高中數學課堂學習更加生動有趣,顯著提升了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4]。
(五)在數學復習中應用
數學知識點雖然非常多,但是各個知識點之間存在密切的聯系,是一個系統化的整體。因此,教師在借助思維導圖開展課堂教學時,可靈活借助思維導圖這一工具,對繁雜的數學知識點進行梳理歸納,最終促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形成系統化的數學知識體系。在具體的高中數學課堂教學中,由于涉及的知識點比較繁雜,并且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還會受到自身記憶規律的影響。教師在完成教學之后,必須要積極展開數學復習活動,促使學生在復習的過程中,加深記憶、強化復習效果,最終在思維導圖的幫助下,逐漸形成系統化的數學知識體系。具體來說,教師在引領學生對某一章節數學知識進行復習的時候,可以章節內容作為關鍵點,借助思維導圖這一工具,將與其相關的知識點進行羅列和整理。之后,借助生動流暢的線條將其連接起來。接著,再以一級知識點作為中心,持續進行延伸和拓展,最終形成更加完善、系統化的知識體系。例如,在“點、直線、平面之間的位置關系”教學完成之后,教師在引導學生對這一部分知識進行復習的時候,就借助了思維導圖的方式,將本章節中所有的知識點串聯起來。同時,針對重難點部分,運用特殊符號明確表示出來,以強化學生記憶。如此,通過思維導圖的幫助,可指導學生完成高效的數學復習,最終強化數學課后復習的效果。
(六)在教學重難點中應用
針對數學學科的特點來說,其中含有大量的數學概念,這也是數學課堂教學的重難點。在調查中發現,當前高中學生在對數學概念進行學習的時候,常常出現混淆的現象,這直接制約了高中數學課堂教學質量。為了幫助學生改變數學概念掌握不清楚、容易混淆的現狀,教師在優化課堂教學時,可指導學生借助思維導圖這一工具,引導學生結合數學概念,將與其相關的知識點呈現出來,促使學生在系統化的數學知識體系中,對數學概念形成全面、深刻的理解,最終達到既定的教學目標。例如,在“函數和不等式”這一部分知識的教學中,由于這一部分知識在整個高中教材中占據十分重要的位置,其中蘊含著大量的重難點。基于此,教師在優化課堂教學時,就借助了思維導圖這一工具,先將教學內容劃分為三個板塊,即:偶函數、函數的單調性、分段函數和不等式。接著,引導學生以小組討論的形式,分別對次級知識點進行拓展和延伸,形成層層遞進的知識體系。最終,教師又對整合教學內容進行整合,形成系統化的知識體系。如此一來,真正改正了傳統高中數學課堂教學中存在的不足,提升了課堂教學效果。學生在思維導圖的幫助下,也完成了對重難點知識的掌握,真正實現了高效學習。
三、結語
綜上所述,在高中數學新課程改革的浪潮下,教師的教學理念、教學內容、教學手段和教學評價模式也必須要隨之進行優化和完善。基于此,高中數學教師在開展課堂教學時,必須要對自身的教學理念、教學模式進行重新審視和分析,明確其中存在的不足,并基于思維導圖的內涵,將其科學合理運用到課堂教學中,不斷提升高中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 王琳琳.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思維導圖分析[J].中學數學教學參考,2021(9):3.
[2] 李萍.利用思維導圖引導高中數學建模的課堂教學[J].考試周刊,2021(12):67.
[3] 吳賢盛.基于思維導圖的高中數學深度學習研究[J].數理化解題研究,2021(3):31.
[4] 葉加偉.借助思維導圖教學提升高中數學復習課效率[J].數學大世界(上旬),2021(1):94.
[責任編輯 竇伊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