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智學
摘要:在新教育改革下,高中歷史教學迎來了新的發展契機,教師要迎合時代發展,透過歷史教學工作深化對學生綜合學習能力的培養以及家國情懷的教育,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學習觀,提升高中歷史教學的重要價值。基于此,對高中歷史教學培養學生家國情懷的路徑進行研究,以供參考。
關鍵詞:高中歷史;歷史教學;家國情懷;培養策略
隨著時代的不斷進步,社會對于人才的綜合素養要求也在逐漸提高,現代化的教育之下不再需要僅僅擁有豐富知識的人,更需要具有家國情懷的人才,能夠將個人發展和國家命運緊密地連接在一起。因此,在高中的歷史教學中就要求教師實現家國情懷教育的滲透,以培養出有擔當、有責任、有抱負的人才。
一、創設歷史情境,營造良好的家國氛圍
高中歷史包含的是在各個時間段內的故事,要求學生能夠分清不同時間段,能夠了解故事所蘊含的哲理或者是情懷。創設情境是高中教學常見的一種教學手段,其主要是通過創設問題情境、角色扮演情境以及游戲情境等,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課堂學習氛圍,提升學生的參與度。比如《兩次鴉片戰爭》這一節課程,需要學生能夠對虎門銷煙的故事以及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的史實進行闡述,可以對鴉片戰爭爆發的主要原因以及《南京條約》的內容進行歸納。在該節課程中,教師就可以通過網絡搜索鴉片戰爭的相關影片,讓學生在觀看影片之后,總結鴉片戰爭所呈現的史實,讓學生感受鴉片戰爭中清政府的衰弱、腐敗和無能,同時再對比林則徐以及一些愛國將士的義無反顧,從而讓學生正確理解落后必然挨打的道理,培養學生對國家的歷史責任感以及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營造一個良好的家國氛圍。
二、把握教學方法,科學有效地引導學生
吸引學生投身教學主題活動中,感受到家國情懷教育,需要教師精心策劃教學內容,依據學生的學習特性設計教學方案,以合作學習、共盈互動交流的方式,推動學生在課上記憶并復原歷史,推動學生形成明顯的愛國情懷。教師所采用的教學方式在精不在多,確立學生針對歷史課程的學習需要,確立平衡學生學習壓力的方式,促使家國情懷教育與歷史教育并行。比如,《經濟全球化的世界》一課涉及到許多知識要點,重點取決于對戰爭結束后兩大經濟體系的產生和發展的敘述,銜接到全世界經濟一體化,與之有關的是金錢問題。與全球政治的多極化趨勢涉及的政治問題不同,教學課堂構建了一個愉快、寬松、協作的氣氛。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可以收集、梳理錄影材料和文本材料,制作課件,多方面組織課程內容,與此同時,還需要提前準備應答學生隨時隨地提出來的問題,學生在課堂要搜集身旁有關全球化的例子,能列舉學生自身日常生活享有到的全球化成效的例子,網上搜索有關中國加入世貿組織的緣故及全球化帶來的機遇和挑戰。通過了解經濟全球化與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帶來的機遇與挑戰,樹立面向世界、積極參與國際合作與競爭、促進世界和平與發展的信念和為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而奮斗的責任感。
三、挖掘典型素材,開展愛國榜樣教育
通過對歷史課程的學習,我們不難發現歷史事件中總是會出現很多站在時代前沿的杰出人物,這些人物對歷史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他們無一例外都是愛國的先驅。在高中歷史課堂上,教師要把俯仰皆是的愛國事例一一為學生進行講解,讓學生感受偉人的愛國情懷,學習偉人的崇高品質。例如,在高中歷史學習中,學生可以接觸到“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的屈原,“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精忠報國”的岳飛。他們都是歷史上的代表人物。為了提煉教材內容,教師可以結合教材中的具體文字,用概括的方式講解人物的光輝事跡,如:明朝后期奮戰十年,蕩平倭寇的戚繼光;明末清初打敗荷蘭殖民主義者,使臺灣回歸祖國的鄭成功。所有這些為歷史發展做出過偉大貢獻的人,都在用實際行動譜寫愛祖國、愛人民的贊歌,體現了中華民族百年來積累的對祖國的深厚情感。
四、以實踐為核心,激發學生愛國情懷
家國情懷教育是一種無形的思想教育,與歷史知識教育的不同之處是,家國情懷的思想認知無法通過成績和考核進行評定。而為檢驗教學的有效性,落實學生家國情懷的培養,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加以實踐的方式進行檢驗,以深化學生對家國情懷的教育認知。如在歷史課堂中,教師可開展以家國情懷為主題的歷史知識辯論賽,也可以詩歌朗誦形式讓學生抒發家國情懷,這樣的教學形式不僅豐富了高中歷史教學內容,也開拓了高中歷史教學的新思路,活躍了課堂學習氛圍,為高中歷史課堂增添了活力。例如,教學抗日戰爭內容時,教師可先利用多媒體為學生直觀展示抗戰的資料,讓學生通過視頻真實感受革命先烈的英勇和無畏,以激發學生的愛國意識。與此同時,教師也可帶領學生走出課堂,走向革命抗戰的紀念館和烈士陵園,帶學生感受莊嚴肅穆的氛圍,通過實踐活動強化學生的社會責任意識和家國情懷意識,實際觀感的教學體驗,往往比教師直接口述培養學生的愛國意識更有效果,對學生社會責任意識的樹立和學習目標的樹立都有積極的影響。
結束語
家國情懷教育是一項偉大的歷史工程,同時也是歷史教學活動中的深刻主題。通過對歷史教材的學習,抓住時機對學生開展家國情懷教育,培養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和愛國情懷。因此,家國情懷的宣講和教育也是高中歷史課程中的重點課題,對學生道德品質和學習能力的培養都有一定的推動作用,教師要不斷探索科學的教學方法來促進家國情懷在高中歷史課程中的滲透。
參考文獻
[1]何永吉.高中歷史教學學生家國情懷的培養研究[J].中學歷史教學參考,2020(22):71-72.
[2]徐雁.培養學生家國情懷的高中歷史教學路徑[J].中小學教材教學,2020(11):31-34.
[3]王超.高中歷史教學中學生家國情懷的培養路徑[J].南陽師范學院學報,2020,19(05):67-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