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媛
摘要: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是時代發展的需求。初中生物學學科核心素養作為學生綜合素質的一部分,對學生理解社會與發展思維皆具有重要影響。強化學生的科學思維,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生物學習效率,也能促進學生思維發展、激發學生的科學探究精神,從而推動學生生物核心素養以及綜合素質的構建和完善。對此,文章從多個角度出發,對初中生物學教學進行完善,以促進學生生物學學科核心素養的形成和提高。
關鍵詞:初中生物;核心素養;培養策略
中圖分類號:G427? 文獻標識碼:A
引言
在初中生物學科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重視對學生理性思維、科學思維的培養,通過串聯知識、假設推理、辯證批判的教學思路和方式,引導學生觸及生物學的本質,提高理性思維能力。同時理性思維也是初中生物要求的核心素養的培養目標之一,通過生物教學不僅要求學生掌握一些基本的生物知識,重點是通過學習使學生形成科學思維,運用科學思維來分析生物現象,掌握生物規律,促進學生生物核心素養的提升。
1 初中生物教學中培養核心素養的意義
第一,可以強化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生物是一門探究性極強的學科,學生構建生物概念、了解生命規律、解決生物問題,都離不開科學思維的支撐。教師在初中生物課堂教學中加強培養學生的科學思維,不但可以顯著強化學生的科學探究意識和能力,也能深化學生對生物理論知識的認識和理解,從而為學生生物知識體系的構建和完善奠定堅實的基礎。第二,可以完善學生的生物核心素養。生命觀念、理性思維、科學探究以及社會責任是生物核心素養的四個維度,這四個維度的順利發展都是以科學思維為基點的。教師在初中生物課堂教學中落實培養學生的科學思維,不但可以優化傳統的生物教學模式,也能在實際教學中踐行新課改的思想指導,以有效的科學思維培養促進學生生物核心素養的全面發展,從而顯著增強初中生物課堂教學質量。
2 初中生物教學中核心素養培養策略
2.1 創設實驗情境
生物教學實驗通常涉及教師對實驗的講解和演示,學生根據教師講授的實驗要點進行實驗。這種教學方式在較大程度上限制了學生創新能力的發展。在初中生物教學實驗中,實驗操作是主要方法之一,但要讓學生步入日常實踐過程,積極開展實驗研究,需要為學生開發更好的實驗場景,讓學生更好地融入實驗活動,提高學生在實驗研究中的主動性和自覺性。因此,教師應積極結合學生的特點,進行相應實驗場景的構建,根據場景創造學生的參與度,讓學生真正動手進行實驗。例如,在教授“饅頭在口腔中的變化”這一探索性實驗時,先在教學開始之前,把饅頭切成小塊,一塊慢慢咀嚼,另一塊不咀嚼直接吞咽。將學生分成若干小組,每個小組分發相應的饅頭切塊,讓學生在品嘗饅頭在口腔中滋味的同時,思考舌頭與咀嚼的作用。創造與生活有關的教學情境,可以增強學生的研究興趣。
2.2 巧妙設計教學問題
首先,初中生物教師應重視問題的意義和作用,對生物學教材進行全面的研讀與把握,并以此為基礎,來設計一些具有創新性的課堂問題。其次,教師要適時地提出問題,以體現問題的作用,激發學生的求知欲,促使學生主動思考,運用所學的知識分析、探究、解決問題,逐步形成良好的思維能力和探究能力。例如,在講授《神經調節的基本方式》一節時,本節課的教學目的是讓學生了解調節神經系統的基本方式、結構基礎等,這些內容具有很強的探究性,學生無法通過單純的理論學習來深刻理解知識,所以,筆者會借助問題來優化教學效果。上課后,筆者先帶領學生認識了刺激傳導的過程,讓學生了解本節課程的主題。然后,筆者從教材中提煉并提出以下問題,“神經調節的方式是什么?”“反射的結構基礎是什么?”“反射的類型都有哪幾種?”提出問題后,學生會立即到教材中去分析問題、尋找答案。這能夠發展學生的探究思維,幫助學生掌握這部分知識的本質和規律,從而形成嚴謹的科學態度以及能力水平。
2.3 進行科學引導
一是學科重點內容的精準把握。由于學生學習生物學知識的課時有限,教師需要在短時間內教授學生大量知識,準確把握教學重點內容,并把重點內容進行延伸,借此培養學生的生命觀念。在此過程中,初中生物學教師應明晰延伸的內容,以此確定延伸的方向。當然,延伸方向有很大的靈活性,教師可以以學生的興趣點為方向,借此激活學生的思維,強化學生對重點知識的記憶,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二是引導激發方式的選擇。引導激發方式主要包括語言引導、情境引導、熱點問題引導等,能有效調動學生的學習思維,使他們形成科學的生命觀念。例如,教學“生物圈中有哪些綠色植物”一課時,引導激發環節的主要流程具體如下:首先,教師應精準地把握課時重點,這節課的教學重點在于辨析“藻類、苔蘚和蕨類植物”及“種子植物”。其次,引導激發方式的構筑。結合學生的特點,教師可以采用情境引導的方式,借助多媒體向學生展示自然風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最后,對學生進行教學指導。教師可以提出相關問題,如“什么是藻類植物?”“蕨類植物有哪些?”“種子植物的概念?”等,引導學生對教材內容進行探究,使學生在較好地理解理論知識的基礎上形成生命觀念。
3 結束語
在新課程改革的推動下,初中生物學教師對學生學科核心素養培養的重視度顯著提升。然而,培養學生生物學學科核心素養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教師應將之融入課堂教學環節和生物學實驗中并通過創新引導激發、觀念培育、實踐訓練及實際融入等教學方式,提升初中生物學課堂教學效率,達到促進學生思維能力提升的目標,為學生生物學學科核心素養的發展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 呂超.淺談核心素養背景下初中生物教學的要點[J].天天愛科學(教學研究),2020(12):36.
[2] 吳曉芳.淺析初中生物教學中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J].新課程,2020(37):51.
[3] 孔令艷.關注學科核心素養? 優化初中生物教學[J].新課程,2020(37):53.
[4] 王執.基于學科核心素養培養的初中生物教學策略[J].中國校外教育,2020(23):85-86.
[5] 龔建榮.核心素養下初中生物教學優化策略探究[J].考試周刊,2020(62):117-118.