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勝凱
摘要:對于高中生來說,運算能力是其必須要具備的一種能力,同時也是新高考中必會考察的內容。從當前高中學生的情況來看,很多學生仍舊不具備較強的運算能力,知識基礎相對較差。為了讓學生更好地應對新高考,實現其運算能力的培養,那么就需教師巧妙運用多種教學手段,強化學生的運算基礎,提升學生的運算效率。
關鍵詞:新高考;高中數學;運算能力
引言:隨著社會的發展、時代的進步,高中教育已經成為我國重點關注的階段。在高中階段,數學學科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具有較強的邏輯性。數學教師必須要認真分析學生運算過程中常會出現的錯誤,重視基礎知識的講解,合理控制訓練時間,逐步提高學生的運算能力。
一、學生數學運算過程中常見的錯誤
(一)審題錯誤
因考試時間的影響,學生往往會在未認真審題、不了解題意的基礎上,就開始作答,從而出現審題錯誤。出現審題錯誤的原因有兩個,一個是審題步驟不夠明確和完整,另一個則是缺少合理有效的審題方法。在看到題目后,學生需要在腦海中構建出一套認知體系,思考這道題目涉及到哪些知識點?出這道題目的原因是什么?應當采用怎樣的方法解決問題?在分析并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審題是其中最為基礎和重要的步驟,與學生的解題方向、解題思維等存在緊密關聯。如果要正確運算,那么就需準確把握解題目標,并在運算過程中準確把握目標意識。
(二)計算錯誤
因學生未能正確認識數學運算,往往會將計算錯誤的原因歸咎到客觀因素上,認為是自己做題馬虎、注意力不集中、粗心大意導致的。但實際出現問題的原因有很多,可能是因為學生未能正確應用解題方法,不夠重視解題過程,不夠重視計算過程的正確性、科學性和簡便性,因而出現一錯就錯的情況。此外,之所以學生出現計算錯誤,是因為未能牢牢掌握基礎知識,未能養成合理、規范的解題意識,經常會出現各種各樣的錯誤和問題。
(三)答案錯誤
有些學生在運算時,其解題過程是非常正確和完整的,但在抄寫答案時出現錯誤,或者寫錯了答案。出現這一問題的原因也很多,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學生的書寫缺少較強的規范性,二是學生身體處于較為疲勞的狀態。要想解決這兩個問題,就需要教師鼓勵學生參與到體育運動中,養成良好的作息習慣,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在日常教學中需嚴格要求學生,不斷規范學生的解題過程、書寫過程,保證其能養成正確謄寫答案的習慣。
二、新高考背景下高中生數學運算能力的培養策略
(一)重視基礎知識,強化運算基礎
如今,我國正在實行新高考,取消了原本的文理分科,帶來了非常多不同的組合,學生需根據自己喜歡的專業選擇選考科目[1]。在新高考背景下,數學試題也發生一定變化,格外重視學生運算能力的考查。為了實現學生運算能力的提高,使其能取得較為理想的考試成績,教師就需逐步夯實學生的知識基礎,避免學生出現遺忘運算法則和公式、模糊運算概念等情況。在日常教學中,教師要時刻強調數學公式、數學性質、數學概念的記憶和學習,只有學生能擁有十分扎實的知識基礎,才能更加靈活、熟練地應用運算法則和公式,得到正確的答案。
例如,在教學函數與導數的內容時,教師需在培養學生運算能力前,認真講解函數與導數的概念,介紹常見的幾種函數導數公式,讓學生牢牢掌握復合函數求導法則、運算法則等。并且,留給學生充足的時間和記憶相關知識,為其運算能力的提高奠定良好基礎。如:,求解其導數。在教學中,教師可先引導學生分析和研究例題中是由幾種常見函數復合而成的,而這就需要學生能牢牢掌握函數知識,真正理解函數的導數公式,這樣才能順利解決問題。之后,教師需引導學生根據求導法則,逐層進行細致求導,最終得到正確答案。在解答這道題目的過程中,學生需分析復合函數是按照怎樣的順序復合幾個基本函數的,可暫時將式子看作是一個整體,由此完成函數的求導。此外,教師還需適時強調求導法則的靈活運用。
(二)控制訓練時間,提高運算效率
在鍛煉學生運算能力時,除了要重視基礎知識的講解外,教師還需合理控制運算訓練的時間,根據學生運算能力的發展情況,確定各個階段的訓練時間,適當增加訓練的強度,保證所有學生都能得到有效訓練。在開展運算訓練的過程中,教師需適時觀察和了解學生的基礎知識水平、學習能力等,準確把握當前學生的整體水平以及可承受的學習、運算強度,由此合理規劃運算訓練的時間。
例如,在教學三角函數的知識時,這是高中學生必須要牢牢掌握的知識點。在具體的教學中,教師應根據學生的真實情況合理分配三角函數的運算訓練時間,在各種訓練活動中實現運算能力的提高。教師需要根據學生的考試成績、學習表現等,判斷和了解學生三角函數的掌握情況[2]。針對學習能力相對較弱的學生來說,教師應當為其提供一些難度較小的題目,并留給學生更多的思考和訓練時間;針對能力較強的學生來說,教師則需適當提高題目的難度,適當縮短訓練的時間,逐步提高學生的運算效率和質量。如:現有一個的兩個根是tanA和tanB,那么tan(A+B)的值是多少?這道題目相對較為簡單,因而教師需引導學生認真分析題目,尋找這個題目的解決思路。要想順利解決問題,學生需要牢牢掌握、靈活運用兩角和公式,而教師則需在一旁給予適當的幫助和引導。根據題目中的已知條件,學生能解出tanA=3、tanB=2,那么就可利用兩角和公式得到tan(A+B)是-1。無論題目是簡單還是復雜,都需教師能留給學生充足的思考和分析時間,這樣才能得到正確答案。
三、結束語
總而言之,在新高考下,教師需格外重視學生運算能力的提高。數學學科具有較強的歷史性和實用性,會對學生的成長、社會的進步產生促進作用。數學教師應當認真分析學生運算出現錯誤的原因,重視基礎知識的講解,同時還需合理控制訓練時間,讓學生能逐漸養成良好的運算習慣。
參考文獻:
[1]王玲.新高考背景下高中生數學運算能力培養淺析[J].高考,2021(23):17-18.
[2]范粵.新高考背景下高中數學核心素養教學分析[J].讀寫算,2021(10):12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